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
丁酉岁末 • 橙品年度书单及评荐汇总

丁酉岁末 • 橙品年度书单及评荐汇总

作者: 湛山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11:19 被阅读0次

      目  录  

    1月:阿城《威尼斯日记》二十周年纪念版

    ——如“威尼斯像舞台布景,游客是临时演员……”之类,随手一挥,便是画骨绵掌。

    2月:王怜花《江湖外史》及《绝妙好辞》

    ——尽管那可能是低劣的把戏。可是,敢于把这低劣的把戏用如此激昂高调的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引以为荣,支持他的力量该有多么强大!这力量,如果不是弱智,就只能是情感,特定时段的情感。

    3月:杨照《经典里的中国》系列

    ——关公秉烛夜读的故事自然是为塑造忠义楷模。但为何强调所读为《春秋》呢?以前认为,此为突出文武全才。但是,知道了《春秋》一书本身的主旨,方明白此举重点仍是在强调“忠”——这种宣贯是全方位的,不会放过任何细节。而全部的背后所透露的,都是对于作为威权基础的封建伦理政治秩序的极端重视。

    4月:“个人主义三部曲”之《托克维尔传》、《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及《未来简史》

    ——“源自本性的个人主义者”最直观的表现是这样的:假设你是一个热爱跑步的人,清晨,当看到一群学生集体在外面跑步时,你首先的感觉不是喜悦、赞赏,而是同情:“真可怜,他们当中肯定有人不爱跑步呀。

    ——村上的个人主义令人想起 “穷则独善其身”,但是立意有不同:后者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有类似怀才不遇的意味在里面,也有一种他日得遇贵人的期待在里面。而前者,是主动的选择,有着更为倔强的内心和反求诸己的兴趣;这是一种更纯粹的“独善其身”,与穷达无关。

    5~7月:欧洲历史人文通识系列,兼谈阅读的系统性

    ——卿等不失八九十年代极简主义录像厅守夜君子之遗风,午夜的彩蛋绝不能辜负VIP的情义!在此,谨向诸君推出专属之“另类欧洲”......至于内容,不宜剧透,只想说,那些已然泛滥的爱情动作片,其实仍然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系列包括《世界小史》、《全球通史》、《罗马人的故事》丛书、中世纪三部曲之《维京传奇》《诺曼风云》及《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文艺复兴的故事》丛书、《教养》、《极简欧洲史》、《欧州风化史》丛书等。

    8~10月:《地理与世界霸权》,兼谈“地理决定论”

    ——沙漠催生文明。

    ——海洋文明的发展思维与陆地文明的发展思维之不同,近似于商人思维与地主思维之不同;在今天,则可类似于互联网经济与土地经济的区别。

    11~12月:《浮世画家》等石黑一雄系列,心远意自宽

    ——如果某人非常喜欢村上,那不妨推荐TA看石黑一雄,因为在很多方面,他简直可以是另一个村上;如果某人非常不屑于村上,那也不妨推荐TA看石黑一雄,因为在出于各种目的而轻视村上者的眼里,他可以被看作村上应该达成的样子。


     1月:阿城《威尼斯日记》二十周年纪念版 

    阿城的文字高悬在那里很多年了。

    2012年又有出版社出了他的全套。文集首册,选择1992年的《威尼斯日记》,并特意做成“二十周年纪念版”。

    所谓纪念版,除了本尊的文字,里面收录了很多“别人的话”。比如侯孝贤评阿城的话、朱天心表达仰慕的话、张大春跟阿城的对话,还有王朔的话:“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我是极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不受以上因素干扰,自主的体验。

    抛砖引玉,先试一下:

    1.字句

    好的作者,一则敏感;二则擅表达;三,不着痕迹。

    由此产生好的文字:既简洁又精准的触及“人”之微妙体验和抽象共识。

    如五月第五日:

    起笔写最初观感:“威尼斯像舞台布景,游客是临时演员…”(随手一挥,便是画骨绵掌)

    写运河两岸华丽建筑:“两岸华丽的楼房像表情过多的女人。”(有意思!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人曾说“美貌是一种表情”。果然有才华者灵犀相通)

    写令人疲惫的华丽:“(在威尼斯)住下,无穷无尽的细节又无时无刻不在眼中,仍然是“惊艳”,而且是“轰炸”……整个意大利就是一种遗产轰炸,每天躺下去,脑袋里轰轰的,好像睡在米兰火车站。”(看过某些少数民族服饰的人,或许对“无穷无尽的细节”有微妙的共识。)

    2. 脉络

    还是第五日,明里两条线,一则城市,二则文章。两条线穿插比拟。

    威尼斯城市景观,像通篇华丽的“”,“满满当当”,却不懂得张弛顿挫。于是,“华丽亦可以是一种压迫。

    宜如何?信手拿来唐人的《教坊记》:“这书开首即写得好,述了长安、洛阳的教坊位置后,笔下一转,却说:坊南西门外,即苑之东也,其间有顷余水泊,俗谓之月陂,形似偃月,故以名之。古人最是这闲笔好,令文章一下荡开。

    短短不足一页,涵义自然显现:两条线交汇的背后,实为中西文化在交换名片:唐宋人说,让我来建此城,不会一招用老。

    3. 节奏

    与不间断的华丽相比,“闲笔”的见地,不仅是技术层面、更是审美层面的。

    且看阿城自己的闲笔。

    五月第九日,通篇聊歌剧院和歌剧,同样以中国戏剧做对照。一路聊下来,脉络分明,中规中矩。

    眼看就此收尾,末了忽然手一松,任由手中的笔自行滑出一个闲情:“五月初的威尼斯夜晚有一些寒意,尤其是日落后,海上的湿气侵漫到圣马可广场上的时候。

    于是,一下荡开了。

    如同芫荽洒到起锅的汤里,味儿就出来了。 

    附几句“闲笔”:

    1.后来者刀儿登的文字,似多少有阿城的影子。对比《棋王》与《七日谈》,至少在短句使用及节奏感上,有相似之处。查一查时间,阿城1949年出生,1984年开始发表成名作《棋王》等。邱小刚(三七、刀儿登)1964年出生,1986年中文系毕业。

    2.很多人写过类似的旅行札记,近几年,模糊记的有一本名叫《西欧思想游记》。只看书名,有种“生怕别人不把游记当思想”的感觉。至于内容,不好意思评价。只能说,作者或没看过这本《威尼斯日记》,也没看过林达的笔记系列。

    不是妄意揣测,因自序中写道:“……打算将此行的见闻......以一种全新的......文本写成一本书。我所设想的这种文本不仅我没写过,也不见别人写过。”

    3.文人相轻,或只是表象。只要有真才实料,相互倾慕的可能性更大。本书张大春与阿城有对话,颇有相同的体验。而阿城也曾为张书作序,其中也说到对张之古文化素养的惊慕,说的有理有例。

    4.威尼斯的教堂,外观总是异常华丽、金碧辉煌。在阿城看来,这类同买椟还珠、舍本逐末。——但是,他赞赏这种“至情至性的鉴赏家”精神。

    想起盐野七生关于文艺复兴的解读。

    威尼斯之所以能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之一,是因为这里以商业发家。商人治国,思维灵活且务实。与欧洲其他地区的宗教禁锢不同,这里秉承政教分离。威尼斯人都是“信而不迷神者”。因而,他们可以在教堂的外形上下足功夫,却并不痴迷其精神内核。

    阿城对于买椟还珠的赞赏,恰可以从盐野的书中得到解释。——对于两位才华出众的作者,这或是另一种灵犀相通。

    作为读者,也跟着享受这种融通。

    是为“读”的乐趣。

    5. 再说“写”。什么是简洁?即:点到为止,话不能说太透。否则影响节奏。——失了节奏,即使简洁,也成了简陋。

      2月:王怜花《江湖外史》及《绝妙好辞》

    王怜花《江湖外史》,有感触。

    作者的主旨,如其自述,是借谈古(古龙)论金(金庸),探讨人生道路的选择。但是别人看书的感受,未必如其所愿。比如,有人只为文字蕴含的情感所动。

    唯有鲁莽的情感,才能不理会天高地厚,才敢“卓立”于天地之间。

    想起读研时的小插曲。

    那时曾与朋友一起租房,多出一小间,便以二房东的身份租给一个小女生。

    漂亮女生。

    果然情事密集。以致近水楼台的我们,竟然插不进队。

    站在队伍外围伸着脖子看,大致判断她那时正在热恋一个男生,长得像电线竿的男生。可是那小子脚踏两只船,且远在外地的那只船优先级比她高。不过,她自己也不缺下游的菜,总是对一个苦恋她的微胖小男生虚与委蛇若即若离。就这样,四人大概形成“爱”的食物链。最高级的,自然是外埠那只船。

    那船不动,则她和电线杆浓情蜜意,时常关着门一直到次日中午。苦的只有小胖,常常被沦为吃瓜群众的我们瞥见独自在楼下逡巡。一日那船即兴而来,电线杆随之消失,然后就听见小女生摔门摔电话。不过,即使此时,最苦的依然是小胖:他仍然找不到她,以致拜托我们转交情书。

    没有信封,我们理解为故意要给人窥看。

    果然写的悲壮,值得炫耀。

    比如:我XXX不相信有什么事我达不到!他日我一定能……

    那时已自诩过来人的我们总是不屑的想:傻B,我要是那女生,必定唱着歌怼你:好,他日君再来。

    没机会转交,小女生没再回来,只发个短信说不租了。当然,信也不要了。

    之后再也没见过她们任何人。

    今天如果不是看王怜花的书,也根本想不起这段别人的往事。

    一旦想起,深有感触。

    作为已是板上钉钉的过来人,很多年以后,反而对当日的不屑深感抱歉,反而对那信上的一派胡言深怀好感。

    那是对于只有在某个特定时期人们才具有的恬不知耻的情感的赞赏。

    尽管那可能是低劣的把戏。可是,敢于把这低劣的把戏用如此激昂高调的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引以为荣,支撑他的力量该有多么强大!这力量,如果不是弱智,就只能是情感了。——更愿意相信后者,因为那将是人生中越来越珍稀的东西。

    用这段小插曲来比拟本书并不恰当,王怜花的文字功夫(无愧于“汉语言手工艺人”的称号)岂是不学无术的小朋友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是,有术没术,那其中蕴含的极其私人化的感情,却并无程度的差别。尽管一个用一整本书的绝妙好辞来抒发,一个只是用几句烂大街的胡话来表达。

    感怀一切个体曾经私享的、真挚的感情。

    正如新版附录有人说:“我自说我的青春,干卿何事!

    又如此人说,小蔡(王怜花)在书中大量引用近三十年前的同学们创作的诗歌。尽管那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尽管多数现已名动江湖,但是,“这(依然)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触碰这些东西了。而且想当然的以为别人也不会。青春也许是在嘲笑中结束的,比如当人们嘲笑那些诗歌的时候,甚至我也跟着附和两声。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敢站起来说:你们懂个屁。”

    同感。

    但凡落在纸面上的东西,或早或晚都可能成为笑柄,以后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这一点,可以成为衡量自身进步与否、进步多少的尺标。

    但是,不会追悔。

    只因情感。

    以后或许视野更宽广、思虑也加深,但是,情感未必更浓烈。况且每个时段的情感都自带那一时段的印迹,是无法重现的珍贵。

    木心说: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

    或通俗一点儿,用作者书中的话来说:“……当年那个用卖血钱给女朋友买玩具熊的傻小子不复存在,我对他充满思念之情。

    附:摘几段文字感受一下(来自本书或与本书相关的人,以及作者另一本《绝妙好辞》): 

    1. 毕业赠言

    其一:太白枝头看,花开不计年,杯中浮日月,楼外是青天。

    其二:匆匆太匆匆,几度夕阳红,心有千千结,窗外翦翦风。

    其三:有幸识嘉木,不意林中藏,四番春秋过,一度枕黄粱。 

    2. “汉语言手工艺人”们出师前的手艺

    其一: 清平

    落山的太阳神奇的月//大饼烙好看大雪//你要抒情你就抒情//我肚子饿了,我要吃大饼

    其二: 林东威《夜读李商隐》节选

    伤心的话留给自己来说//伤肾的事让给别人去做//用几行七律把时代哄入梦乡//自己守着床头横陈的爱情//和衣斜倚到天明

    其三:王怜花《现身能感动一个人吗》节选

    曾有一个女人为之心碎//那时我年轻:爱得纯洁所以爱得疯狂//然后爱也会找一个好日子悄悄去死,像损毁的容颜

    其四:臧棣《荆轲咏》节选

    我不记得他们是如何把我弄出酒馆的//那位英俊太子的请求并不诱人//我之所以答应,完全是考虑到不能//让平庸来玷污这样一次用剑安慰历史的机会

    尽人皆知的结局并不令我难堪//或许我临死前与赢政的对话曾让历史失色//带着嘲弄的口吻,秦王说:“谢谢你的剑术”//“不”,我纠正道:“还是感谢我的灵魂吧” 

    3. 出色的引用

    其一: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在这个一切都如同梦幻的世界上//永存不逝,那一定会深自悔恨//世间的万物,世上的人们以及//人们的心灵,都要消失,因为//它们的美有一部分//本来就由这不幸所形成

    其二:麦芒

    我不想高山,不想大海//不想任何与庞大相等的事物//也不想装扮成它们的伴奏

    其三:海子

    我要挥霍掉青春的岁月//然后去做铁石心肠的船长

      3月:杨照《经典里的中国》 

        如果把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看作精英文化复兴,则现今咱们的社会颇有大众文化复兴的味道。在内地,面向民众的“通识布道者”层出不穷,并且领域也从早先唱独角戏的历史,逐步扩展到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全领域。

    再近几年,台湾人也被重新发现了。讲文学及美术的蒋勋、讲音乐的焦元溥与刘岠渭、讲建筑的汉宝德等人,在内地都很受欢迎——尽管他们中有的人在台湾也像于丹在内地一样存在争议。

    看多了,总的感觉,内地与台湾还是有点区别,一个似乎更急于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个则习惯于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这样简单的归类,但是“通识专家”杨照(他也是似乎什么都懂,讲音乐,讲建筑,讲文学,讲历史。都能自成体系)的风格,明显应属后者。尤其是他的《经典里的中国》系列,或最能反映这种平实、返璞溯源的倾向。

    这套新近在内地出版的经典解读丛书有十个小册子,包括《尚书》、《诗经》、诸子百家等。正如十盘可口小菜,但是不加味精也不故意幽默,务求原汁原味。

    它们真的很小,外观如同漫画口袋书,让人担心能否承担这样厚重的主题。但是看过一册即可知,内容很有诚意,文字简明,意旨清晰:回归原典原义。个人感觉,或非如此不足以引领读者重构被粗陋时代的教育所扼杀或歪曲的、对于文化典籍原貌原生态的亲近和回归。 

    以第二册为例,来看看他的解读向读者传达了什么。

    第二册讲《春秋》及《左传》。

    对于今天远离那时代两千多年的现代人,看起来,《春秋》只是记录列国官方活动的流水账,行文可称简陋,一件要事常常只是几个字构成的一句话。而即便用字如此轻省不费力,这本大事记也还是断断续续充满缺漏,以致被后世王安石嘲笑为“断烂朝报”。

    但是,这流水账对于记录事件的选择及其每条记录、每个字的背后却隐含深意,并带有强烈的政治伦理取向。而《左传》是解释这些深意的配套衍生品之一。

    并非只有《左传》这一部“传”解读过《春秋》这部“经”。那个时代,至少有五部具有同样注释功能的“传”。但是,只有以“事”解经的《左传》真正跳出衍生品的从属地位、可以独立于《春秋》之外并远超其上、同时成就了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既是史学名著,也可担当中国散文的滥觞。如原中学课本所录《郑伯克段与鄢》一文,在《左传》里,讲述郑庄公与其弟太叔段兄弟相争的故事。自其父武公娶妻武姜、庄公设计纵容母亲武姜与弟太叔段谋反、庄公讨伐并克段逐母,直至颍考叔规劝庄公与母重归于好等,内容详尽,跌宕多姿。但是在《春秋》记录里,此事只有9个字:“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由此可见《左传》价值之一斑。

    须读《左传》,才知无聊如流水账式的《春秋》,编撰者完全没有文学艺术方面的考量,其旨只在于“正名”。通过勉力收集记录那些可依之为据的有关“名分、秩序”之重大事件,力图匡扶日益失控的周代封建政治秩序。——如杨照书中说,“《春秋》选择记录的标准,特别凸显与封建秩序有关的事件,严重破坏封建秩序的,或在艰难环境下仍然努力信守封建秩序的,是《春秋》记录的首选”。仍如郑伯克段之例,看过《左传》,方知“郑伯克段于鄢”六字于封建伦理的评判和导向意义:太叔段以下犯上,破坏政治秩序,所以被讨伐是正当的;但是,郑庄公明知其弟骄纵,不加劝导,而故意设计诱使其反叛而灭之,也不是王官之正道,故贬称其为“伯(爵)”而非“公(爵)”。 

    以上内容只能算是此一册书的部分解读摘录,远不能系统覆盖全书。而把这些内容摘出来加以说明,难免带有作为读者的我的主观偏好。或者说,这些内容给我的印象很深,并带来了直接影响:看过杨照对于《春秋》的解读,方知对于一些与《春秋》有关的典故,此前的理解可能是错的。

    比如关公秉烛夜读《春秋》的故事。

    这事儿很可能不是史实,但是历来为人传颂。这里要说的就是始杜撰者及历代宣扬者的意图。

    很明显,与皇嫂共聚一处而秉烛夜读,自然是为了颂扬关公恪守君臣叔嫂之礼、塑造忠义的楷模。但是,为何要强调所读为《春秋》呢?

    以前只是简单的认为,此举是为突出关公的文武全才。但是,看过杨照对于《春秋》的解读,知道了《春秋》一书自身的着眼点,方明白此举重点很可能仍然是在强调“忠”。——这种宣贯、强调是全方位的,不会放过任何细节,所有背后透露的都是对于作为威权基础的封建伦理、政治秩序的极端重视。

    只是,不懂《春秋》的后辈,很可能辜负了历代导演和编剧们的处心积虑。

      4月:个人主义三部曲之《托克维尔传》、《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及《未来简史》

    将三本书关联起来有些牵强,但是,在完全不相干的作者之间,赫然发现共通的议题、以及可以相互应和的巧合,很有意思。

    自传性质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及其姊妹篇《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通篇都在讲村上式个人主义,两本书展现的是同一个温和的、不妥协的个人主义者。

    源自本性的个人主义者最直观的表现是这样的:假设你是一个热爱跑步的人,清晨,当看到一群学生集体在跑步时,你首先的感觉不是喜悦、赞赏,而是同情:“真可怜,他们当中肯定有人不爱跑步呀。”

    村上的个人主义令人想起 “穷则独善其身”,但是立意有不同:后者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有类似怀才不遇的意味在里面,也有一种他日得遇贵人的期待在里面。而前者,是主动的选择,有着更为倔强的内心和反求诸己的兴趣;这是一种更纯粹的“独善其身”,与穷达无关。

    村上的个人主义,是一种退避姿态的、自得其乐的个人主义,虽然完全没有攻击性和排他性,但是,因知名度带来的过于显眼的示范性,虽然并非其主观所愿(并非想给人任何示范),却依然冒犯了占大多数的“社会人”的自尊。——你的成功,使人家基于社会关联而获得的成功,显得有损格调。而且你越说不在乎你的这种成功,人家就越不能不在乎人家的那种成功。毕竟一般看来,那种投身于复杂诡谲的群体社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屈能伸合纵连横得来的成功所代表的能力,本应获得一成不变的簇拥。

    被冒犯者如何反击?推荐《托克维尔传》。 

    《托克维尔传》可以看作《论美国的民主》及《旧制度与大革命》的高度浓缩版。主题当然是自由民主,也就必然涉及个人主义——使个人获得自主权才能形成自由民主的社会。

    但是,托氏的个人主义多了责任的强调:拥有自主权的自由个人必须同时具有参与公事共务的意识并应接受训练而获得这种参与能力,要做自由的公民,而不是纯粹的自我。简言之,进步社会需要的,是有群体意识的个人主义者。——这一点,恰好可以成为村上反对者攻击村上的论据。

    作为一个真正的贵族(无论身份还是精神),托克维尔推崇公民式个人主义,强调自由的同时也强调“限制生活的过渡私人化”,这倒是跟“达则兼济天下”有更多的共同点。托克维尔的个人主义,是具有贵族精神的个人主义,令人肃然起敬!

    显然,这种观点的基础是“人只有组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才能取得成功”——这碰巧在《未来简史》获得回应。 

    在尤瓦尔·赫拉利看来,远古的智人即使学会了直立行走、即使会制作使用工具,也不是能够在与其它生物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的原因。今天的人类获得世界统治权的基础不是人类个体能力的强化(现代人的智力并不比远古智人的智力更强,而体能体格更差),而是突出的群体合作能力。

    基于这种能力,人类整体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人”,这个“人”不断取得成功:从跳广场舞的早期“泛灵论者”(万物平等)变成演二人转的中期“有神论者”(神老大,我老二,其它万物皆刍狗),再从有神论者变成当期唱独角戏的“人文主义者”(踢掉神,唯我独尊,其它万物还是刍狗)。

    这或可看作《未来简史》对于“合作、成功”的理解。

    也是对于更宏观的个人主义的描述。

    以及预测:未来这个人文主义者将如何继续下去——也没什么新鲜的,如同过去的皇帝,一切都踩在脚下以后,这个“人”剩下的目标就只能是长生不老、成仙成神。

    把这老掉牙的未遂理想翻新成未来式的表述:有机的人将“进化”成无机的、不死的“神”。至于这进化是因为失控而导致的被动替代,还是提前主动的自我改造,不重要——结果是一样的。

    由此,在有着粘稠关系的群体组织里,所谓自由的个体,整体上却汇成一个同质的、排他的、富有攻击性的“人”:对外攻城掠地,对内则消灭或同化一切缺乏合作精神的意识,即使那些同根同源、如村上般一再避让的个人主义。

     如何适当调整这不太健康的趋势?一直以来,似乎只有托氏一条路:积极融入、参与表达、施加影响,同时又保持自由自主、独立意识。但是,两全并不容易,融入的久了,难免失去自我。即使在已经成熟的公民社会。

    而今,快70岁的村上用一生在证明另一种可能:“独善”的行为本身,既不会失去自我,而且,其实也是一种“兼济”。 

     而且,就人生道路来说,这并不比其他选项更难。

     5~7月:欧洲历史人文通识系列,兼谈阅读的系统性  

    (导读:本期评荐系列将依次包括《世界小史》、《全球通史》、《罗马人的故事》丛书、中世纪三部曲之《维京传奇》《诺曼风云》及《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文艺复兴的故事》丛书、《教养》、《极简欧洲史》《欧州风化史》丛书等)

    世界历史大戏,欧洲是戏核之一,是可以串起整部戏的干线。

    欧洲,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人文概念;不仅包括今日的行政疆域,还应包括与之渊源极深的小亚细亚与阿拉伯(中东及北非)。此外,它还深刻影响了印度与非洲大陆,它甚至“创造”了美洲与美国,即使相对独立的中国和日本,它也曾输出过决定性影响。

    自然,这样的欧洲,是世界最复杂的角色。看懂他并不容易。

    自然,这样的欧洲,是大戏最精彩的桥段。忽视它也不容易。

    则从通识角度,如何较全面的了解TA?

    选择一些经典、易读、有趣的书,当是最便捷的方法吧。

    其中,选择的“系统性”很重要。

    一般的逻辑,由简入繁。先看简史、通史,再聚焦某一时期、某一主题。

    但是,“简”并不意味着“易”。比如《极简欧洲史》。

    作者澳洲学者约翰.赫斯特(John.Hirst)。台湾席玉苹译。(插句题外话,单看“揭橥、扦格”等习惯性译词,台湾某方面的软环境可见一斑)

    优秀的作品,越简单,越见功力。本书仅篇章结构已显作者格局。薄薄一本小书,四两拨千斤,甫一出版便风行世界。

    但是,极简,尽管旨在普及,却仍然意味着,作者假定读者是有一定常识前提的。并且,就此书看,这个常识要求并不低:至少需要知道欧洲经历了那些可以显著分割的时期,明白一些概念的含义及关系,比如罗马共和与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光荣革命与启蒙运动及大革命等。   

    或许还要进一步:看到加洛林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都铎王朝、哈布斯堡家族等,不会受中国朝代更替固有印象的影响;看到查士丁尼大帝、卡尔大帝、克努特大帝、腓特烈大帝等,知道他们各自大致的时空位置;看到日耳曼、维京、诺曼、哥特、高卢、伦巴第等,知道彼此大致的关系以及曾经同样作为与罗马人相区别的种族概念;看到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圣公会、清教,以及英诺森、切萨雷、路德、加尔文等,也不会把他们看作“人民内部矛盾”而不知胡斯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看到拿破仑给自己加冕的那副名画,不会体会不到这一行为背后隐含的上千年政教恩怨的沉重。

    若非如此,看《极简欧洲史》未必能体会作者构思之妙。并且,因为它颠覆了一般按时间先后、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习惯,那些独到的整体逻辑以及三因素模型,反而令人有些突兀的感觉。

    因此,与其把《极简欧洲史》当作入门书,不如把它当作系统阅读相关书籍后的提挈、点睛者。在阅读顺序上,把它放在最后或更有豁然开朗之效。

    那么,更适合的、有趣的、简明的入门书有没有呢?

    推荐《世界小史》。吴秀杰译。

    虽说是世界史,但是此书80%以上的内容是欧洲史。如此畸高的比例固然有作者的属地原因,但也反映欧洲史在世界史中的影响力。

    作者奥地利学者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H.Gombrich)。此翁更加闻名于世、开宗立派的著作是《艺术的故事》。但是,就这本写于青年时期的小史而言,将出现在读者印象里的,不是刻板的宗师,却像隔壁有趣的邻居。

    他幽默而不喧闹,肚里有货又很随和。他不絮叨陈年旧史,而是跟你以及你的孩子聊“童话”故事。——这本书的写作对象,最初设定为儿童。而他写的每一章节总是首先念给坐在草地上微笑着看着他的新婚妻子。

    那些愉快的周末,那些比英语坚硬的德语发音,那来自新婚妻子的欣赏目光,那些在她面前按捺不住又略带羞涩的表现、期待以及暗暗自得。所有这些韶华时光的浪漫,都将在字里行间弥漫,使得读者获取智识的过程与输出者同样的愉快、惬意。

    这本小史非常适合作为走近欧洲的第一本书。

    故事性与趣味性是它显著的特点,所谓深意与启迪,大都不着痕迹的融入一系列传奇“故事”中。总是时不时出现的一种谦和的调侃式语气,会透露出有节制的褒贬倾向,但更多的是宽容(另有一针见血的语言风格可见下文介绍《教养》一书)

    对于历史的演绎流畅自然,既反映不同的时代,又没有苍白的年代数字不断冒出来冷却读者的热情。有分寸的感性文字,让繁多又易混淆的人物,重新以一种高辨识度、有亲和力的形象被逐个拎到面前,像是跟着他一起搬到了隔壁。

    总之,看过此书,不仅对欧洲有了印象,更重要的,有了兴趣。 

    然后,藉着兴趣,来看《全球通史》。

    是希腊裔美国学者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的代表作,公认的经典,影响深远。并且,符合本文推荐原则:虽学术专著,却通俗易懂。

    如果把《世界小史》看作“站在欧洲看世界”,那么《全球通史》则是“站在高空看世界”。相对于《世界小史》过于侧重欧洲的内部,《全球通史》虽然仍把欧洲置于观察的重心,但却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予以观察、理解。它把沉浸于《世界小史》那些精彩的、但相对孤立的故事中的读者拉出来,引导采用更具关联性、系统性的思维去认识这个复杂的区域。毕竟,如前所说,欧洲的特点即是对内对外复杂的关联关系。——本书着眼点之一,便是在于一个启发性的观点:是欧洲,把全球各自孤立发展的地区联系起来,引导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通史》不是历史故事集,趣味性自然不是重点,但是智慧的思辨同样会引起兴趣。犹如茶和葡萄酒,适合多看、细品,每每总会有更细分的领悟。(对于喜好理性分析多于感性描述的读者,下文将会介《神圣罗马帝国》的文字风格、以及典型的翻译体味道,可能更合口味)

    看过以上两书,对于欧洲的前世今生,有了兼具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并且是从世界大背景下的观察。由此形成较清晰的脉络、框架。更重要的,建立起关联性、系统性的思维模式。 

    至此,可以做个简要的归纳梳理了。

    欧洲的大脉络,可由古典时代、中世纪、近代、现当代等四阶段衔接递进。

    欧洲文明发轫于古希腊城邦。从雅典民主到希波战争,再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古希腊的时代虽短但是精神文化长存不朽。此后经过更短暂的马其顿帝国,罗马人崛起。从西庇阿到凯撒,从罗马共和到罗马帝国,罗马人接管了亚历山大的希腊化遗产,并接受了希腊文化的洗礼。古希腊古罗马融为一体,直到基督教勃兴,西罗马灭亡。

    此后进入中世纪,东西各自演进。在东部,拜占庭帝国得以延续帝国模式和古典文化,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在西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反而给了基督教统领西方世界的机会,统一的教权开始与分散的封建王权分庭抗礼、争权夺利,并孕育出神圣罗马帝国这样的怪胎。它一边内部混乱不堪,一边与东方拜占庭征伐不断。期间还经历了维京人及其后裔诺曼人称霸的数个世纪。总之,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西欧的中世纪,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封建领国与家族王朝,于无所不在的基督阴影笼罩之下,在碎补丁拼就的西欧地图上上演的纠缠不清、龌龊不断的家族及婚姻政治肥皂剧。

    再往后,就是启蒙与革命的近代了。

    英国的光荣革命确定君主立宪并促成工业革命,且意外的为美国独立提供了实证理论支持。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经过非典型皇帝拿破仑对于激进革命统治的纠偏与中和,法国最终在激荡中找到平衡,为成就彻底的民主国家积累了惨痛而宝贵的经验。而直到一战前不久,“德国”与“意大利”才以统一的国家名词出现在欧洲的历史中。这之前的两块土地上,仍然是封建领主林立、宗教派系酣斗的漩涡中心。长期的分裂散乱,使他们力量薄弱而总是处于统一强大的法国邻居威胁和剥削之下,因此进一步加重的落后与贫苦,使得社会各个阶层有了希冀统一政权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共识。但是,也给了极端专制思想可乘之机。无论是俾斯麦、希特勒还是墨索里尼,他们的出现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

    然后就是二战,然后就是人们熟悉的这个现代世界。毋庸赘言。

    理出以上的框架坐标,接下来,可以将视角聚拢,依次看一看那些主要的、更详尽的“断代史”了。

    由简入繁,不妨从一位写史者的话开始:

    “我一直相信,神灵栖息于琐碎之中。所以,迄今为止,哪怕是一次,我也拒绝撰写所谓‘一册书通晓世界史’‘简明西方史’之类的书籍。因为我认为要描绘出历史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类世界,快速地总结是不可能逼近历史真相的。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简单的归纳是对努力生存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不敬。”她还说:“真理就存在于细节之中”……“我的态度是至死也不会改变的。”

    是不是偏激了?照这么说,前面推荐的三位老先生岂不是江湖……

    有幸者,世界的美好正在于多元。

    同样的历史,不同的人来讲述、不同的方法来解读,自是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风流。但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即便互不认同的方法甚至对立的观点,成就的结果却无一不是精彩。而对于读者,得以从多元的立场来体验并对比印证,何乐而不为呢?

    对文艺复兴感兴趣者,可能已猜出上面的话出自哪里。

    有请盐野先生。

    一个日本人,怀着一颗罗马心。生于1937年的盐野七生,与生于1737年的爱德华.吉本刚好相距200年。15册《罗马人的故事》与6卷《罗马帝国衰亡史》交相辉映。而盐野的风格,更加亲民。

    如果说中国是逝去的春秋、梦中的汉唐,那么,了解欧洲,必先回溯到希腊罗马。古希腊与古罗马,是成就欧洲古典文明的一体两面。尤其到了罗马帝国时代,合而为一,罗马帝国成为希腊化的罗马,同时也是罗马化的希腊。

    盐野与吉本的着墨重点不约而同放在帝国时代,也许在他们看来,理解欧洲,罗马帝国是最不可或缺的阶段。

    虽然同样的卷帙浩繁,盐野的书却并非如吉本一样具有全方位考察大历史的恢宏气氛。她的书,焦点更多指向具体的人,是人的列传。她坚持的细致,不折不扣反映在其对人之行为的解读。或许在她看来,把人看清楚,那么所有由人创造的历史以及以人为中心的方方面面,自然随之明朗。这可能算是“真理存在于细节”的含义之一吧。

    盐野强调细节,即使肤浅的理解为其为女性的细腻所做的辩护,但是这种辩护本身,中气十足,锋芒毕露而毫不掩饰。此种性格反映在其文字中,那笔下的人物也无一不是个性鲜明的历史存在(此一特点,在盐野的文艺复兴系列中体现的同样明显)。是故,看《罗马人的故事》,如同看白话罗马版的《史记》。——说到西方版的《史记》,或许《希腊罗马名人传》更具对等的地位,但是,说实话,读15册《故事》,比啃三厚本《名人传》,要流畅的多。

    《罗马人的故事》虽然从罗马诞生一直写到1453年东罗马灭亡,但是90%以上的内容结束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接下来的欧洲,进入中世纪,西欧与东欧,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 

    中世纪的西欧(包括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北欧),推荐《维京传奇》、《诺曼风云》、《神圣罗马帝国》以及依旧是盐野七生的《文艺复兴的故事》系列7册。

    中世纪的东欧,则推荐《拜占庭帝国》。

    以上推荐的原则依旧是经典、易读、有趣。

    其中,《维京传奇》、《诺曼风云》及《拜占庭帝国》出自美国学者拉尔斯·布朗沃思 (Lars Brownworth)所著“欧洲中世纪三部曲”畅销系列。《神圣罗马帝国》则是英国学者詹姆斯·布莱斯(James Bryce, 1st Viscount Bryce)的成名作。

    盐野的作品自不必再说,7册书仅看书名就能引起足够的兴趣。文艺复兴作为整个中世纪最著名的华彩,由盐野先生来演奏,品质有保障。

    布朗沃思的中世纪三部曲以叙事为主,风格感性而不失严谨。其中,针对中世纪的欧洲,前两册以别出心裁的视角切入观察,跟随维京人,沿着北欧海盗船的传奇航线遍览中世纪的欧陆与岛域。期间,中世纪著名的王朝与家族、皇室与教廷都将随之悉数亮相,读者的兴致与好奇心都不会落空。后一册则给予总是处于大众视线焦点之外的拜占庭帝国以充分的尊重。针对拜占庭帝国在欧洲文明得以保存以及古典文化得以延续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帝国自身政经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拜占庭帝国》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述。

    类似《全球通史》之于《世界小史》的关系,《神圣罗马帝国》可以看作上面两位之系列书籍的进阶篇。看了中世纪的传奇故事,听了文艺复兴的华彩乐章,如果还意犹未尽,则可以感受一下詹姆斯·布莱斯的“纯粹理性分析”。

    通篇缜密的逻辑评析,略显隐晦的修辞与用典,以及为了严谨而采用的多定语句式,再加上典型的“后置定语或倒装式”翻译体,实在与本文关于“易读”、“普及”的原则不够和谐。但是,一方面,“经典”已被时间证明无疑;另一方面,以绵延1000年、最能反映中世纪政教关系这一突出主题的神圣罗马帝国为重心来系统理解中世纪,此书提供了优质版本。

    把《神圣罗马帝国》全部读完,需要一些耐心,如果因此使兴趣受到损害而需要修复,那么,不妨穿插阅读另一本书:《教养》(或译作《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作者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Dietrich Schwanitz),此公调制的幽默、犀利以及选材、配料之丰富,犹如重庆火锅一样够味儿。

    他像炼成九阴真经的老顽童,于天下武功,一通百通。从欧洲文明诞生直至当今世纪,其中无论历史、文学、美术、音乐,还是哲学、物理学、民俗、语言、两性等等,他信手一挥,招招不离要害,招招戳中笑点。(内地版译作《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或重在此意)

    仅仅一册书,要做到如此全面又不流于空洞肤浅,那么,其内容只能是:全部干货

    如果你有自我教育的诚意,那么它的很多专题和桥段都会让你灵光乍现、记忆深刻。如果你有抄近路提升修养的需求,那么它就是高品质的速成教材、顶级的装B宝典。(台版译作《教养》或有此意)

    对于此书,如果你相信它说的,那你就是它刺激的对象;如果不相信,则是它鄙视的对象。

    总之,在它面前,在“欧洲”面前,不妨做个安静的学生。

    至此,关于欧洲的书籍推荐大致如此。至此,可以回头看看《极简欧洲史》了,必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

    最后,对于居然看完这不咸不淡、罗里吧嗦文字的朋友,送上我最诚挚的谢意和歉意!卿等不失八九十年代极简主义录像厅守夜君子之遗风,午夜的彩蛋绝不能辜负VIP的情义。在此,谨向诸君推出专属之“另类欧洲”——三册《欧洲风化史》,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Edward Morgan Forster)微距镜头精工钜献。

    也是德国人,品质杠杠滴。

    至于内容,不宜剧透,只想说,那些已然泛滥的爱情动作片,其实仍然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8~10月:《地理与世界霸权》,兼谈“地理决定论”  

     此书英文原版的名字是《Geography and World Power》,作者是约100年前的英国人詹姆斯·费尔格里夫(James Fairgrieve),2016年12月版的中文译者来自一位军旅作家。

    看完内容,可能会觉得,“Power”一词,与其直译成“霸权”,不如换做“文明动力”更恰当。比如“世界地理与文明动力”,或者“地理与世界文明的动力”。因为,就内容而言,作者的着眼点,应该不是政权,而是促使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译作霸权,恐怕与译者的行伍身份和偏好有关。抛开此一点主观性可能稍微带来的误导,译文在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程度上,展现出了原书的理性魅力。

    粗略看来,这像是一本宣扬地理决定论的书。

    若细读一下,会发现,这其实……就是地理决定论。——尽管作者并不承认。反正我辈看完是这样的感觉。这当然有事后诸葛亮的原因,我等身处与作者相距百年后的现代科技社会,有幸看到更多作者未见的既成事实,也亲眼看到地理因素的影响程度正在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新近的雄安新区选址可以不在沿海而在内陆。

    不过,“地理决定论”没什么不好。

    因为这不是重点。

    作为读者,恐怕不是想由某个别人来告诉自己一个结论或一件事是对还是错,而是要获得阅读过程中的“自身存在感”:感其理、有动心或想反驳等等。——重点是这些吧。

    其实,看那些观点鲜明甚至偏执的书,较之滴水不漏者,常常更有收获。若发现两本观点差距很大但同样有诚意的书,则更有价值。比如英国人约翰·霍兰·罗斯写的《拿破仑一世传》与法国人艾黎·福尔写的《拿破仑传》,果然横看成岭侧成峰。

    所谓矫枉必须过正,时常变换视角,从两个对立的观点来看世界,看的更清楚。这就像看辩论赛(包括夫妻吵架),观点越是对立,为了证明自己,双方就越是竭尽所能无所不用其极。而作为旁观者,因此也就了解的越全面,越能接近真相。——法院为双方律师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舞台,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吧。

    大致来看看本书写了什么:

    1. 人们在天然地理条件下获得的能量(energy)是文明产生的决定力量,但是并非能量越多的地方越有利于文明产生。

    能量(energy)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源,而一切能量之源是太阳。因而,光照越强,吸收太阳能越多的地方,人类越容易生存。比如非洲、赤道一代,可能是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区域。与之相反的,北欧等高寒地带光照少,能量少,人类生存艰难。人类活动出现的时间要晚很多。

    但是,能量最充足的热带非洲却不是重要文明的发祥地。太容易获得能量,随时可获得食物且无需厚衣服保暖,也就没有蓄积能量的意识,没有克服困难激发创造力和严密组织能力的基础,即“缺乏使用能量的刺激因素”。因此不会产生促成文明产生并壮大的能量积累(非洲至今仍保持的乐观随性的人生态度以及涣散原始的社会状态,均与此根源性地理因素有关)。

    而高寒地带当然也不能成为文明的摇篮,因为光照太少,太“缺乏能量”,生存过于困难,故初期发展注定缓慢,自然也不会较快催生文明。所谓过犹不及,能量过于充足与能量过于不足的地带都被文明的选址排除在外。

    因此,介于其间的温和又不乏生存考验的地带成为古文明产生的首选之地。从地图上的纬度划分可以明显的看出,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渭河黄河一带、美洲玛雅等均在此类温带地区。

    2. 沙漠催生文明。  

    没错,是沙漠。

    这是因为沙漠围合的区域是免除周围各种威胁的最好屏障(沙漠是最难以逾越的),文明的产生因此可以获得必需的积累时间,获得慢慢储存能量汇聚力量并长期稳定发展的最佳保障条件。——当然,这些“围合的区域”也是有条件的,必须有水源,一般是大型河流,比如埃及,所在的部分尼罗河四周全是沙漠。中国若羌县附近的楼兰古文明也具有类似形势并可做同理的考古推测。

    但是,水源并不能取代“安全”成为文明可以长期发展、稳步壮大的首要条件。

    “安全”才是长期稳定的首要条件,而“长期的稳定”是人类生存活动发展成为“文明”的首要条件。水、充足的食物当然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但是,在影响以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其重要性让位于“安全保障”。今天一些仍处于初期发展、渴望复兴壮大的国家,对于目前阶段只能依靠一个强力集权统治的辩护,或许也可以从这里找到一个论据支持。

    与沙漠的作用类似,沼泽、高原山地、森林等也能起到类似的安保作用,只是保障程度略低。因此产生古巴比伦(沙漠+沼泽+草原)、中国(高原山地+沙漠+海洋)、印度(高原山地+沙漠)等能够较长期稳定存在的古文明,而“较长期的稳定存在”,既是如上所述之文明的条件;同时,也是古代文明的主要标志。

    3. 海洋文明后来居上,逐渐超越陆地文明。

    成也围合,败也围合。

    先天地理优势成就一个个伟大的古文明,但在“长期安定”之后,“围合优势”陆续成为安于现状、逐渐灭亡的主导内因。

    古文明是陆地文明占优势的时期。古文明产生的区域都有围合的广阔平原腹地。因为广阔,则来自四周不毛之地的生存压力在此具有足够的缓冲和消散空间,人们没有继续向海洋拓展求生的动力。比如中国,东南部虽然有绵长的海岸线,但是海洋对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只是屏障的一种形式。海边已经是与天边接近的概念。

    但是,海洋国家则把海洋看作求生的通道,看作起点。海洋不再是与沙漠、高原、山地等同的边界。

    较之陆地平原,海洋的开拓当然困难,因此早期的文明注定延迟、落后于陆地文明。但是这种困难并非如沙漠般完全无法克服。如前所述,海洋也是一种“不乏生存考验又并非完全不可行”的地理区域。

    由于努力克服了困难,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获得了开发更广阔天地的领先机会——外向型的海洋具有最广阔的空间以及将所有已知和未知世界连成一体的功能(现在,海洋的这一功能和地位被互联网轻易的取代),这是以内向型性为主的围合式陆地文明难以匹敌的。因而,初生的海洋国家即使当时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文明时期,却孕育了快速发展壮大的潜力,有更具前景的机会,代表了未来。因此,尚粗鄙生活着的欧洲岛国可以使陆地文明延续时间最长的庞大中国低头;即使尚处初级阶段的海洋国家在抵抗成熟的陆地帝国的时候,也表现出强韧的潜力,比如小小的雅典战胜入侵的波斯帝国,同类的弹丸之地日本使元朝军队数次无功而返等等。

    海洋文明后来居上,先有以地中海为重心的罗马帝国灭亡内陆帝国波斯,后有西班牙、荷兰、英国相继崛起并依托海洋形成世界帝国,并通过海上贸易建立起各孤立世界之间的联系,彻底改变世界格局和历史走向。

    罗马帝国可以看作依托海洋形成的小型世界帝国,或可看作日后海洋国家征服世界的预演:它利用地中海把雅典、罗马、迦太基、埃及、小亚细亚等相对孤立的文明关联整合在一起,并拓展到波斯、阿拉伯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不列颠岛等。而且,海洋国家的意识不同于陆地国家,海洋国家并不一味执着于领土的占领,罗马帝国始终以地中海沿岸为重心,对于领域向内陆的延伸并不热衷,这从它南面仅限于北非沿海、北面最多至欧州中南部即止、西部对西亚的统治长期羸弱等方面可以看出。后来的英国虽说在各地建立了殖民地,但是不同于波斯、蒙元、沙俄等典型内陆帝国,英国人更喜欢采取贸易手段,并不以直接的掠夺为主要手段,因此反而获得壮大的机会。并且,贸易的特点是双向的(掠夺是单向的),这也使本土国人不至于养尊处优而不事生产,进而失去发展的活力。——就此观点,最先崛起的西班牙重掠夺轻贸易而导致快速衰落的事实是一个很恰当的注脚。事实上,海洋文明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这种形式的文明灵活性高,适应能力强,对于下游世界(其殖民地、附庸国或地位不平等的贸易伙伴国等各种形式)的“统治”因为更经济而更成功。处于逆境中的英国依靠强大的海上贸易能力最终战胜拥有整个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也部分的证明了海洋国家以贸易立国的先进性。

    海洋文明的发展思维与陆地文明的发展思维之不同,近似于商人思维与地主思维之不同,在今天的中国,则可类似于互联网经济与土地经济的区别。

    现代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的阶段,是海洋文明全面胜出的阶段。胜利者的团队中也包括现代日本。日本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学习、吸收并与西欧列强比肩,与其作为海洋国家先天的外向型基因密切相关——即使经过德川幕府二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之后,潜在的、因先天地理条件而塑造的外向型意识依然强劲,可以迅速的苏醒。

    4. 根据上述的逻辑实证,根据“地理条件”,似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预言:

    兼具陆地文明优势(广阔的腹地和资源)和海洋文明优势(宽广疆域两侧分别面向世界最大的两个大洋)的美国,最有可能建立更强势的文明并在世界竞争中胜出。——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

    而且,同样基于“地理决定论”也可以大胆预测今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今日世界,中美或是争夺世界主导地位的两个主角,而美国的地理条件(或说地缘政治条件)显著优于中国,但也正因为过于优越的条件,基于类似“海洋文明生于忧患而陆地文明死于安乐”的道理,“忧患”中不断“钻营”的中国反而最有可能在未来取代一片“祥和”的美国(当代信息、网络的极速发展,消弱甚至改变了地理或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力,最有可能成为在忧患中突围的手段和机会)。只是是否就能随后成就更先进的文明,不敢判断。

    以上算是关于《地理与世界霸权》一书的部分选摘介绍,其中有些是书中观点的再次翻译,有些则是作为一个读者有感而发的主观演绎。正确与否不敢说,也确实不知道。所幸这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这些翻译、演绎是否含有道理、是否含有吸引新读者的东西。

        是不是呢?何不对照一下此书。

    (附关联推荐《极简亚洲千年史》、《耶路撒冷三千年》、《最后的蒙古女王》等)

    11~12月:《浮世画家》等石黑一雄系列,心远意自宽         

        自(shi)以(shi)为(qiu)是的说,即使对于那些所谓热衷阅读的人,多数的诺奖作品,仍然属于装点书架和社交修饰的类别。

     好吧,我其实只能说自个儿:因为层次不够而只能敬而远之。

     每年一度的诺奖,关注点常常只在于哪国人获奖、有啥非常之处……诸如此类。对作品本身,始终缺乏深入的兴趣。从成年到现在,好像一次也没有——屡次尝试的失败一再逼我承认:确实“不好看”:既“没意思”,又“不容易懂”——或许鲍勃·迪伦能算一次。这要归功于他凝练的篇幅。一句一行,真的可以一目十行,成就感来得又快又频繁!

     只是去得也快,至今除了记得《答案在风中飘》这个特别的名字,其它都GONG WITH THE WIND了。

     近年的,如帕慕克、门罗、莱辛等先生,翻了几页,不明就里,莫名其妙。莫言同志,刺挠。较着劲儿看完过一个整本,《生死疲劳》,真的很疲劳。

     远些的如大师马尔克斯,无处不在的《百年孤独》,稠,黏,我实在是抹不匀脑子里的浆糊。

     兴许,关于文字的可读性,诺奖是有默认标准的。北欧皇宫的门槛似乎就是比照村上春树定做的——凡是比村上磕巴的,才有资格进入候选——这可能也是他一直不能登堂入室的原因。

     而如我辈,无论再怎么夸大,对语言的欣赏能力以及对内涵的感知能力,似乎到村上就到顶了,很难达到“欣赏”诺奖级著作的高度。于是,对于它们,会有一种想不屑又不敢不屑的感觉,有点儿尴尬。

     每年诺奖揭晓的日子,面对突然集中上市的大批“名著”,总是心有不甘,禁不住就去翻翻名气最大的一本。结果还是看不下去。只有遇到话题性强的,才会勉力读完,结果换来的终究还是并非深刻的感受,反而加深了既有的偏见,以及对自知之明的更多怀疑。

    不过,其中至少有一点自认没有疑问:诺奖作品,深刻想来是必然的,但并不可爱。

    直到今年,出现了这位叫做石黑一雄的先生。

    《浮世画家》、《远山淡影》、《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竟一路不间断的看下来。

    心旷神怡。

    致敬他的富有亲和力的、由“印象”融化而成的文字,我的浅薄的评荐,也似一个既模糊又清晰的印象:如果某人非常喜欢村上,那不妨推荐TA看石黑一雄,因为在很多方面,他简直可以是另一个村上;如果某人非常不屑于村上,那也不妨推荐TA看石黑一雄,因为在出于各种目的而轻视村上的人的眼里,他可以被看作村上应该达成的样子。

    很难把这种源自内心又直抵内心的“印象”妥当的表达出来,所以,崇敬也好,偷懒也罢,最好的方式还是请出原文。

    下面摘录一段我认为很能体现文笔和意象的文字,并且,这一段叙述似乎恰好具有破题和自我评荐的作用。

    先来看,书中一位画家(毛利君)对自己画作的评价:

    画家有希望捕捉的最细微、最脆弱的美,就漂浮在天黑后的那些娱乐场所里。而在这样的夜晚,小野,那种美也会飘到我们这里。可是挂在那里的那几幅画,它们没有表现出一点那种虚幻的、转瞬即逝的特征。严重的败笔,小野。” …… “我创作那些木刻画的时候还很年轻。我怀疑,我之所以没能描绘那个浮华世界,是因为我无法让自己相信它的价值。年轻人对于快乐经常会产生犯罪感,估计我也是这样。我想,我当时认为在这样的场所虚度光阴,用自己的技巧去描绘如此短暂、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实在是一种浪费,是一种颓废。当一个人对一个世界的美产生怀疑时,是很难欣赏它的。” …… “可是我很久以前就消除了那些怀疑,小野,”他(毛利君)继续说:“年老之后,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我用毕生的精力去捕捉那个世界独特的美,我相信我会感到心满意足的。没有人能使我相信我是虚度了光阴。

    再来看,在说出上面的一段话之前,他对一位朋友(仪三郎)的回忆:

    仪三郎是个不幸的人,一辈子过得不顺心。他的才华都被毁掉了。他曾经爱过的那些人,或者早就死了,或者把他给抛弃了。即使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他的性格就是孤独的,落落寡欢的。毛利君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可是有时候我们一起跟青楼女子一起饮酒作乐,仪三郎就会变得开心起来。他想听什么,那些女人就对他说什么,至少在那个晚上他对那些话是相信的。当然啦,天一亮,他这样有智慧的人就不可能继续相信这样的话。但仪三郎并不因此就看轻那些夜晚。他以前总是说,最好的东西总是在夜晚聚集,在早晨消失。人们所说的浮华世界,小野,就是仪三郎知道如何珍惜的那个世界。 

    个中滋味如何?必是因人而异,恭请自行品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丁酉岁末 • 橙品年度书单及评荐汇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fg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