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个思考的主题。早上上班公交车上,听到两个人对话,其中一个老太太问另外一个中年女性说:“你在北京多久了呀?你多大了呀?”另外一个回答说:“我在北京20年了,我****”。听完我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我在北京的时间,07年来的北京,包括读研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这真是我的第二故乡啊。 可是突然之间我发现,打心眼里我并未认为我是属于北京的。尽管这些年,有了北京户口、有了房、结了婚生了子,有了在别人眼里算得上的生活,可为什么我的心还是飘的呢…… 这个话题我在这不做展开,打算本周专门写一篇文章做深入剖析。今天有了这个idea 我还挺开心的;
告诉孩子不是所有的事都要认真。早上上班前带孩子学幼儿园留的视频作业,主题是“运动”,视频里配着各种动作的解读儿歌。儿子学了几遍儿歌还不能流利的背下来,他就有些灰心了。我告诉他,认真做事是好态度,但不是所有事都要认真,今天学的课程是运动,你主要把动作做到位,而非儿歌是重点。最后还算顺利地完成作业。 这发生的是一件小事,但说的话其实是想讲给自己听的。我就是一个极其认真又或说有些较真的人,各种事都一板一眼,累不说还容易得罪人,所以以我现在的认知,我觉得还是改一改的好,所以才有意识地引导一下儿子。
最近和别人开会、讨论的机会比较多,我觉得如何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讨论的议题、报告的框架、吸收别人的经验等高度概括总结、抽象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个也是我接下来要寻找方法论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