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抄袭之王”腾讯的真实面目

“抄袭之王”腾讯的真实面目

作者: 晨闻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01:36 被阅读0次

    马云有一次在论坛上,当着马化腾的面,戏言腾讯现在的实力,已经达到了让众多中小公司“闻讯而逃”的地步。

    其中言外之意,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

    只要你的势头发展良好,不管有没有威胁到腾讯,都会面临被吃掉的可能。

    虽然马化腾紧接着机智地给予回应,把这个“逃”字及时换成淘宝的“淘”,激活现场一阵掌声和欢呼声,但这也足见这两家公司在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体量和威慑力。

    1、出身精英,现身草莽

    不论是淘宝的大东家阿里系,还是腾讯、百度,包括后起之秀的头条系和美团、滴滴,中国各领域的头号互联网公司都摆脱不掉一个身份——大家都是草莽出身,而且都是山寨草莽——尽管大家的原始身份都是科技精英,或者其他行业的精英。

    ——也只有这些精英,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才会第一时间获取外界科技的最新动向,并结合中国发展现实,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采取果断行动。

    成不成,干起来先!

    所以,每个中国互联网大公司背后对应的,都有境外的首创本尊。

    阿里对应亚马逊,淘宝对应eBay,百度对应Google,新浪对应雅虎……几乎每个公司都能从国外找到出处。

    但奇怪的是,唯独腾讯公司和其创始人之一的马化腾,一直都独家享用着抄袭和复制的骂名。

    其实,如果仔细追溯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创业、起步和发家,马化腾的心声一定是:抄袭和复制的黑锅骂名我可不想一个人背

    和大多数行业的大公司一样,在起步发展阶段,大家的首要目标出奇地一致,并没有别的太多梦想、文化、愿景、理念之类的空泛概念,就一个:生存!

    活不过来,其他都是空谈。

    他们的亮点正在于此,也是我们的可取之处。

    是精英,又善于苦干、实干。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马化腾想把QQ廉价贱卖的那个遥远的1999年,马云还在给别人打工,阿里仍在萌芽,淘宝连个影都没有。

    当QQ这个从外国抄袭来的新生怪物一直不能盈利,又还在不断烧钱的时候,马化腾一定抽过很多烟,有过无数个彻夜难眠。

    在痛苦煎熬中,他们只能一边眼看着用户数据火速增长,一边艰难地摸着石头过河。

    后来,在时代风口的强烈带动下,趁着互联网在中国落地后的大好春风,撞上好运的他们,才在抄袭和复制的基础上,一步步开发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创新商业模式。

    QQ秀,QQ会员皮肤,QQ空间,开心农场,种菜抢菜,以及各种游戏……这些都成为80、90两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成为腾讯一度疯狂的钞票印刷机——这些大部分都算是首创。

    虽然自从微信站上移动互联网巅峰的时候,QQ慢慢的风光不再,但它也有属于自己高能的那个时代。在它风光无限的时候,各项业绩表现都遥遥领先其鼻祖ICQ。

    微信也是同样的节奏。来自kik,秒杀kik。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一开始手机里的对讲机,到后来发展出的朋友圈、附近的人、摇一摇,再到公众号、微信红包、生活缴费、城市服务……微信早已摆脱了QQ一开始的掌上免费寻呼机这样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单一功能定位属性。

    现在的微信,俨然已经进化成了用户手机里的巨无霸,要全面接管当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包括企业服务和智能城市运营。

    3、顺应潮流,及时调整

    有了这么优秀的表现和无比喜人的业绩,马化腾可能就会说了:大家都在抄,但谁都没我抄的好,我还抄到首富都好多年了,看你们还服不服?

    但是,网民还真不服:你腾讯赚来的钱,都来自用各种游戏毒害青少年,俺们还真不服,你再黑都洗不白。

    想当年网吧盛行的时候,大家进网吧打开电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开QQ,紧接着就是QQ上的各种游戏,然后就是充钱和消耗时间。网吧几乎就是除了家和学校这两点一线之外的第三点,而QQ,就是这个点的核心。

    “腾讯祸害青少年,淘宝天猫祸害少妇。”玩笑归玩笑,也足见这些目标用户群的消费需求之强烈。

    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比如淘宝上一度泛滥的劣质假货,比如腾讯的各种无良游戏。

    一旦问题突出,我们的强大国家和民意舆论必然会双双出手整治。

    现在,腾讯不仅早已出台了反沉迷系统,而且还在国家的严厉要求下,下架了32款不合规游戏。

    虽然收入大减,但元气所伤不大。

    对外人而言,腾讯早已过了早期的生存挣扎阶段,现在正处于壮大的稳定期。

    至于是否真正稳定,只有他们内部人士知道了。

    至少目前微信仍是国民应用,微信钱包每天都有无数用户在用。还有游戏和其他服务,每天都让腾讯位于全球各地的服务器持续发热。

    4、顺势者赢,得用户者昌

    以抄袭和复制起步的腾讯,不仅在舆论和民意上面临着长年的攻击和调戏,在同行的竞争中,也一直身处战场核心,四面楚歌。

    当QQ在社交领域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当时的新浪、搜狐、网易正为门户之争明争暗斗。这一战,腾讯的门户大计基本失败。

    门户就意味着流量集中营,谁占浪头,谁就拥有压倒性用户数据。那个时候的赢家在新浪和搜狐间来回徘徊。

    后来出现了博客和微博,社交和资讯通吃。

    这一战的赢家一直都是新浪,其他网站后来尽管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但相比新浪的先下手为强和众星云集,其他都显得遥不可及。腾讯继续失败。

    再后来,乔布斯发布了苹果手机。紧接着移动互联网空降,这时腾讯快速出手,及时发布了微信,干掉了小米抢先一步发布的米聊。

    随着用户数几何级飞涨,赢家很快就被拿下。这一战,腾讯胜出。

    但是,尽管如此,当下的移动互联网仍然群雄逐鹿、暗潮汹涌。

    尤其是接下来的5G普及和AI技术应用的不断突破圈层,下一个战场的赢家花落谁家,谁也说不准。有人说是头条系,有人说是百度,也有人说是腾讯和阿里。

    不管是谁,只要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谁就是赢家。

    竞争一直都会继续,就像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及这个大时代中进化神速的科技。

    5、生存和发展,有先后,也有循环

    一路走来,腾讯虽然暂时仍高居头位,但他已经面临着头条系的全面围攻和阿里系的长期暗战。

    话说,眼看着用户每天刷着抖音,又正在疫情期间大面积使用着飞书,购物只选淘宝天猫,马化腾的心里一定不是滋味。

    自家的微视不断砸钱进去,还是改不掉烂泥扶不上墙的特色,这搁谁心里都不舒服——还好,入股的京东和拼多多为他逐步挽回一局。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腾讯的另一个惯用手段,那就是以各种莫须有的名义,对你进行全面封杀。

    所以,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就有了一个百试不爽的潜规则:如果要测试一款产品到底火不火,就看微信对你有没有屏蔽。

    这一招的确很损,也很流氓。

    但回到商业的本质,生存和发展虽然有先后,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循环状态。

    一旦在发展的路上,出现威胁到自身生存的事物时,就算背负骂名,也要果断忍痛割爱。

    要么吃掉你,要么干掉你,没有别的选择。

    腾讯的求生心理异常敏感。

    6、对手还是携手

    这两天,微信又短暂地上了一次热点。

    苹果放话,如果不能按期配合调整,就给你下架。

    这个新闻看似是苹果在强龙压境,其实也是在自寻死路。

    他俩如果要开干,彼此都会伤筋动骨,皮开肉绽。

    这可是涉及十几亿用户多年使用习惯的革命性选择。

    所幸,大家没有看到激动人心的打斗场面。

    很快,我们就看到微信将配合调整,与苹果合作的新闻。

    3Q大战之后,腾讯收敛了很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对手,不如携手。

    就算不能携手,也可以默默地伺机而动,将你孵化成队友。

    在即将到来的5G环境下的AI战场上,各大公司早已私下里磨刀霍霍,以备抢占先机。

    这个战场上,注定又将是一场鏖战。

    看谁会早日打开这个未知的,或许真会更加美好的科技大门。

    这次,是对手,还是携手呢?

    注:最后,微信方面主动妥协,推出了暗黑版,宣告此次事件和平首尾。

    作者:晨闻,本名田宏科

    其他笔名:威廉二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抄袭之王”腾讯的真实面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rs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