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随着这条广告语的深入人心,大家开始逐渐意识到中间商的存在,并且认为要最好要取消掉中间商。但实际上无论是从整个供应链角度考虑,还是从成本收益以及效率等角度考虑,中间商的存在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有合理性与必要性。只是现在摆在中间商们面前的问题在于,过去靠着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可以享受到差价的红利,但是随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发达与爆炸,差价带来的利润越来越薄,并且也越来越难,那么还要不要赚差价,以及除了赚差价还能做什么。
我想到了最近接触的一个客户,以及一个身边突然崛起的独角兽。那个客户是做医药商业批发的,按照传统的供应链和价值链来看,商业批发不过就是把药品从医药工业推向下游客户,让其能够走入市场,比如医院和药店。商业批发的利润其实非常薄,目前来看可能仅仅只是赚取一些配送费而已,连差价甚至都很难保住。对于商业批发企业而言如何破局,有些提出来要掌控终端,但是不同企业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些企业理解就是要跟下游客户搞好关系,能够尽可能去铺开自己批发的品种,于是就招聘大量的业务人员,配合医药工业做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给予各种各样的营销费用,以换取下游客户的支持。但是这家客户却跳过了下游客户,而是做起了B2C,直接面对最终端的消费者。不仅仅只是做B2C业务,而是真正站在消费者的业务场景,当消费者第一次下单之后,后续的客服会持续跟进,把慢病服务做好,获得消费者的持续复购与黏性。这就相当于绕开了下游客户,直达最终端消费者,不被下游掌控,而是自己去掌控终端,这是对原有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原本在这个利益的链条上大家都有了固定的收益分配方式,现在就是打破了这种方式,让自己尽可能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并且他们还不满足于只是卖药给终端消费者,还顺势做起了互联网医疗,想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真正搭建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诊疗-售药-服务全闭环场景,不过最终是不是能够做得成,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以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值得学习,不被现有业务模式束缚,而是积极探究如何破局,如何重构价值链来收货更大的利益。
另一家独角兽就是最近非常火热的兴盛优选,年初疫情期间我可没少在这个平台上买菜,可以说在疫情期间不便于出门购物的时候,是兴盛优选这样的平台支撑起了家庭的日常生活消费。兴盛优选脱胎于一个传统的公司,芙蓉兴盛,做便利店的,以加盟的方式建立起了上千家门店规模,通过为这些加盟门店提供配送等服务,收取加盟费、品牌费、配送费等,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商贸企业。按照原有的业务模式,芙蓉兴盛面对的下游客户都是加盟店,并不面对终端消费者,而便利店本身的利润比较微薄,靠着这些费用和差价其实赚不了什么钱。兴盛优选业务模式的优点在于也是重构了整个业务链,以小程序和社区团购切入,让芙蓉兴盛直面终端消费者,把海量的终端消费者纳入到自身的体系里,成为自己的流量,然后再将这些流量分配给原有的加盟便利店或者是社区团购团长。从提供商品配送服务转成流量分配,把终端消费者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让加盟便利店和社区团购团长更加依赖这个平台,让业务模式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就像制造行业里著名的微笑曲线,其实在商贸流通行业也存在这样的微笑曲线,中间是贸易批发配送,实际上是附加值最低的,因为门槛壁垒非常低,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又无法建立起终端消费者的链接。要想不做只赚差价的中间商,被沦为管道,就只能往上下游发展,往上游就是切入生产环节,做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形成产品品牌的壁垒,但是这个难度往往比较高,其对研发的投入以及品牌的建设都需要高昂的付出和漫长的过程。往下游就是切入终端销售环节,绕考下游的客户,直面终端消费者,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按照互联网的说法,就是获取用户和流量,再进行价值的变现。要想成功获取用户的信任,就需要思考如何为其创造价值,或者给予其更好的体验,说白了就是如何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如果只是买卖,那么用户很难感知到有什么区别或者独特的价值。
商业模式的竞争其实背后本质上是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竞争,你处于链条上的哪个位置,决定了你能够获取多大的利益空间。要想改变,就必须重塑整个链条,如果只是跟别人做同样的事情,做同质化的竞争,那么永远不可能重塑利益链条,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这个道理。当你觉得现在难以突破瓶颈,做得很累但是又没有多少收益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在整个利益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何重塑,如何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