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角色活灵活现的同理心》这个篇目,初读时我是讶异的,也是困惑的。
“在我的观点里,把角色写得栩栩如生需要的是“同情心”,或者说“同理心”。这种想象力能让你把自己放进角色所面临的处境之中。(任何高于此的想象力都不必要,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因为你也许会想象自己在那种情况下的反应,而不是角色本身会如何应对。)真正的同理心需要作者放低自我,把自己清空,让另一个人格暂时接管自己。演员不一定全都才华横溢,但全都必须一直这样做。而一个写作者要是想让角色活起来,就要在脑海里扮演他。他必须让自己脑袋空空,将角色迎进这片真空里。他必须成为这个角色,听从这个角色,而不是对角色发号施令。”
我承认想象力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的作用,但我不能理解的是:想象自己在那种情况下的反应竟然是适得其反的;对角色发号施令好像也是不对的。
而我原以为,一个作者,其实就是他所虚构出来的故事中的君王,手握生杀大权,可以对剧中的人物生杀予夺,更遑论让他们做自己想让他们去做的其他事。
可按照这个篇目中作者的意思,实际情况好像并不是这样,甚至还完全相反。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只好重读,再重读,总算是咀嚼出了一点滋味。
原来我的想法,既对,也不对。
说它是对的,是因为人物的设定确实是作者做出的,而这个设定基本就决定了人物的形象、作为与最终的命运。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确实手握大权。
说它不对,是因为从设定到最终命运的过程都需要由人物自己来完成,而不是脱离人物设定单纯按照作者个人的意愿与行为模式来完成,这样人物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只是用于体现作者个人性格意志的提线木偶,这样的角色才能释放出符合人物设定的独特而个性的生命力量,而不会刻板到让人无法感知到ta的灵魂,或者感知到的灵魂与最初的人物设定不相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也只有这样,人物走出来的情节才能看上去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至此,“角色不再只是活在作者的脑海里,在读者那里也获得了生命。他跃出纸面,走进了读者心里。”
至此,作者笔下原本虚构出来的人物,才活了。
终于有点理解为什么有的作家在完成一部作品后很长时间都无法从自己写作的故事中走出,也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有些演员会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沉浸很久都无法自拔了。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不是他们自己,他们忘记了自己,清空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全身心地走着那人的路,感受着那人的一切悲喜。
这时的Ta,既是Ta自己,也已不是Ta自己。
所以权杖,到底在谁的手里?你现在知道答案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