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
母亲节的礼物
今天中午给老妈拿回去了衣服。老妈习惯性的说“又花钱了,给孩子买吧,我那么多衣服呢穿不清。”在老妈那个年代有的吃有的穿就很好了,没有选择的权利,这是老妈的有限。相信很多妈妈都是这样,勤俭节约,节衣缩食,认为勤俭才能持家,开源节流,省吃俭用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虽然每次买衣服老妈都会说乱花钱,不用买。我的回答是,“反正已经买了,不合适可以调换,不能退了。你可以选择放着下小的。或者穿起来,年年穿新衣服。也可以把衣服送人,反正给你买了,你做主怎么处理。”
我更想说的是,“老妈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享受我们的力所能及。”
清理杂草的统一组织
今天上午集体拔草,集体活动我们一直很团结,齐心协力,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绿化带的杂草清理。大草,小草,经受着风吹日晒,没有水的浇灌,在干涸的土壤里毅然顽强的生长,茂盛非常。适者生存,小草尚且如此,何况高级灵长类动物的我们,我们更要好好的工作,生活,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拔草过程中,有几个小伙伴怕虫子,看到小虫子叽叽喳喳的跑开,惹的我们哈哈大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本就不该怕虫子的啊,只是每个人经历不同,特质不同,尊重差异化成长。

生日礼物
小瑜昨天的周岁生日,有心的姐姐还记着她的生日呢,给了个大大的红包199.99,很感恩姐姐的惦念。前几天,同事的老公生日,两个儿子都送了他礼物,有个是小手工,有个是不在身边,写的祝福的话语,寿星很是感动。再者就是我知道的他的一个男性朋友送的蛋糕,女性朋友送的三个小猪靠背。当儿子问到妈妈送爸爸什么礼物的时候,妈妈的回答是,”没钱,不买礼物了。”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给的意见是礼物不一定要花钱的。再者我当时心里想着,送礼物就是一种仪式感。礼物不限于花钱买的,可以是一封信,一段话,几张满满幸福回忆的照片。去年梁先生的生日是我在家做月子,他在医院度过的。我编辑了一些我们结婚以来的照片,组织后发给了他。他说礼物很好,很有意义,他要好好保存。不在于形式,关键是送礼物的心意。再者就是我们的生日,妈妈的苦难日,生日的时候老妈一般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我们更应该问候和感恩的是我们的妈妈,一定要表达这份生育和养育之恩。
仪式感之馒头,炒菜
圆馒头和方块馒头哪个看了更有食欲呢?同样一盘菜,放到碗里和盘子里,哪个更有食欲更讲究呢?与习惯有关,与生活品质有关。个人喜欢圆馒头,方块馒头是妈妈手工蒸的_匆匆忙忙蒸熟了馒头,圆馒头是婆婆妈蒸的_无论时间多么紧张,习惯性的花费多点的时间把馒头揉圆,似乎揉圆的过程生活也随着圆满了。炒菜惯用碗装的是妈妈_只限于炒熟,放好,不影响实用,不在意色相。有仪式感的生活,幸福感也会提升的,美美哒。
仪式感之创意早餐
童童吃早餐总是没有食欲,于是我网购了一本创意早餐的书,学习做造型,虽然蹩脚,有那么个样子,童童吃的津津有味。仅仅是一份爱心早餐增加了模样。
仪式感之回家第一句招呼
每次梁先生是最后一个回家的。习惯性的开门,然后说“哈喽”习惯性的我们没有任何反应和回馈。久而久之,梁先生依然哈喽着,我们依然视而不见着。今天晚上他回来没有“哈喽。家是温暖的港湾,那一句“哈喽”在默默的说我回来了。回馈的是欢迎回家的话语或者微信,甚至是拥抱,会不会更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