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风不识三毛

西风不识三毛

作者: 所爱如星辰手可摘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20-09-16 21:42 被阅读0次

    大家听到三毛这个名字可能想起比较多的就是滋养了一代人回忆的《三毛流浪记》。而当听到《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的三毛时,我的思想是有一丝被她牵引住了的。随着在各种道听途说中渐渐了解这个人物,我不禁对“三毛”这个笔名的来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是否因为流浪的属性而使用其名???

    果不其然,这两者名字的关联也是一个因果关系。

    据三毛自己陈述,她敬仰漫画家张乐平,尤其喜欢他的《三毛流浪记》。她在后来访问游历大陆时,曾专门拜访过张乐平,并认他为义父。她曾写信给张乐平说:“在我三岁时,看了您的大作《三毛流浪记》。后来等我长大了也开始写书,就以三毛为笔名,作为对于您创造的那个三毛的纪念。”

    我的课外读物中,并没有把三毛列在主要位置上,真正来说,只算是看过一些“只言片语”。因此,对于三毛,我不能也不敢用“了解”二字。看过了三毛的经历和笔触了解到,我想说,或许“流浪”才是她的名字。她自己说过,“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那么,她的流浪正是有梦想的流浪。

    自1967至1981年,她总共在外流浪了14年之久。如果她在世时间更久,这个流浪时间也一定会随之增长。她的足迹遍布万水千山,她的文章也都是异国风情和天涯海角的气息。

    这里我想就三毛的一篇美文进行欣赏——《西风不相识》。之所以推荐这部作品,是因为“它很美”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它很好体现了三毛的个性。

    受家庭的影响,她也想出国,去看看外面那些黄毛碧眼青牙血嘴的鬼子们是怎么个德性。带着“游学四海,半玩半读”的出发点,带着“在外待人处世,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的谆谆教诲,她开始了西班牙了新生活。

    在这里,她带着出发前来自父母的嘱托,终于活成了货真价实的便宜货人物:宿舍的床,她整理;宿舍的卫生,她打扫;舍友的饱腹之食,她帮忙;而她的衣服,别人却自由借来借去,且借得没有规矩……所以,她终于被逼上了梁山,反抗了起来。这个过程当中是令读者痛快淋漓,大快人心。在这之后,她总结了一个经验——这个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在没有相同教养的社会里,反而得不着尊重。一个横蛮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这真是黑白颠倒的怪现象。于是,她靠着后者的规则,度过了在此地的愉快时光。

    后来,她又去了德国。无独有偶,新奇的故事仍旧在上演。这次她的合住者是一个做事方式方法都归属于外国这一范畴内的人物——狂欢会、啤酒食物、嘶叫的音乐,裸体等等。

    一个人要怎样度过她的青春,是她自己的事。但是她要是影响到了别人,那就是她的问题了。所以三毛明白,对于这种人“打架是没有用的”,于是她直接收拾证据、义正辞严地告发了她的这位芳邻。

    她在美国的这段奇特经历深深震惊了她,同时也包括我的眼球……

    ……

    西风不相识。三毛迁尽了自己的态度,用尽了自己的礼教,却始终换不来外国人的尊重和欣赏。于是她干脆做回自己,“在洋鬼子的不识相的西风里,做一个真正黄帝的子孙。”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然而这只是三毛“流浪”的一个侧面。她的故事还发生在别国的很多角落里,等待着你的一瞥。

    三毛的“流浪”生活很吸引像我这样的宅女。我也很欣赏她在流浪中所养成的随遇而安的性格和一种无挂无碍到处为生的感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风不识三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tk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