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

作者: 意禅_3553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09:44 被阅读0次


            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子湖畔,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宝塔,那就是雷峰塔。雷峰塔最早建成于中国的五代时期,自建成之后,就成了西湖边儿上一处独特的风景。雷锋夕照景致,更是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在1924年的一个下午,历经了千年沧桑的雷峰塔轰然倒塌。此后,深埋在雷峰塔塔底的秘密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1924年9月25日下午,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子湖畔,一声震天巨响,让西湖边儿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惊诧的抬起了头,只见位于西湖南面夕照山上的雷峰塔,在摇晃了几下之后,轰然倒塌下来。有人记录下了雷峰塔倒下前后的时刻:

    塔欲倒未倒之际,遥见塔脚微起黄烟,既而忽如黄雾弥天,惊雷震地,久之烟消雾淡,但见黄土一堆。

    雷峰塔建成于中国的五代时期,是吴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钱俶修建的。钱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在自己统治的吴越国建造了很多寺庙佛塔,想用这样的方式来祈愿国泰民安,雷峰塔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之下修建的。

    修建雷峰塔时,钱俶为了表示虔诚,特意造了一些空心的砖,将刊印好的《金箧印经》经卷塞进空心砖里,然后用这些藏了经卷的砖和普通的砖混在一起砌成塔身。最初的雷峰塔是砖木结构,塔身由青砖砌成,外围是一层木质外檐。从宋代李嵩所画的《西湖图》里,我们还能看到当时雷峰塔的样子。它飞檐勾翘,形制古朴,掩映在湖光山色之间,别有一番韵味儿。

    雷峰塔修好之后没多久,中原地区的北宋王朝势力扩张,矛头直逼江南,吴越国如孤岛悬在东南沿海,为此,钱俶的心里既焦虑又矛盾。一天他站在西湖边儿上,看着那座才落成不久的雷峰塔与夕阳余晖一起,倒映在西湖里,这景象让钱俶仿佛看到了吴越国的处境。自己的国家不也是进入了这黄昏时分吗?钱俶来回踱着步子,经过认真思考,他做了一个重要而无奈的决定,那就是纳土归宋。

            吴越国是一个非常崇拜佛教的国家,使这儿的老百姓避免了战火的摧残,将我们的五代在最后被北宋的统一。这个过程中,南唐、后蜀、南汉,都是通过武力,特别是北汉,北汉的话,太原城整个龙城都被毁灭。杭州城就是平安的回归到统一的一个帝国里面了。

            雷峰塔没有帮钱俶实现国泰民安的祈愿,却见证了吴越国最后的余晖。此后,雷峰塔经历无数战火,先后几次被火焚烧,却依旧经历近千年不倒,成为西湖边儿上最隽永的风景。直到1924年,西湖边儿上的那声巨响,人们再也看不到雷峰塔美丽的塔影了。

          2000年,考古学家们对倒塌后的雷峰塔进行了清理,由于这座塔体量巨大,仅仅清理散落的砖石和浮土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清理完之后,专家们发现了位于雷峰塔塔底下的地宫。

          在浙江省博物馆(如果您想去参观的话,不用花钱买门票是免费的。)的雷峰塔展厅里,收藏有两座纯银制阿育王塔。一座在雷峰塔的天宫被发现,另一座是从雷峰塔地宫的铁函中被发现的。





            目前在全世界,纯银制的阿育王塔数量极少,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吉美博物院分别保存有两座。赤峰的辽塔附近发现了一座,而雷峰塔中一下子出土了两座阿育王塔,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那为什么叫阿育王塔呢?这就要跟印度的挂起钩来了,因为印度的古代的阿育王,就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统一了整个印度,他是用佛教来治理国家的。当时呢,阿育王开启了释迦摩尼的舍利的八个大佛塔,然后把这些舍利分成了八万四千份,而流入中国的有十九份。

            阿育王的舍利,在钱镠的时期就已经传入到我们吴越的首府杭州了。阿育王塔的这个形制的确立,一定是在吴越的时期。根据雷峰塔倒塌后散落的残碑记载,这座阿育王塔是钱俶用来供奉佛螺髻发的。佛螺髻发,就是佛祖释迦摩尼头发的舍利。

            除了铁函中的这座阿育王塔,铁函与地宫的间隙中也发现了很多精美的文物。




          这件鎏金铜佛像,就是在雷峰塔地宫中,铁函旁边儿发掘出来的。佛像高63.5厘米,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释迦牟尼佛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更为奇特的是,佛像下的部分释迦摩尼佛所做的莲花座,由一条蟠龙托起,龙身盘绕在莲花坐下,龙头上扬,佛祖静谧,巨龙张扬。这一动一静的和谐融合在一起,反而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这件玉童子像,看上去晶莹剔透,童子站在漂浮的云彩上,他身体微微的倾斜,看上去憨态可掬,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塔中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佛教相关文物,如今它们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一个单独的展厅里,向人民展示着钱俶对国泰民安的祈愿。

              雷峰塔屹立在西湖边儿上近千年的时光,历经无数次的战火仍然屹立不倒,却在1924年突然倒塌。雷峰塔倒塌之后,有一些人扼腕叹息,更多的人却是拍手称快。一座塔的倒塌为什么会集如此多复杂的感情于一身呢?

            这还要从那个家喻户晓的《白蛇传》说起,传说在峨眉山修炼了千年的蛇妖白素贞,终于可以变成人身游历人间。一天,她在西湖边儿游览时,看到了谦谦君子许仙,那一刻,白素贞喜欢上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正在白素贞苦于没机会靠近许仙时,一场西湖的雨成全了她,白素贞与许仙同时躲进了西湖断桥边的一只小船上。此刻的西湖,烟雨蒙蒙,许仙也莫名的动了心,就这样,坠入爱河的许仙和白素贞没过多久便结为了夫妻,过上了十分恩爱的生活。

            有一天,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出现了,他觉得,人妖之恋,天理不容,于是用计把许仙骗入了金山寺。白素贞为了救自己的丈夫,不惜用法力引得江河倒灌,致使水漫金山寺。然而白素贞由于法力不及,被法海用手中的金钵收服,法海把她压在了雷峰塔下。说要等到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白素贞才能够再次重见天日。

            这个传说故事,经过历代作家的改编之后,白蛇的形象深入人心。于是,有不少人在心里默默的期盼着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的那一天。

          中国明代嘉靖年间时,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横行,有一次,倭寇进犯杭州时,以为雷峰塔内有伏兵,便纵火烧了雷峰塔。这次大火让雷峰塔的所有木质结构建筑全被烧毁,只剩下了砖砌的塔身。

            有一副收藏在西湖博物馆的老照片,就为我们展现了当时雷峰塔被烧后的样子。自从被这次大火烧过之后,就再也没有人重新修缮过雷峰塔了。


            有很多当地的老百姓甚至还从塔上扒下来一些砖,拿回家去。原来人们太过于相信传说,觉得雷峰塔底下真的镇压着蛇妖。既然是镇妖的,那塔砖就可以抵挡妖邪的侵蚀,于是你家求平安拿一块,我家求财拿一块,久而久之,雷锋塔的塔身就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钱俶建塔时,用空心砖藏经文卷的做法也为雷峰塔带来了灭顶之灾。当人们扒掉一些塔砖的时候,发现里面有经文卷,便将这些藏有经文卷的砖称作藏经砖,后来藏经砖被人们讹传为藏金砖。一些人以为砖里面有黄金,有金子,也跟风去扒。就这样,雷峰塔塔身的砖被大量扒去。到了1924年,这座千年的佛塔,终于不堪损毁,轰然倒塌。

            雷峰塔倒塌的当天,西湖边儿上的人们纷纷跑到夕照山上去,想看看塔下是否真的有传说中的白蛇。白蛇没有见到,很多藏经砖却被人捡走。

            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的这卷《宝箧印经》经文卷,就是被卷成小卷儿塞进这样的空心砖里面的。

            雷峰塔倒塌之后,很多专家奔走呼吁,希望重建雷峰塔。2001年,在对雷峰塔地宫发掘完成之后,一座新的塔在原塔的旧址上被重建起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文物,专家们设计了一个保护罩,对倒塌后的雷峰塔遗址进行架空式的保护,使之免受日晒雨淋。新的雷峰塔在外形风格上都极力体现唐宋时期的风格,现在每当夕阳落下,站在西湖边儿上,人们又能欣赏到雷峰夕照的迷人景色。

    《西湖图卷》,南宋,李嵩,纸本墨笔,手卷,纵27厘米,横80.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南宋李嵩《西湖图卷》4398x1464像素高清大图

    《西湖图卷》全图采用鸟瞰构图形式,画的中央一片空白,为西湖湖面,湖上方山峦起伏,南北高峰对峙,苏堤六桥隐约。全图工笔写意兼用,墨色清淡洗练,用笔老到。卷首有明沈周书“湖山佳处”四字。如图所见,800多年前的西湖,除了没有湖心亭和三潭印月,其他基本也差不多。

    南宋李嵩《西湖图卷》引首沈周题字:湖山佳处

    南宋李嵩《西湖图卷》隔水朱元璋御题

    《西湖图卷》是中国宋代画家李嵩的国画作品,这幅西湖图未必是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笔法最精湛的画卷,但却是最能说明古代西湖全貌的作品。工笔画虽比不上水墨写意,但作为人肉照相机,李嵩做到了。据厉鹗《南宋院画录》卷五记载,朱元璋曾在这幅《西湖图》上题跋赞赏,作为一个没接受过义务制教育、靠自学脱盲的太祖皇帝,平时很知趣,极少在外卖弄文艺,而这好像是人们所知的朱元璋,对于绘画作品的唯一直接评论。

    全图采用鸟瞰构图形式,画的中央一片空白,为西湖湖面,湖上方山峦起伏,南北高峰对峙,苏堤六桥隐约。全图工笔写意兼用,墨色清淡洗练,用笔老到。卷首有明沈周书“湖山佳趣”四字。

    南宋李嵩《西湖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一)

    南宋李嵩《西湖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二)

    南宋李嵩《西湖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雷峰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ig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