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刻意练习》序言 读书笔记

《刻意练习》序言 读书笔记

作者: 其乐融蓉蓉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7:18 被阅读0次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斯。

序言,主旨是回答了三个问题:

第一,1万小时定律有什么样的问题?

第二,作者埃里克森的本意是什么?

第三,人们如何更好的学习?

超越1万小时定律。

根本就不存在1万小时理论。这个理论是不严谨的。

1万小时理论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技能习得的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

也就是说每个专业,想要达到专家的技能需要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并不固定说是1万个小时。有的专业3000多个小时,有的专业甚至只要几百个小时就可以达到专家的水平。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

(1)在有些专业上,天赋是一个大的影响因素。比如说,优秀的科学家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医生,会计和律师的智商多数位于中等偏上水平;一些体育竞技类的项目对身高和身材都有要求,这些并不能通过时间的积累和简单的练习就可以弥补的。

(2)练习的成果不与时间正相关,这一点取决于练习的方法。就像我们平常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练的时间再长没法理解经文的意思。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错了,事倍功半。

练习时我们应该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有技巧性。不能机械的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只为了达成1万小时这个目标。

刻意练习的本质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长时工作记忆。

长时工作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和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他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和本质。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中储存了5~10万个关于棋局的组块。

百度:长时工作记忆实际上是一种人们从事非常熟悉的认知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对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快速可靠的提取和存储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或长期实践而获得。

长时工作记忆能力通过刻意练习可以习得。

怎样才算是刻意练习?

有4个关键点。

(1)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 (在舒适圈以外,同时又不能太难,太难了,容易放弃,太容易,那只会是低水平的重复,不会让我们进步)

(2)并且能够收到反馈(经济条件足够的情况下,找这个领域的专家;经济条件不能够满足的情况下,找比自己业务能力强的朋友同事指导自己)

(3)有足够次数的重复练习;

(4)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隐性知识

认知复杂性高和认知复杂性低的,学习活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多少与比重

这一点我不理解。隐性知识指的是什么?(请会的书友,教教我)

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有效的学习是进入相关的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围绕着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的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想起来刘若英的例子,年轻的时候喜欢听刘若英的歌。所以很关注她的新闻。他在获得音乐学士学位以后遇到了著名的音乐人陈升。并给全身做了三年的助理,助理的工作很琐碎,背吉他,买盒饭等啥活他都要做。但是刘若英自己认为这段经历相当宝贵,整个行业和程序,都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对职业歌手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技能的增加,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最终成为了非常流行的歌手。

小结

西蒙的十年定律对我们的真正启发:耐心的,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序言 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xb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