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寄
写这篇文章,距去颐和园游玩已隔一年的时间了;还是去年暑假,带女儿去北京玩儿时去那里转了一天。诺大的皇家园林,一天的转悠也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即不尽兴,亦无深入深知深感;奇怪的是离开之后,它却总萦绕脑海,以至于曾几次梦回游园,醒来如还。今天,索性凭模糊的记忆与它做个交代也罢。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了,前身是北京三山五园中的清漪园,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大小景点多如繁星,在此不能一一赘述,只捡几处印象深的简单说说好了。
我们是从北宫门进入的这座皇家园林,经苏州街向前走,顺着一排宽而高的石阶上去,就看到了四大部州,也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它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
顺山而上向前行,就看到了佛香阁,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又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而成,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了),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以供皇室之人在此烧香拜佛。
再向前,是排云殿了,它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由此向东南方向至邀月门,我们来到了世界上最长的游廊,也是给我印象最深之处了。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重要的是它还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了起来,烘托出园林的整体美。所去之日虽是炎炎酷夏,但走在这依山傍水的游廊之间,竟是凉风习习,看山看水看画听典故怎是一个惬意了得?
缓缓地走至长廊尽头到石丈厅,我们从码头上了昆明湖面上的游船,湖面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山峦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是仿苏堤而建,堤上桃柳成行,当时是浓荫郁郁的仲夏,若在桃花盛开时节,一定是“花满苏堤柳满烟”之景,漫步其上,疑至西湖;湖上另一妙处就是十七孔桥了,它横卧湖东方,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过了桥至码头,我们下船来到了东宫门附近,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东宫门当年是只供清朝帝后出入的,不过今天,我们这些布衣之流也可自由出入了。
颐和园———若仅把它当做园林游玩,只观其景,的确是让人心旷神怡、如临蓬莱,它的美不可方物;但当欲望把它当做全国的政治中心而推至历史舞台时,这样的一个神仙园林, 终还是承载不起江山的重与愁!慈禧太后当年为修建它,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而至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从此,为日本帝国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海上大门,让中国大地陷入了数十年的摧残与蹂躏,从这一点看,它的美亦成了它的罪;还有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架空并软禁光绪帝于此,可怜封建王朝尚有抱负的一代帝王就这样成了这里的囚徒,再无自由,最终抑郁悲愤被害而死!
颐和园之壮观之美妙之旖旎之历史,绝不是我一日所能游尽,亦不是模糊记忆所能述清,更不是一直拙笔就能描绘得了的,也许只有身临其中,方可感受那让人流连忘返、去后又屡屡入梦之滋味了吧!
漫忆颐和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