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塞万提斯写《唐吉诃德》,总爱写这样的情节:某某人来到某某地入住某某旅店,发现一卷羊皮纸,展开一读,原来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接着就跳出荒唐的骑士之旅,开始从头讲述这个节外的小故事,讲完后再由我们的骑士唐吉诃德好好评判一番。洋洋洒洒写老多,实在是废了些笔墨。
读时并未察觉异样,只觉这些小故事虽不甚贴合情节,却还是有趣。更别提唐吉诃德许多影射现实、甚至今天还适用的真知灼见都在对故事的点评中体现,去掉了岂不是很可惜?于是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小故事和整个脉络一起浑然天成。
但后来又不知道从哪里了解到(可能是书的后序),这些小故事背后竟还有令人讶异的时代背景。原来,当时稿费都按页数字数结算。于是塞万提斯就在书中添加了一些用于“凑字数”的小故事来赚更多的钱。
这样是道德的吗?这样是完全错误的吗?
假如能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即可安稳度世,对一位作家来说,还有何所求?写我所想写,做我所想做,不必强拧着笔杆子写出言不由衷的话,只需每日乘兴起笔,肆意挥毫就是。
但人要三餐,三餐还要有必需的营养,这是基本的物质需求。人也要有精神享受,就算这人高洁旷达嗜书如命,就算这人才思时时如泉涌,落笔即成好文章,若无那铜臭几两,污墨几张,连书都买不着,纸笔也难用到。苦也苦也。
若无经济基础,也不为钱财来源废些心力,穿着长衫苦苦挺着那腰板,心是高傲,形体却只能屈就于穷街陋巷,阴暗角落。志比天高,却到了无纸可写无墨可用的地步。更何况,阴蔽湿冷的辛酸气总也要侵入赤诚心,最后悲剧性地流入自己的文章里去。想写出斗志昂扬且不屈的高傲,最终却要朝反方向去,岂不是得不偿失?最终结局怕不是只能捶胸顿足,一边大喊怀才不遇怀才不遇,一边诅咒怒骂这物质世界烂俗天地。
当然,走另一个极端也是不行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视是灵魂的碰撞。走在大街上随意和走来的陌生人对眸,你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眼里是完全无光的。
在酒局饭桌上,甚至是多年未见的老友间的聚会中,会发现另一类完全不同的人。他们神采奕奕,精神高涨,高谈阔论,得意洋洋。他们的眼神是怎样的呢?恐怕也是一样空洞的。但这空洞像结了层膜,透明的发白的膜,以遮掩惧色,抵挡强光。他们在社会上掌握些人情世故,就觉得自己参悟了处世之道,然后再听不进其他东西,把人情和钱当作一切了。
若这类人是文人会如何?给我一笔钱,我帮你提个字;送我一块玉,我再给你画幅画。文章呢,能有什么造诣吗?自然不会有。墨可能很贵,纸可能很稀有,内容可不会因此镶金镀银。
我前几日有言,执拗可也,生怕我这颗顽石最终要被世俗磨得光滑平庸。
照这么看,磨一磨也并不是错。只要磨得透亮,不伤拙料,反倒会绽出不一样的光华。
最后再提一句。虽是这般说,但月亮与六便士里最终歌颂的还是那月亮。若这人一生不屈膝于金钱的粪土,脊梁骨支撑着始终不屈不倒,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那谁人不佩服,谁人又敢于轻视?
另有,失意之人多矣。写伤痛能写妙写绝,能使读者拥抱痛哭,沉浸于寂空的落寞,又何尝不是本事?
和尚吃肉,满口罪过。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