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冬令进补话“膏方”

冬令进补话“膏方”

作者: 养生彭谈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00:09 被阅读0次

         

            11月7号,农历九月十九日,立冬。立冬,水始冰,地始冻,意味着天气渐冷,冬天正式来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佳时节,自古有“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内服之分,内服膏剂,也就是膏方。膏方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唐,成熟于明清,自明代流传至今的有“龟鹿二仙膏”、 “茯苓膏”、“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近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

            膏方,根据“天人合一”、“治未病”理论,在冬天来临前服用滋补、调胃、养生的药材,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膏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剂型,突出体现中医擅长疾病调养的传统特色。

            膏方能抗衰延年、补虚扶弱,能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适应人群很广泛,可根据男、女、老、幼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或针对大病后、产后、手术后、慢性病,通过辨其虚实,论其体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健康强身的目的。

            膏方,又称为冬令膏方。冬令膏方进补虽好,但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不同,所用膏方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各自的体质特点、病症表现辨证施用,才能达到进补的满意效果。开具膏方需要有针对性,一张好的膏方需要医师的望、闻、问、切,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既要针对多种慢性疾病抓要害,又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虚实现状、寒热关系、气血状况等综合考虑。膏方服用时间较长,价格也比较高,一般,医生会先开两周左右的“开路方”以通利肠胃,一是增强肠胃吸收能力,二是要先摸清患者的体质特点,再开出更合适的方子。

            开具膏方学问大,熬制膏方也有不少秘密。熬膏要先将药材浸泡一夜,煎煮2-3次,再有过滤、沉淀、浓缩、收膏等步骤,才完成整个工序。药材投放时间、火候等各有不同,对熬膏技术也有严格要求,整个熬制过程至少十多个小时,无论哪个环节有疏漏,效果都会千差万别。膏方的制作比较复杂,有特定的程序、严格的操作过程,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一般不提倡自制。

            膏方存放有讲究,为的是保证质量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一是不宜用铝、铁器作为盛器,二是放在阴凉处,若放在冰箱冷藏更佳;三是放一个固定的汤匙取用膏方,以免把水分带进盛器而造成发霉变质。

            服用方式有以下三种:

            1、冲服。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后再服。如果膏药黏稠较难烊化,用开水炖烊后再服。也有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2、调服。将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研细末,用适当的汤药或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好和匀服下。

            3、噙化。亦称“含化”。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可选择空腹、饭前、饭后、睡前四个时段服用。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决定服用剂量,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为准(约合15~20毫升)。轻病、慢性病,剂量不必过重;重病、急性病,用量可适当增加。

            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

            2、少数人服用膏方后,会出现以下不适:纳食减少、腹部胀满,口苦、鼻衄、大便秘结等。还有的人,第二年春夏时感到不适、厌食、困倦,入夏怕热,也有出现低热、皮疹、便秘等。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应该暂停服用,及时咨询医师以进行处理。

            膏方进补是门大学问,不但包涵了深厚的临床经验,更是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应当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令进补话“膏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jv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