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指导思想
○ 查理芒格:模仿多数人的做法会导致均数回归(平均表现)。
—— 一定要拥有与众不同的策略,才能产生明显的竞争优势。
李小龙:When water goes 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When water goes to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You cannot punch it or hurt it... Be water, my friend. ~ ^_^
—— 对中产而言,无法绕过教育体制和社会游戏规则,那就顺应它、利用它。
养娃战略目标
○ 早期目标(0-10)
1. 抢先学习,成绩优秀
2. 抵御学校错误教育的威胁
2.5. 幸福、快乐、被爱(暂不论述)
○ 中期目标(11-18)
3. 按兴趣、天性和天赋,自由学习
4. 比同龄人高1-3个级别竞争优势
4.5 社交智商、领导力等具体其他能力(暂不论述)
○ 后期目标(18+)
5. 成年时,对死亡、生命、世界、人性、社会有着深刻认知
6. 能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男人/女人 (暂不论述)
7. 为这个世界作出一点点、一点点积极的影响 (暂不论述)
目标实现策略
○ 早期策略
1.早跑策略(抢先学习,成绩优秀):正常智力孩子抢跑即可,如同在操场上抢跑1-2圈后可以慢慢跑,别的孩子只能在后面追。1岁后学幼儿园教材,小学一年级前学完小学1-4年级教材,小学学初中教材,初中学高中教材,高中学大学教材。始终保持领先3年的智力领先优势。
早跑后的关键是正确的学校方法和条件,而大多数孩子是被错误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耽误和阻碍了。为了实现下面目标,这一步是必须的、事半功倍的和极具战略意义的。
2.成绩好 不听课策略(抵御学校错误教育的威胁):成绩始终保持前3或前5,不听垃圾老师的垃圾课程,不做学校布置的毁人的作业。跳级,缩短体制教育的负面影响(还省钱)。
○ 中期策略
3. 自主学习策略(按兴趣和天性,自由学习):可以抵抗学校的错误教学方法、内容和愚蠢作业后,才有资格和大量自由时间,想学啥学啥:武术打好身体基础、传统文化、古琴、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如何造火箭和原子弹)、编!程!
超前学习的目的是可以不让学校耽误孩子的发展,不!做!作!业!,是真正还时间和自由给孩子,让他有富裕的时间去不断寻找、尝试、发展自己的天赋。但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规则下,如果考试成绩不行,那么所谓的顺孩子天性和自己爱好去发展,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而难以实现的一个想法(高产除外)。
4. 编程策略(比同龄人高1-3个级别竞争优势):编程跟英语一样会是一门中小学必修课,不存在没有天赋学不会的问题,只有方法和条件不好的问题,学编程跟学英语一样由不得孩子想不想学。13-15岁开始在上海IT公司实习,编程早早赚钱,想买啥自己去赚钱。
大学专业孩子有选择决定权, 但作为家长有推荐权,理性做法是学理工科,人文经济什么的自学。Elon Musk:"所有经济和商科加起来,跟学一门相对论差不多。It is a lot easier, really。" 长大时,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和火星探索时代。
中产的孩子应当选择擅长+感兴趣+符合大趋势的工作,高产的孩子有权选择既不擅长 也不符合大趋势的 纯粹兴趣的工作做。
○ 后期策略
5. 大阅读策略(成年时,对死亡、生命、世界、人性、社会有着深刻认知):从小疯狂阅读,学习大量有趣的社会、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的数据,脑内拥有大数据,不断思考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里去。
战略执行条件
1. 能力。父母具有极强的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快速学习各阶段养育和培养孩子所需知识(包括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学校教材),从而完成早期孩子智力优势的积累。
> 别成天想学区房、钢琴小提琴、双语学校、奥数补习班这些没用的同质化竞争策略,一对牛逼的父母 在家言传身教,配音兴趣和自学能力,给他们最好的电脑、最快的宽带,帮他们抵抗住学校的负面影响和时间吞噬,翱翔在信息时代,比啥都管用,还省钱。
> 英语嘛,从小双语家庭成长就行,父母日常用英语交流,孩子自然习得。不知道我未来老婆口语好不好,不好我还得教她先。^_^
2. 决心。愿意为了孩子,牺牲工作 ,乃至早期(0-5岁关键期)全脱产带娃!~ 早期投资回报率极高,马太效应明显。对家长来说这也顺便是一个增加人类观察和研究的好机会,增加对人类学习的理解,从而优化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学习。
3. 中产。低产没有执行条件,高产可以规避高考,没有执行刚需和决心。
4. 普通智力的孩子。如果孩子的不能做到抢跑怎么办?不聪明怎么办? 那就是家长教育能力和方法的问题。
后话
○ 这是一套尚未被实践,只是理论可行的战略(周围有朋友可能会率先进行部分实践)。相信50%+应该是可执行的,未来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被修正。
○ 长远计划和预测往往不如短期计划和预测的成功率来得高,但相比那些毫无计划和预测的人而言,有一个哪怕明显不足的长远计划的人的成功率也已经是太高了。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符合执行条件的人不多,这也正是为什么这套战略具有独特优势之所在。
Base上海,欢迎交流。微信:guojiangang20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