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的随想
一节语文课,听写学生字词,结果大不如人意。叫一学生问问原因吧。理由让我震惊:老师,你让我们记那么多字词,可考试只有两分……言外之意,不记也罢。再仔细看看学生的脸,颇获心得的样子。我沉默。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不禁又想起一件事:那天,叫一个潜能生在办公室谈话,言语之中极尽鼓励之能事,学生频频点头,洗心革面的表情证明着这次谈话的成效。班主任一时走进来,“某某,又不学习了吧,告诉你,这次考试不达400分不能参加中考。”学生急了,哭天抹泪的叫喊:“你再说,信不信我和你判命?”我惊鄂之下急忙圆场:这傻孩子,老师是用激将法让你好好学习呀,你怎么听不出个四六来。接下来是班主任严厉的责骂搅拌着温情的安抚,总算平息了这场意料之外的风波。可是,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这就是我们教育之下的学生?
勿庸讳言,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一切为了一切学科的分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当学习带上了太多的功利,学到的东西于事于世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学生在知识面前“利欲熏心”,不可能是他的一厢情愿。教师在考核面前言不由衷,也不该是教师的初衷吧?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难道不值得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每日三省吗?学校是让每一个孩子学到有用的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获得处世的能力、增加应有的修养的一方圣地,教师是塑造灵魂、传授知识、排生忧思解生疑难的学生心中的楷模。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时候,只有为分数奋争的没日没夜,只有为分数匆忙来去的教师的身影,只有不绝于耳的指责和抱怨……那么,他们有关青春的回忆不是显得太单调太阴暗了吗?
反观这些年,我们说教育、论教育、办教育、管教育,话越来越多,事儿也做了不少,赞美的和不满的、歌颂的和诅咒的可谓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当然,值得肯定的、足资借鉴的和引以为戒的都不少,但少的是一点点教育超功利化的目标与追求。在教育上,我们的方式或者手段和目的惊人一致。从根本上来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乐趣、责任,而是赤裸裸的功利性。教育的侧重点不是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等方式来培养人才,而是侧重学校名气、专业前景等。人们对教育的指望是教育能给个人带来多少好处,包括金钱、名气、社会地位等,而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农村,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得到了很强势抬头,无不与之有关。
从学校角度而言,教育在于培养一批擅长考试的学生,哪个学校中高考的达线率高,考中人数多则名正言顺地成为省级市级先进学校,凭借着这种荣誉称号,学校可以扩大规模、增加效益,或者说是创造自己的经济利益。
从家长的出发点来讨论亦然。从孩子进幼儿园开始,一直着眼于具有优秀称号的学校,课后补习也着眼于美名远扬的教师,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顺利进入更高一级、更好一点的学校深造,不管孩子的创造力与探索性思维的发展。
而学生的功利性也是毫不含糊的,入学、考试、成绩、深造、工作、高薪构成各个阶段的目标,简约而不简单,并未着眼于服务人民、为祖国之崛起等民族大义,强势的功利主义压倒性的战胜别的目的。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如今的基本情况,似乎背离了教育的初衷,甚至与之背道而驰,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什么时候我们对待教育的态度能变得快乐、洒脱、自然、随意,并能从中获得美感,获得愉悦,获得身心共融的一种满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能少一点沉重,少一点忧怨,多一点轻松,多一点美妙?我们应该有理由期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