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牛牛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家长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站在这里,我是一名老师,但和在座的所有成人一样,我也是一名家长。正因着这双重身份,我对儿童阅读的现状与困境可能会比大家更多一份体会与感慨,仅此而已。感谢肖玮会长信任,今天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做一个交流与分享。
今天,我们能为阅读做什么分享一:28天,我们能改变什么?
到今天为止,我所任教的四(15)班从9月15日开始“樊登小读者”打卡活动刚好是整整四个星期28天。在这28天的“樊登小读者”卡免费体验中,我们班参与了这项活动的家长与孩子目前所作出的反馈都是积极的、肯定的。在这里,我要由衷地感谢樊登小读者广信分会会长肖玮。她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每天都会在共读微信群对我班孩子分享的听书感受给予点评和指导。在正确地引领家长陪伴孩子阅读上,她做得比我好、比我多。请我们班的孩子和家长们一起把掌声送给她。谢谢!
但是,我也在思考:28天体验到期了,免费听书结束了,我们改变了什么没有?现在有一位家长购买了APP上的会员,一位家长加入了咱们樊登小读者广信分会。这其实没什么,因为我一开始就跟肖玮有言在先,请她不要太在意活动结束后是否有人入会。她告诉我:只要能帮助到孩子们的阅读,有没有人入会不重要。所以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是:28天下来,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上来了没有?家长们对于阅读之重要的意识提升了没有?亲子共读的方法改进了没有?是不是还有人在一边任由着孩子玩手机游戏、看电视,一边又极度苦恼地问我:老师,我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你们有没有试过与孩子一起聊一聊一本书的感想;如果下次经过书店,你们会不会主动带着孩子进去看一看、选一选、买一些书?
以上这些,我都不敢确定,但很是忧虑。
说真心话,作为一名老师,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阅读对于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有多大;作为妈妈,我也不是很早就知道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精神、情感、生命成长的意义。而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不同,追究到他们背后的阅读环境。以及在陪伴儿子长大的过程中,根据他的心理、个性发展所逐渐获得的感知与结论。真的是“人到中年,才懂教育。”所以,我是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号召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要尽可能地尽早关注到孩子的阅读。
工作中,我也见过不少读过很多课外书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却并不理想,学习成绩、学习习惯也比别人要差很多。而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没有生活在父母身边。在教室,他们要么自由散漫,要么沉默寡言,不遵守班上的规则,也不参与课堂的活动。他们要么只看书,要么什么也不干。他们把书作为了自己的寄托,却脱离了眼下的生活。一个童年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一个在童年没有享受过亲子阅读的孩子。这就是现实。这也是我为什么总跟父母强调:读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家长也要读书,也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
分享二:今天,我们能为阅读做什么?
记得樊登老师在讲到自己为什么创办樊登读书会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因为你们都不读书,那好,我来帮你们读。我读给你们听。仔细深究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我觉得有些悲哀,我们竟然到了连读书都需要别人来代替的程度。幸而,樊老师做对了,他真的影响到了大家,也带动了国人的阅读。不管出于什么动机,目的达到了。就是最好的结局。
但是,真的书都有人代替我们读了,我们就满足了吗?我们就可以止步了吗?出行可以用车代步,开车可以找人代驾。那么一日三餐呢?我们要不要请人代为食用?吃饭尚且不能,又何况读书。因为读书是我们在为自己汲取精神食粮啊。
所以我一直在想,除了我们自己要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我们还能为阅读做什么?为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学生、为学生的父母以及为身边的每一位朋友。我希望,在你能力范围之内,你也能做一名阅读的推广人。把热爱阅读的举动带到更多人的身边,把终生阅读的信念传到更多人的心间。
就像这一次,在儿子体验了21天的“樊登小读者”卡之后,我把“樊登小读者”推荐给了我班上的学生与家长;在我自己体验了“樊登读书会”APP之后,又把“樊登读书会”推荐给了我学校的同事。我也常常会在朋友圈推荐自己听过或读过的一些书。每一次有人给我留言或者当面对我说:“这款软件真不错,我已经听了好几本书,也很喜欢。谢谢你的推荐!”我就感觉非常地欣慰,我也一直相信我从读书中所获得的美好,你们也可以获得。
就像樊登老师说的:好东西,总想与你分享。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