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第二段中“万物”,作者为什么就选了这些生物呢?启发学生发现为什么选这些生物为代表?因为这些生物具有“变化快、变化大”的特点。王老师的问题一直在围绕着语文要素展开。
王老师说:“读文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我再给你们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有三只眼。有的同学说,那不是二郎神吗?是啊!两只眼睛读文章表面的意思,一读就懂得意思。第三只眼睛最神,要读懂文章背后的秘密,比如说作者为什么选材、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今天就将你的第三只眼睛打开。”
接着,王老师出示文本,聚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她这样问:“这一篇文章,有一段话,“长”字最多,你发现了嘛?”自然而然,行云流水般走进了第三自然段。让学生读带有“长”的句子。王老师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些“长”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呢?揭示答案: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老师设计了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地方遗漏了“长”,学生发现并总结:“山、地、河、铁轨、柏油路”,王老师将这些句子摘出来,出示课件。王老师引导学生感悟这些句子,用读、用手势。什么让山变得丰满?是草长、树木长。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读与发现。每一个环节都不空洞,是那么丰满。哪种生长让你觉得最神奇?最有趣?让学生说说铁轨和柏油路为何也能长的原因,接着又揭示写作的秘诀:写“长”不用“长”,视角独特、语言新鲜,也能写好“长”!
每一个环节就是那样紧扣,却都是那样自然,不是拼凑,而是自然生长 。可见,王老师的教学智慧非同一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