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如何观察“当下”,我们便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学习如何观察“财富”。
贫富评定于外,而生发于内。
因为贫富是一种由横向比较做出的评价,而我们无法直观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和过去的所作所为,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人是贫、是富,只能从当下的表象来判断。
但判断归判断,如何获得财富、如何变得富有才是根本之道,是要去学习的。
因此,我们要具体了解什么是财富,财富与内在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知道如何在外在上拥有财富。
正如我在培训上所做的例子:
我拿出一张5元纸币,问你们:这是什么?
你们答:钱,五块钱。
随之我将其团成一团,再问你们:这是什么?
依旧是钱。
那么,一头狗熊看它是钱吗?
不是。
因为狗熊不会拿其去交易自己所要的东西,它不会拿钱去买一束花给它的熊女朋友。
我继续问:那你微信钱包里的钱也是钱吗?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和判定什么是钱财、财富?关键就在于一件物品是否存在一定价值的购买力,或者换句话说,它能为我们换来我们所需的物品。
我们通常用钱来购买等价的食物,10块钱买一碗面,20块钱买一道宫保鸡丁。但我们在银行和汇率中心也可以用人民币换取等量的其他货币。这说明钱也是交易品之一,或者说商品和钱可以互相转化,殊途同归。
我们都听说过在最早远古时期,人们在初建立货币价值时使用贝壳作为货币。很明显,在那个衣不裹体食不充饥的时代,贝壳对人们的生活毫无意义,他们需要的只是可以用以互相兑换他们生活所需的物品。
当货币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忘记了货币的本质,将其与钱财、与财富挂钩,事实上这张纸币根本不是你的财富,而只是货币,是处在灾难中最廉价最无用的一种商品。
确定钱的本质,我们就要转头来看看这些财富是如何转化的,来看看钱财是如何流动的,是不会消失的。可你却依然发现,有些人富足,有些人贫穷,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层面。
其实最重要的是关乎我们的意识,看看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想所说是如何给自己刻下烙印。
随着人的所思所想不同,即便所见所闻相同,也将会差之于此时之毫厘,谬之于未来的千里。
有这样两个朋友,他们在街上路遇了一个贫困潦倒的乞丐,衣衫褴褛,瘦骨嶙峋。
第一个人想:这人真的是非常可怜,我需要努力奋斗,避免将来布了他的后尘。于是这个人给了乞丐5块钱,愈加努力地奋斗工作,最后自己买车买房,过上了充实的日子。
第二个人想:这个人真的是非常可怜,我还不是最惨的,我应该足够知足。而这个人也给了乞丐5块钱,但给钱后,却隐隐觉得自己亏了,和乞丐的差距更近了一步,不由得有些焦躁。
第二个人的未来,很可惜,过的并不好,虽然衣食无忧,但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而钱却也越花越少,终究是不如第一个人好过。
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何以如此呢?
其实,道理真真切切地十分简单,好似玄之又玄,但只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执念,对自己身体的执念,对自己记忆、经历、存在的执念过于深刻。如何淡化执念暂且不谈。
而财富和意识,就仿佛木桶原理。一个木桶最短的一块儿板子决定了这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我们的意识,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有多宽广,我们就能容纳多少——不只是财富。
我们先要确认及肯定的是,财富是流通的。流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性质的财富流通到不同的个体,比如一个人将百元钞票交给另一个人;另一种是不同性质的财富相互转换,比如花钱买车、买房子。
这是很简单的,而且无可否定的概念。
但难点在这。这两个流通形式,实际上是同时存在的。就如给孩子交学费一般,花了两千块钱,两千块钱从你的银行卡到了学校的账户里,但孩子进而获得了知识、环境、朋友等等。我们不给知识、环境、朋友等进行估价,是因为价值因人而异或者未免太不人道,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确实存在价值,而成功得到的价值,往往是和所付出的是等同的。
如果将所有生活中的交易都排列起来,归纳一个人的一生,会发现这个人每一阶段的财富,是近乎持平的。也就是说,总体来说,个体财富是恒定的。
这个人在超市花了二十块钱买了零食;这个人在街上捡到了5毛钱;这个人这个月工资被克扣了300;这个人的朋友生日请他吃了一顿大餐……
最后算来算去,就仿佛一个惊人的巧合。但这不是巧合,是真相。
你意识中的那个大桶,一直装着同样多的财富,里面的水在流入流出,有些是河水、有些是海水、有些是农夫山泉矿泉水……
不论最终水流到哪里,你桶里的水始终是不变的。
但这个前提,必须是你的桶没有变。
而桶会变吗?当然会。这个桶就取决于你的心态和意识。
前段时间一直在外地,只能去餐馆吃饭。我住的酒店旁边有一条烧烤街,有三家有名的烧烤店,生意都很火爆。于是我三天晚上把三家都尝了一遍。
第一家价格平平,但味道着实好,吃的很舒心。
第二家价格略贵一点,这时心念就转动了:味道差不多,价格却高上一截。这时就吃的有些味同嚼蜡,不是滋味。
第三家门面最大,价格最离谱,我特意选了一个人少的时间才吃上。本来前两天都想去,却一直排不到位置。但这家的价格也是更加夸张,比第一家高了一半以上。可这么高的价格,却反而让人在吃时,不禁就觉得这个价格必定有其道理,本身就令人赞不绝口的味道此时就又在心中觉得更胜一筹。
这是个很简单的现象,但很实际,也包含着道理,值得深思。
吃烧烤所讲的那个心念变化,其实就涵盖了财富的流通。当我以不同的价格买到了同样的物品,这个物品被我们所赋予的价值也就变化了。
我吃的是便宜的、好吃的烧烤,那么这餐就吃得很放松、很舒适;我第二次吃的烧烤贵,那吃完后我可能就感到有些微的不忿。这些隐含的情绪变化,实际上也是一种价值,我们见不到的价值。
那我们如何能见到这个价值?由于财富是流通的,就如海浪一般。或许前一刻汹涌而来,下一刻就没入前一浪的阴影中,再下一刻又带起巨大的浪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如果我吃的放松、舒适,那吃完饭我在去面见客户时,就会给客户带来一种好的感受,哪怕只是告诉他“我晚上吃的烧烤好吃又便宜”,也会给人一种乐观积极的感觉,那显而易见客户就有更大的几率和我合作;反之如果我吃得感到愤慨,那种负面的情绪也会像无色无味的气体一般围绕在我身边,我们周围的人也会在与我相处时,毫不知情地就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进而嫁接在对我的看法上。
这是一个例子,而我们所见所想的一切,都具有其价值。只是,真正的价值,是我们内心所赋予的,而即便在此之前我们对这些毫无概念,也无法否认这一切都或多或少蕴含着价值——也就是财富。
因此,想要扩大你装财富的桶,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就需要先改变自己的认知观点。可想而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几乎无法在碰到一件事时瞬间纠正我们的观点,哪怕在第一个想法升起的一刹那,再覆盖下一个想法也无济于事,因为那无异于一种自我欺骗,会产生一种更严重的后果,这个以后再谈。
那么,你们就需要反复回顾,这三段有关财富的文章。不需要我们立即转换观念,仅仅只需要——很简单地——在心中牢记到底什么是财富。我们不用强行扭正我们曾经负面的、错误的观点,但我们可以用一层更深的认知,去观察我们所碰到的每一件事,这与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并不冲突,还会赋予我们更深的智慧。
用财富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件事,这件事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而这结果就是这件事所隐含的财富的表现。
扭正的并不是我们自己告诉我们的,而观察所得到的结果——比如在上班时分心会来带的结果——才是自己所发现的,才是能真正改变我们的信息。在这之后,我们就知道到底该补足我们财富桶上的哪根木板,让其能装的财富更多。
而想学会这个方法,更重要的,就是讲出来,说出来。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别人探讨一些细末小事所表现的财富。
(写到这不禁会笑出来,因为如果你们真的照做,学会了这个方法,最终会发现,任何事情都串联在一起,每一件事都能表现出你所拥有的所有财富。听起来玄之又玄,但真理不过如是。)
财富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