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的诸多不顺,往往就败在一张嘴上,人生最难的不是学说话,而是懂得适时沉默。
作家贾平凹讲过一个故事:
数年前同一个朋友出行,朋友口吃严重。
一日在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朋友就一语不发。
过后我问他怎么不回人家,朋友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
开口说话是人之本能,若是懂得恰到好处的沉默就是一种修为了。
如今,光说不练假把式的人太多,默默耕耘的人尤为可贵。同样,能说会道的人太多了,谨言慎行的人才显得更靠谱。
墨子说:
“生活在水边的蛤蟆、青蛙,还有逐臭不己的苍蝇,它们不分白昼黑夜叫个不停。
而雄鸡,它只是在黎明时啼叫,人人闻鸡起舞,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两相对比,多说话能有什么好处呢?只有把话说到点子上,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啊!”
人生路上,要学会沉默,有些话,只适合藏着,有些事,看破不说破。
海明威曾说:人用两年学说话,可要一生学闭嘴。
当一个人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才是真正成熟的开始。
02
看过一个故事:
据传,有个羊贩子的客人借住在张知府家,并将买来的20多只山羊关在他家过夜。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十来个邻居聚集在张知府家吹牛皮,打发漫长的黑夜。
一人一个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台,气氛浓烈。
第一轮下来,大家都讲了,只有这外来客人没有讲。
张知府说:“我们都讲了,你也讲一个?”
这客人说:“我讲不好,你们继续讲,我听便宜。”
接连三轮下来,客人都婉拒,大家起哄,“不能光让你听便宜,你无论如何也要讲一个。”
这客人只好硬着头皮,讲了一个讽刺故事。
不巧的是,客人讲到了烟袋,恰好这张知府嘴里叼杆长烟袋正在炉子上点烟。
张知府一怒之下来到羊圈边,将这客人的20来只山羊赶出了圈外。
可伶的羊儿客,夜半三更,荒山野岭独自赶着一群羊儿行进在荒原,好不凄惨。
民间有句俗语说,“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当你要开口时,说出口的话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多时候洗耳恭听比侃侃而谈更为高明。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更应该管好自己的嘴,知人不评人,遇事莫论事,因为言多必有失。
老子有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
真正有智慧的人,眼中无是非,出口有分寸,人生也因此少了很多磨难。
03
镇上,有个小男孩儿,脾气很坏,周围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玩。
后来,父亲给了他一包钉子,让他每次骂人或者发脾气时,就用锤子把一根钉子钉在墙上。
第一天,男孩儿钉了37根钉子。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开始反思了,墙上钉子逐渐减少了。
慢慢地,男孩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父亲又建议他从现在起,如果能够一天不发脾气,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段时间后,男孩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了。
父亲把他带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
“你做得很好,但你看看墙上的那些洞,它永远不会再和以前一样了。
这和你说话是一个道理,当你说气话时,就会给人留下伤痕,就像这些洞一样。
用刀子伤一个人,再把它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也没有用,伤口仍然在那儿。”
嘴巴是一柄双刃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暖心的话能让人如沐春风,而一句狠话就能把人拉入冰窖。
如果不能确保我们说出口的每句话都是动听的,宁可不说话,也别做个话痨。
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因为多嘴的那一两句,才会给人留下糟糕的印象。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世上,多的是你看不惯的人,各种不称心的事,但讨厌一个人,没必要翻脸;看透一件事,也没必要说破。
人生本就是一场无声的修行,眼睛学做事,嘴巴学做人。
以他人为镜反观自己,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修养。
此生,愿你不做是非人,不揽曲折事,以口守心,逍遥便是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