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帕慕克的《瘟疫之夜》

帕慕克的《瘟疫之夜》

作者: 梅看见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09:19 被阅读0次

           帕慕克的书就没有薄的,《我的名字叫红》以前读的时候虽然故事很有趣但实在是太厚了,这一本同样也是。所幸读起来还是很顺畅的,几乎花了三天时间,我是指全部的阅读时间。

           这一本尽管写的是明格尔岛因一场瘟疫而独立成为自由国家的史诗,但依然还是伊斯坦布尔作为背影无时不在。代表着曾经辉煌的奥斯曼帝国日渐衰落的迹象,随着领土和岛屿不断被瓜分被独立。红里的主角职业是细密画画师,而这本书是药剂师以及为防疫做出努力的现代医师。

           大风始于青萍之末,谁能想到一件很小的事情会引发摧枯拉朽般的巨变,犹如一只蝴蝶只是翕动了一下翅膀而导致最终的狂风暴雨。1901年左右的世界皆被瘟疫所困扰,明格尔这座奥斯曼帝国的小岛屿在遭遇疫情袭来的时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本来就已有的矛盾获得了更大的激发,帝国的傲慢和总督宗教背景的偏颇以及没有教化的市民村民在应对疫情的“宿命论”,导致岛屿陷入一场灭绝前的景象。事情发展在每个环节都因一件不起眼的事或人走向了难以预测的解决。突兀的独立又陷入突兀的“无政府”主义管理中,再突兀的推出女王后,明格尔岛才终于获得该有的防疫隔离政策以获得平稳过渡的发展;结果最后依然是突兀的夺权和政权过渡。也许在我看来突兀吧,政治本来就是这样波澜起伏的,尤其是奥斯曼帝国的皇廷更迭。

           没想到最终还是女性解救了这座岛屿,虽然帕克泽公主也是临危被迫登位,但关键在于登位后她的表现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女王。尽管最后她又被“流放”,她也很坦然接受这种结局,在那个时代对她和丈夫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

           由书信引发的一本书,从中得窥当时历史大背景和事件部分还原,凸显宗教之间的冲突、民族主义的觉醒以及政治更迭下的每个人。帕慕克擅长写细节,每一处每一个环节都是细密的描写,像是独具波斯艺术的“细密画”,笔触精致细腻,大场面看似混沌实际非常之工整。他通过帕克泽的双眼,巡查中经过的每一个村子、每一户人家和每一条街巷,疫情时的荒芜和疫情平息后的欢快对比,喜悦也同样涌进阅读者的心中。

           尤其书中最后他接连写了几个人的死亡,每一个都细致入微,极有耐心和克制的书写,从卡米尔和泽伊内普夫妻到萨米帕夏、谢赫姆拉,由死亡开始的故事到死亡结束故事。期间串起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皇廷更迭、英法等列强的豪横、属国下岛屿的命运以及宗教冲突和民族主义的崛起,一个小岛屿见证了一个大帝国的衰落,细微到每一个市民的个人命运。

           读完掩卷,赞其文之细密,之浩渺,之庞大;又叹历史之循迹,之重复,之浩瀚;与当下相合无言以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帕慕克的《瘟疫之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aq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