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湖辉《学生用功术》连载八

多湖辉《学生用功术》连载八

作者: 星空之下王凤琴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20:08 被阅读0次

    先想好顺序,效果比较好

           当几种工作重叠时,思考先做哪一项是相当花时间的。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当天之内必须做完的功课,往往有算术习题、国语复习、理科的预习等三、四种之多,如果等到该做功课时,再来考虑该先复习或者该先预习,那么单是考虑这顺序,就会占掉大半该做功课的时间了,这种做法实在很浪费。

             为了防止时间的浪费,可以在孩子放学回家,还没开始做功课之前,趁着给他们吃点心的时候,就先若无其事地问“今天要做什么作业?”然后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就从算术习题开始做吧!”

            让孩子自然地对什么该先做,然后做什么等,心理上有个准备,使他们对什么该最优先做,什么可以往后挪,大致有个整体构想,等到要做功课时,就能不必分心于其它功课,而且可集中精神,发挥用功的效果。这比花很长时间面对书桌,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做,而白白浪费时间,要有效得多了。


    先让孩子复述当天所学,再做功课

           ��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与其研究让孩子放学回家后该读几小时好,或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参考书好,还不如弄清楚孩子每天听课是不是都认真听懂了。

           孩子如果能够在学校好好听课,那么父母即使不严厉督促他做功课,相信他们考试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普通的分数。反过来说,只要看看考试分数,就可以判断孩子在学校是否认真听课。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太好,那么首先每天做功课以前,可以从“听”他们复述当天所学到的东西开始。如果孩子知道回家以后,父母会问起上课的情形时,那么就算不太乐意,也不得不认真听老师的话了。而且让孩子讲讲上课的内容,是一种最好的复习,也是把当天所学到的东西,再一次印入孩子脑里的一种手段。此外,从孩子最容易说出来的方面开始读,是一种最佳的助跑,可以使接下来的做功课,象接力赛跑一样,顺利而带劲。翻开教科书或参考书印证学习时的效率,也保证一定会提高很多。


    做功课的休息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

             无论读书、做事或运动,一开始做时,总是不太起劲,可是过一会儿,等事情上了轨道之后,便开始顺利起来。换句话说,一开始做事情,需要一点准备运动的时间,在心理学上,这称为“心理调整”。(mental set)。

             不过这种心理调整如果还没做好就开始做事,那么时间不但会白浪费,而且工作效率会低落,往往因此而不能顺利做好事情。所以在读书或工作之前,先把桌上整理好,就象打棒球以前,先轻轻挥棒一样,也可以说在做心理上的准备运动。

              这些准备运动之后,读书的引擎已经开始充分转动,可是随着时间的进程,疲劳与厌倦也加重,效率渐渐降低。这时如果能适时休息一下,就能使引擎再度恢复效率,可是困难就在于这休息时间的长短。因为如果过短的话,疲劳还恢复不了,白白辜负了休息;相反,如果过长的话,那么好容易做好的心理调整也散失了,又必须从头开始做准备运动,反而降低了效率。

             那么,小学生做功课,中间需要休息多久才适当?从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来看,以五分钟至十分钟最恰当。

             也就是说,同样要他们做功课两小时的话,以学习二十分钟、休息十分钟的反复实施,最能提高效率。你如果要成为孩子的好教练,那么不仅需要注意孩子的用功时间,更要注意他们的休息时间。




    休息的时间到了

           我所知道的一家公司,中午休息的铃声一响,工厂的电源同时关掉,一切的作业都完全停止。根据厂长的说明,虽然有些单位的工作才做到一半,但中午休息时间一到,就完全停下来休息,这是提高下午工作效率的秘诀。

            确实,对于恢复疲劳来说,休息时间的初期最有效,接下来则渐渐缓和;如果休息时间不好好休息,那么疲劳还会残留下来。

             读书也一样,预定休息的时间一到,就算是功课才做到一半,如果不好好休息的话,将会大大影响接下来的学习效率。换句话说,做功课的时间表,与其遵守开始的时间,不如遵守结束的时间来得重要得多。

             譬如虽然开始时稍微晚了一点,但如果养成严守结束时间习惯的话,开始时所延迟耽误的部分,会想办法在时间内补过来。最不好的现象是,休息时间还不离开书桌,把用功的余波带进休息时间。任何学校里都有一些学生,在中午休息时间也不出去走动一下,其实这种用功,很可能是反而妨碍了用功。




    结束前预告剩下的时间可以提高效率

           德国心理学家克雷培林(Emi l kraepelin)研究出让一个人做单纯的数字计算来判断他的性格的方法,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克雷培林测验”。在这种测验中,无论什么性格的人,在测验的最初和最后,都明白显示出效率远比中间高。就算不提克雷培林,相信任何人在运动时,也都经验过,做事的最后阶段效率会提高。这种效率,不妨拿来应用在提高孩子做功课的效率上。

            例如孩子做功课快要结束时,不妨预告一下剩下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或者。只要再做五题就好了。或告诉他们剩下的题数也可以。父母亲在时间的最后所提示的一句话,不但给孩子马上就快结束了的心理安慰感,同时也必然能激起他们“再拼一下”的心情。

            如果是大人的话,还剩下几分钟,还有几题才做完,自己当然可以判断,可是对小孩来说,他们却不容易判断,也很难自己活用这种效果。因此,父母如果稍加费心,那么同样的三十分钟,也许效果却能提高许多。相反的,从头到尾陪着孩子,紧密督促,反而不是好办法。



    功课做腻了,不妨换个科目

             常常听一些父母抱怨说:我家的孩子真没耐心,十分钟的书都读不下去。若观察这些父母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时,往往会发现,不是“不行不行,至少要再读五分钟”这种“持续强制派”。就是“真没办法!好吧,休息一下再读”的所谓“暂时解放派”要不然,就是一面摇头叹气,一面让孩子随心所欲的“全面投降派”。

            除了“全面投降派”前面所提到的两派,结果也大同小异“持续强制派”。结果只增加了孩子做功课的负担感,而“暂时解放法”的“暂时”则变成“永久”二者的下场,都是无法让孩子再回到书本上。

             其实这些态度,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觉,那就是孩子“很容易厌烦、没有耐心”,并不是对“做功课”本身,而是对同一个或同种类的作业。其实每个人对同性质的事,继续一直做,都会变得“厌烦”的,心理学用语称为“心理饱和”。

              如果对同种作业,已经达到心理上的饱和状态时,接下来即使想继续做下去,也一点都不起劲。可是对于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即使需要颇强的紧张度,因为还未达到心理饱和状态,因此可以产生新鲜的意欲。这就象吃牛排吃得很饱了,可是换一道生菜沙拉,却也还吃得下。

             所以,同样是“做功课”。如果一直在做算术,确实会腻,不如换一个科目,无论语文还是社会科,孩子会十分愿意,而且能继续读下去。如果父母错以为他们对做功课厌烦了,从而疏忽了孩子充分剩下的读书意愿,父母就白白丢弃了可以使孩子成绩提升的机会。


    离开书桌才算真正休息

            不用说,做功课中间的休息,是为了缓解疲劳,让做功课的心理状态松弛一下,以便提升接下来的读书效率。因此,在考虑做功课的方法的同时,也要把休息方法当成一个问题。可是,父母亲似乎对做功课的方法很关心,却不太关心休息的方法,甚至有些斯巴达式的父母,一味认为休息只是浪费时间,因而让孩子连续两三个钟头面对书桌。

            就算没那么严重,还是有不少父母亲,只送一些点心或茶水到孩子的书房,然而在做功课时间结束以前,不让孩子走出书房一步。也许父母认为,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专心读书,如果让他们一离开书桌,恐怕就不想念书了。这种做法,其实和斯巴达式没有什么大差别。休息还是不算休息。

            因为如果休息时,还让他们保持和做功课时一样的状态,那么做功课的紧张状态依然持续,心理上的紧张就无法消除了。因为只有在远离做功课的状态下休息,才能缓和心理的紧张。因此,不管多短的时间,做功课中间的休息,一定要让孩子离开书桌。




    先把书桌整理一下再做功课

            当我要开始着手做一件大事时,并不立刻开始做,却先整理书房。这有两个理由:

    一是在整理之中,可以把前面的工作和接下来的工作完全分开,以便完成新的心理准备。

    另一是由于这一整理,可以除去一些和工作无关的多余而繁琐的东西,让接下来的工作可以非常顺利地进行。

           还没习惯于读书方法,容易对周围事物分心的孩子,相信更需要这种心理上和物理上的准备。

            如果孩子不能集中精神于功课上,总是安定不下来时,不妨暂时停止,让他们把周围使他们分心的玩具和书等整理整理,也是一个方法。与其一开口就有。快点做功课。的责备,还不如。把书桌整理一下。这句话,更能深植孩子的读书意愿,并提高做功课的效率。在做功课之前,即使光让孩子自己削削铅笔,也保证比直接做功课效果要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湖辉《学生用功术》连载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bm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