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忠诚勇敢。然而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对主人充满了依附性,卑躬屈膝摇尾乞怜,从来没有过独立的自我意识。
依附性是狗的本性,每一只狗都希望被收留豢养,没有哪一只狗愿意离开主人独自流浪,哪怕主人对他不好打骂它虐待它,也不离不弃死而后已。有人把这叫做忠诚,可是我却认为这只是一种奴性。
爱恨从来都是相互的,合则留不合则去原本人之常情。“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事”,离开无道昏君或者是不能善待自己的主人并不被古人认为是一种背叛。直到满清入关,为了征服汉人,大肆宣扬善恶不分的愚忠思想。关羽的形象,也由原来更加偏重“义”,变成了“忠”的典型。清朝的钱彩写了一本《说岳全传》,在成功塑造了岳飞民族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大力宣扬了愚忠思想。
可是狗不懂这些道理,它们只知道卑躬屈膝的苟活,只知道一味奉迎主人的情绪。
像狗一样活着当然有好处。自从残忍的人类出现在地球上,许许多多的生物便从此断了生路。特别是那些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不肯被人类驯化圈养的物种,便只有走上了灭绝的道路。
狗却不一样,它们主动靠近人类,成为远古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为了活着,它们心甘情愿为人类看家护院,替人类打猎,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嘴为人类清洁臭烘烘的粪便。是的,狗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物种之一,它们不仅没有被人类赶尽杀绝,反而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成为地球上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的动物族群。
在族群生存意义上,狗成功了。可是在个体意义上,它们却活得很卑微很失败。
人类虽然自古以来就广泛利用狗,但是在内心里从来对狗充满了蔑视不屑。中国成语里面关于狗的词语大多充满贬义。比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眼看人,狗尾续貂,偷鸡摸狗,鸡鸣狗盗,蝇营狗苟,猪狗不如,……
然而,狗毕竟活下来了,不少还活得有滋有味。别看它们在主人面前卑躬屈膝,只要一转过头立即就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尤其遇到衣衫褴褛的陌生人,便使出浑身力气得意洋洋地狂吠乱叫,仿佛自己也从主人那里得了某种优越感,变得高贵起来。这正是狗的可厌之处。
中国历朝历代,从来不乏狗一样的奴才,满清时期的奴性达到顶点,余毒至今不散。许多人一旦做了狗便得意洋洋,他们的名言是:“今天做狗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做人”,这些人阔不得,一旦阔起来脸就变,时时要人服侍,处处颐指气使,恨不得把自己做狗时所受的窝囊气加倍的发泄到别人身上。这种人,无论地位多么显赫,我们依然称之为“小人”。
可是,这世界不是只有狗。总有些动物是永远不能被圈养驯化的,比如狗的近亲狼,比如那些人类无法驯化而不得不将其斩尽杀绝的凶猛野生动物。不要以为你把它们圈养起来,给它们吃好喝好让其毛色光滑,它就会心满意足任人驱使。真正高贵的生物都是渴望自由的,有一些甚至如裴多菲所说的那样:“不自由,勿宁死”!
人类中也有天生傲骨者,他们从来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们宁愿饿死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人结局大抵不太美妙,要么被贬谪排斥,要么一生穷困潦倒,严重的连脑袋也保不住。这样的生命是厚重灿烂的,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这些人,我们称其为“英雄”或者“君子”。
英雄或君子毕竟不好当,小人很多人又不屑于做,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做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曾经看到一副养鸟人作的对联:“困笼中万事无忧卑鸣数声求得嗟来食,隐山林三餐不继放歌一曲飞向自在天”。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内心会倾向后者,否则“生活中不是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便不会如此广为传颂。但是,生活是残酷的,组织是强大的,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我们常常不得不向现实妥协。“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是对这种无奈现实的绝佳写照。
人的身体里同时潜藏着神性和狗性,我们多少人都是一天天在神与狗之间的两难境地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少数人在挣扎中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心甘情愿滑向了狗性,它们代表着人类身体的欲望。也有少数人不甘屈服,坚持着神性,它们代表着人类灵魂的高贵。
至于我,虽然属狗,但是身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选项永远是响当当的:一丝不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