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费了一生的精力,只做了一颗小糖丸,却救了千万中国孩子。
他又是一位狠心的父亲,为了检验药物的安全,还没满月的儿子,被他进行试药。在临终前他说自己值得。

50年代初,一种奇怪的传染病在我国多个发生,并且讯速的在各地蔓延。
其中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儿童,患者最初症状和感冒一样。一夜之间就四肢无法动弹,关节也逐渐开始扭曲变形。
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27.7%,这种脊髓灰质炎,由于多在儿童中发生,又俗称小儿麻痹症。
当时刚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病毒学专家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了一场针对小儿麻痹症的科研攻克战斗。
经过了重重困难,克服了各种的情况,终于研制出了第一瓶疫苗溶液,虽然是在动物身上做了临床试验,但是动物和人类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为了验证溶液的安全性,顾方舟站了出来,以身试药,把溶液一口呡了。

半个月过去了,顾方舟没有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但是这也不代表研究成功了,毕竟成年人和儿童,特别是初生婴儿,不管在体质,机能和免疫力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可又有那个父母会狠心的让自己的孩子去试药呢?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呢?
顾方舟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儿子,他暪着妻子,忍着内心的痛楚,把疫苗溶液给不满一岁的儿子服下。

这不是残酷,这个医者仁心啊,也是千千万万父母的希望。
万幸一个月后孩子安然无恙,这也意味着疫苗溶液成功了,可以进行批量投产了。
但是有两个问题又摆在了顾方舟面前,一是活体疫苗运输不方便,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二是,溶液微苦,又是液体,孩子们都不愿意吃,很容易喂到嘴里后又吐出来,影响了药效。
顾方舟和他的科研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克,把液体的疫苗做成了糖丸形式。
从此开启了吃糖丸疫苗的时代,据统计,祖国有三代人都曾被这甜甜的糖丸安慰过。
2000年,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正式报告上签下了名字。这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