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主题:倾听
书籍:《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记得有一年出差,我见到一个10多年没见的女同学。之前我们在网上联系过,聊起当年的很多事情,感觉很美好。然而,那次见面后,我的感觉却有点儿糟糕。因为我每次兴致勃勃地说起一件事情时,她就会打断我,说:“嗯,我也是这样的!”“我跟你相反!”或者“我也认识一个这样的人……”
那种总是被打断的感觉,让人很无奈、很生气,也让人失去继续聊下去的兴趣,连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所以,后来我也没有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其实,无论是朋友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都是如此。只有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倾听时,才会敞开心扉继续说下去,才肯去听从对方所说的话。然而,倾听看似简单,却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都习惯于敷衍、否定、评论、安慰、提建议等“不听”的行为。
倾听别人,需要我们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那么,如何通过倾听来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不妨试试以下的建议。
注意自己在倾听时是否有敷衍、打断、指责或说教等行为;
如果有,要有意识地改变这种行为,先从“倾听”开始;
停止说话,只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能给我举个例子吗?”“还有呢?”
孩子说完后,问问他是否愿意听你说;
在分享了你的看法后,要关注于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法。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费斯诺定理说: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这就是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所以、不要让你的舌头越过你的思想。倾听是一门学问,也是沟通的基础,当我们在和对方沟通、交流时,只有我们感觉到对方真正在倾听我们才会继续说下去,这样的交流才顺利、舒心!那么我们要如何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呢?具体可以这么做:
1、觉察自己在倾听的时候是否在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说“嗯嗯啊啊”的敷衍了事,或打断说:“嗯,你还有什么事没有做完呢!”或给予对方评判等行为
2、如果有这样的行为,那么先从倾听开始。
3、停止说话,只听。可以问对方这样的问题:“能给举一个例子吗?”还有吗?
4、当对方说完后,问问对方是否愿意听听你的想法
5、当你分享完你的看法后去和对方讨论更有利的解决方法。
A1:我的相关经验(经验反思)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儿子从奶奶房间跑过来对我说:“妈妈,我明天想做一个洗衣粉做泡泡的实验,我一边看我的电子书,一边回答说:“嗯,好的。”他继续说:“我要准备洗衣粉、罐子……。”这时我看他穿着睡衣怕他着凉了,就打断了他说的话,对他说:“你赶紧去睡觉呀,穿这么点别感冒了。”他失望地离开了,我又继续看我的书。
反思:通过对上文的学习,我的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我是一个失败的倾听者!其实也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好的觉察,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在当下能够觉察自己的行为是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的前提!
A2:我的应用(目标和行动)
两个孩子每天有共用iPad的游戏时间,所以两个人经常会有权力之争,经常妹妹会跑过来告状说哥哥不让她玩,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倾听能力的机会。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再发生两个人抢iPad的时候,妹妹跑过来告诉我时,我要做妹妹的倾听者
行动:
1、当妹妹跑过来告诉我时,我会停下手头的任何事情,眼睛看着她静静的听
2、然后问她:“哥哥不让你玩ipad,你是什么感受呢?你可以想到什么解决办法呢?”当妹妹说完后问她愿不愿意听我的想法,如果她愿意的话我就告诉她。
3、当我说完我的看法后,我和妹妹一起讨论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