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上,孔子并不是采用填鸭式将自己理解的德全部灌输给弟子,而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给予弟子一定的提示,让弟子自己去感悟去理解,从而找到他们自己认定的德。司马牛 问孔子怎么样做才是仁,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司马牛又问怎么样做一个君子,孔子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孔子只回答了仁人、君子应有的状态,即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并未直言如何是慎重,如何才能不忧愁、不恐惧,他把这些交给司马牛自己去思考,通过启示的方式让弟子在自己的思考中明白自己需要成为怎样的人。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启发往往比灌输更重要,小孩子的灵性盛,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他们总会问很多为什么,这种时候,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思考方向的引导,而非单纯教他们背诵礼仪道德规范。
德育的意义就在于此,通过德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明确生而为人的底线,从而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所坚守、有所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长成为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