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姚、容芳及老吴最近都在一边工作一边热情得投入到925-1003爬雪山的热火朝天地准备当中。
体检、买装备、训练、交流心得及各种查漏补缺,反正不用查路线及注意事项,因为路线及注意事项都早已被峰上的那几位一看就是向导因为几乎人人都长着一张沧桑的脸的向导们给承包了。
大家要做的,就是在爬山前夕的工作之余,补足营养、好好锻炼、准备好自己的私人装备,因为连专业装备包都已准备好啦。所以说,有企业背书的登山队就是不一样,连攀登雪山都变成了一件这么专业的事儿。还不用自己掏钱,真是好呀。
听说之前登山队选拔标准,是连续爬30层楼爬10遍,由于考虑到下楼梯伤半月板所以下楼是乘坐电梯,但是爬是毫不含糊。每隔几层便有专业的队员在那里稳稳坚守。
听说,那次,所以参与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完成任务。所有的人都认为太过残酷,但是峰上不这么认为,因为爬雪山真得是一项会死人的事儿。但是校长们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坚持每年爬1-2次,爬了很多次雪山了。当然,重装和轻装每年也必不可少,更不必说全员爬宁城母亲山紫金山的每年圣诞前夕的大动作了。

那真是个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呀。听经过的人说,每次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尤其是爬雪山的容芳,是我所羡慕的。
老吴连一些短短长长的会议上都无数次提到了自己的此次爬山。知道爬山之后,最后100天的冲刺就要拉开序幕啦,10月份不会很轻松,估计又是满世界地出差的日子。
可惜老吴终究是个性情中人,建筑设计出身,艺术家气质比较浓厚,这对于一个专职CEO来说,不太是一件幸事,但是老吴能扛得住,也具备艺术家的坚守和执着。
所以老吴会有一些轻轻浅浅的情绪,比如这次体检出来老心脏病发作,心情挺低落,很是担心影响此次爬山。还好,此次爬山的队伍没有放弃他,他还被再次任命为安全队长。在去年爬阿尔卑斯山的 时候,是第二个冲顶并成功登顶的人,40+的老男人,即不油腻也不倔强。认真爬山,好好做一家大厂CEO,还很有情怀,总会讲故事,典型的上海男人。
而嘉哥简直是枉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标签加持,据说去年9月份连作为吴越古道的安全委员结果却在半路玩失踪,徒步了不到五分之一便下撤,理由是快中暑。至今,都成为大家的笑柄。
嘉哥华发早生,老吴每次都说,要锻炼,职场到最后拼的其实不是智力、情商之类的,而是体力。就像明朝及清朝那些帝王,活到最后的都是赢家,才能在历史史册上彪炳千古。而那些短命的,甚至在储君之位上都被挂掉的人其实是被历史所不齿的,最终也会被历史淡然忘记了。
历史是如此残酷,如今的企业也是残酷的。晓晨之前也感叹过,职场到最后拼的都是体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羽毛,将自己羽翼丰满,好好锻炼,好好管理自己的身体及身材,不暴饮不暴食,不放弃不抛弃,每天悦跑圈每天蚂蚁森林,让自己的体力跟得上职场变化。然后,有一天,可以涅槃,去攀登雪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