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快结束了,好多人开始回顾年初立的flag,总结过去的一年所得所失,然后开始新一轮的flag。然而现实很骨感,大多数年初的的flag都倒下了,正所谓:立flag一时爽,脸被打的啪啪响。
接下来我根据几本书还有几个演讲来说下我对立flag的看法。
怎样让flag实现,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flag为什么倒了?
我相信大多数人立flag的本意是因为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然而这也是容易陷入误区的地方。
我们的flag是合理的吗?。如果不合理,违反了基本规律,那么往往就会追逐虚幻的标志而非本质,最后只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和信心的打击。比如某知名书评人立了个flag:每天读一本书。首先,读书不在于量,而在于其精度的程度,在于对思想的提炼和发掘以及由此达到的思想高度。而不是不明所以的翻书,累积读书数量,晒书的图片,让人不明觉厉,自欺欺人。其次,好书是需要反复读的,这样才能理解书中的智慧,联系不同的书,最后应用于生活,而对于其中的思想性著述,正如王东岳所说,一天只读两三页才有可能读懂,因为要联想的实在太多。顺便说下,这个flag一周后就倒了。
我们的flag是基于需求还是欲望? 如果是基于欲望,那么往往会被无穷的欲望驱使,立下多个flag,目标不坚定,容易见异思迁不说,做起事来也无法深入和享受,因为精力已然不够应付众多的欲望,也承受不了实现之前的遥遥无期,最后开始搪塞自己,不了了之。梁漱溟的《朝话》里有篇文章,其中说道,年轻人的焦虑,在于把欲望当做志气。我想,这句话说的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需要公开flag吗? 关于这一点有两种说法,我认为可以针对具体情况作出自己的选择。一种是基于《影响力》这本书里的理论,即“承诺与一致”。具体的可以看我上上篇文章。意思是我们人人都有一种前后一致的天性,flag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承诺,我们会因为前后一致而去实现承诺,而且我们会相信或者去实践自己写下来的,公开的东西,所以公开flag某种程度上会促进我们采取行动去实现它。另外一个说法是从一个TED演讲那儿听来的,演讲题是《不要公开宣布个人目标》,演讲者在现实中做了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个说法。最后给出的解释理由是:**这种公开会让你很爽,在得到其他人称赞的时候更是如此,会让你感觉仿佛已经实现了一部分目标,但是同时这种满足感会让人不那么积极地去做实现目标的艰苦工作。**所以最后往往实现不了目标。
flag还立不立了?
我认为只要我们的flag合理,基于需求和志气,加上切实可行的计划,那么就已经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了,至少不会落到浪费时间的境地。和我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这种人生大方向比起来,立个新年flag也不算什么,只不过人生短暂,如果能将更多精力都用于人生目标的话,而不是无谓浪费,那当然最好。
然而问题又来了,怎样判断flag最后会是人生目标旅程中的里程碑还是‘羞耻’的战败旗呢?这只能由站在终点的自己来判断,因为人生有着众多的可能性,没有人能够预测到日后的际遇,如乔布斯所说:站在此刻根本看不清楚所做之事的最终意义,只有站在未来才能够将过去串点成线。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和智慧来提高实现flag的可能性。
最后,公开或者不公开给自己立个flag,我相信聪明的你们心中已有了答案。
PS:有时我们心中的羞耻感是一种蒙羞体验,一种自我想象的羞耻感,几乎没人记着我们曾经立下的flag然后等着它倒下再过来羞辱你。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小亮聊书(xiaoliangliaosh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