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小伙伴在讨论性格的时候,她说她性格开朗,喜欢交际,因为很享受别人的认可与赞赏,但是也发现自己太过于关注自己,不懂得“换位思考”;另外也感慨到“自己活了这么久并没有做出什么事情来”——不自律,没方向。于是我马上问道“你会不会过于追求完美?”她也马上回应道是的,也提及:因为太过于执着地复制老师的学习方法,导致阅读效率低下。
因为最近我刚看完乐嘉的性格色彩学,所以我就试着用书里的观点去分析,书中里面说道:人的性格可以分为红色(快乐为导向),黄色(目标导向),蓝色(完美导向),绿色(安稳导向)。她表示自己喜欢社交,但又并不是活跃气氛那种类型,我先排除掉红色、绿色性格,而且也表示自己没目标感,没方向感,则可以排除掉黄色,所以我才会主动问道:你是不是太过于追求完美了(蓝色性格)?当然人的性格具有多样性,很多时候是几种性格交融后的综合呈现,我只是想通过简单的排除,找出她最突出的一个性格特点,再有针对性地探讨优化方案,给她在性格困扰方面有一些参考:如何看待完美主义(第一节),如何解决完美主义的弊端(第二节)及就此案例以“精益创业”的思维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第三节)。
整体思路一、成也完美,败也完美
完美主义让小伙伴通过很好的语言逻辑、周全的考虑,赢得了朋友的认可,但是也让她意识到不能总是关注自己的感受,也要多关注一下对方,让对方也得到认可;完美主义让小伙伴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与构思,但是也让其总是因为“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而止步不前,以致于最终计划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完美主义让小伙伴能很好的贴近老师的阅读方法并全面地构建书本的知识体系,但是与此同时的代价则是阅读效率低并且知识点太多而容易遗忘。所以说,真的是成也完美,败也完美。那么,要怎么在成败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呢?
全面看待完美主义二、学会放弃与分享精神
完美主义者就好比一个贪心的小孩,两手紧紧抓着两把糖果,他想吃这个口味,也想吃那个口味,总之他希望尝遍所有的口味,更可笑的是即便他做好了决定也不敢松手去拆糖果纸皮,因为他担心一旦松开手,散落的糖果有可能被别人拿走,所以他只能紧紧地抓着两把糖果原地纠结着,而故事的结果是:小孩最终一个糖果都没吃到。正是因为完美主义者死死抓住每一个细节、每一种选择,太多的选择反而让自己失去了方向跟执行力,所以只有学会有选择的放弃,放弃某些不太重要的目标,集中力量去执行某些重要的任务,而只有行动了,才有达到终点的可能。
一开始小伙伴说自己太过于关注自己,在沟通中享受对方的认可,但却很容易忽略对方的感受了,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答案是可以的——变小我为大我。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表示“以利他心度人生”,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也表示,人不能单独存活于世,人生的价值在于与他人交互与分享。所以小伙伴不要过于狭隘的只关注自己的“小我”,享受“被关注”的喜悦,而以“大我”的心态去分享如何获得这种喜悦的经验,一方面对方也感受到了“被关注”,另一方面,对方享受喜悦后也会对你寄予的肯定,这则更高层次的关注了!
放弃与分享三、用“精益创业”完成“大我计划”
以上两节是理论分析,全文的高能彩蛋则是在这一节——用精益创业的思维量身定制具体的解决方案。精益创业是当下互联网创业很流行的方法之一,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去试错,再基于用户反馈调整产品,通过不断迭代优化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我们先对小伙伴做一下简单的SWOT(优劣势)分析
小伙伴的SWOT分析所以解题思路是:发挥阅读、人际交流的优势,去帮助自己、别人都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其中阅读是基础,人际交流是手段,双方获得关注是目的。具体的方案是:通过阅读获取更多人际沟通技巧的知识,以音频、线上分享为输出形式,教大家怎么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让更多的人都能体验到因为沟通技巧所获得的“被关注”的喜悦,并且在分析中获得反馈,也是很好的自我提升,而自己最终的“被关注”则是更高层次的,因为那是能够帮别人实现价值的关注。那么具体要怎么操作呢?
基本概念与思路1、有目的性的主题阅读
阅读效率低下,可能是因为太过于死板地复制老师的步骤,也有可能是自己没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这一次可以带着类似“如何掌握提高沟通能力的普遍规律,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复制学习,都能获得对方认可”这样具体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于此同时,切记要学会“放弃”!只提炼跟我们目的相关的观点,关联性不强的章节则可以选择略读甚至放弃。通过自身经验跟书本知识,即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
那么阅读的领域则可以优先考虑沟通技巧、性格分析、心理学、微表情等,一方面是可以为了强化优势,探求规律,另一方面则是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练习阅读技巧更有效果,而其他领域的书籍只是暂时性的放弃,等到修炼“沟通术”有一定成效再有计划性地涉猎其他领域,毕竟要成为有趣、会聊天的人得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广泛的知识面。而到了那个时候,你的阅读技巧已经可以驾驭得了陌生领域了。
主题性阅读2、发挥人际交流的表达优势
这个优势有两个发挥方向:一是作为教学题材,即小伙伴用自己擅长的领域来教大家怎么提高;二是最为教学形式,分享授课当然也是一种语言交流,也是小伙伴喜欢的表达方式,但是考虑到小伙伴完美主义的特点,可以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只有一步一步来,你才不会那么“方”~从易到难,逐个突破:
1)录音频内测优化
把每一条小技巧录成音频,自己以“听众”的角色去回听,这也是试着“换位思考”去感受一开始自己分析观点的时候,是否有顾及对方的感受,自己是不是会又犯“只关注自己”的老毛病,同时也要听听看,假如是陌生的听众,是否能理解接受这样的观点,或者也可以发给信得过的小伙伴,让其提意见,并不断做改进。
因为小伙伴做事情一直希望以最完美的方案去进行,但是开始一件事情,比马上做好它更重要,只有开始了,你才有可能完善它。所以要果断放弃“我还没完全准备好”的包袱,即刻开始!我跟小伙伴讨论,这个方案我拖沓了好久,导致流失了一些灵感了,她也主动提出:有灵感要马上记录,录音之类的。是的,没错,小伙伴则可以在阅读完之后,趁着知识点最深刻的时候,马上录音,一方面是记录最新鲜的灵感与心得体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以输出为目的为阅读效果也是较好的!每天阅读一点点,每天记录一条音频,日积月累,再进行系统整理,还怕没素材分享吗?
录音频的内测2)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对外分享
有一定的音频积累后,则可以在喜马拉雅等平台注册个账户,可以“提高沟通术,快速获得关注认可”为主题,进行正式的对外分享,优先分析你内测阶段一些好的观点,或者分享某些书籍你实践过的有效的观点。一开始肯定需要一个漫长的粉丝积累还有自我经验积累的阶段,但是逻辑思维、秋叶大叔、彭小六这些网络大咖也不是一夜成名,他们也是坚持写了N年的博客或者其他形式的知识分享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这个时候“完美主义”的小怪又要出来作怪了,“都没几个粉丝,做这个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放弃“旗开得胜”的美好愿景,而是扎扎实实从0做起,在一开始不被关注,想方设法怎么赢的关注,去让自己做得更专业,更能吸引人的目光。不断提升自我,同时也是分享自己成长历程,这个过程才是最具有价值的。
对外分享跟内测阶段有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有听众反馈。这就是前进最大的动力了,有可能是赞赏与肯定,你会越发努力;有可能是批评与否定,则要不气馁,进行自我调整完善。也可以从中互相学习交流,找到同频小伙伴一同进步一同成长。所以这个过程是“分享试错——反馈优化”不断循环迭代优化的过程,相信也是最有收获的过程。
对外分享3)千聊线上分享等线上交流授课
经过内测与小试牛刀的打磨,再加以整理一路走来的实践经验,慢慢形成自己“沟通术”的知识体系和个人品牌,则可以考虑选择更高层次的分享,而相对正式的语音授课交流,一对多的交互性更强,则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前面两个环节扎实的基础,最后的系统输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种能帮助更多的人的分享形式,则是最更层次的自我价值体现了。
线上授课四、总结
思维导图汇总“完美”不是一蹴而就,有好的想法后,先用行动力去打败犹豫不决的“完美主义”小人。一路上,“完美主义"小人也会设置很多分叉口让你纠结,要学会有选择的取舍,并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最容易切入,效益最好的突破口,直接发挥优势可能可以获得马上的回报,但是让更多人学会这种优势,虽然道路曲折,但是你会收获更多的回报和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
所以加油了小伙伴~!我只是以“喜欢人际交往”作为切入点和分享形式去展开说明,你也可以好好想想有没有更合适的切入点或表现形式,构思设想自己的“大我计划”,并马上行动,祝早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