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康熙末期的国家困局,最大的难点在于贪腐的官僚集团、特权的乡绅家族以及世袭的土司领袖;
他们都属于旧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会构建起一个强大的保守势力,来对抗改革的深入。
雍正在执政初期,并没有真正可靠的亲信臣子。
因此,雍正想改革,最重要的就是组建一支高度忠诚于自己的团队。
于是,雍正在执政之初,选拔人才,培养官员时,就逐渐形成三条标准;
第一,这个人最好是非科举出身,这样他会把自己官职的升迁归功于皇帝的恩赏,而不是自己读书的奋斗。
同时非科举出身的人,没有功名,在日后改革触及乡绅利益时,用起来也更方便;
第二,这个人在康熙朝,最好处于低谷,这样雍正提拔他时,知遇之恩的效果才明显;
第三,这个人一定要够勤奋,能吃苦,因为这场改革注定艰苦。
雍正朝著名的三大督抚,鄂尔泰、李卫和田文镜,几乎全是这样的。
首先,这三个人都不是进士。
鄂尔泰是宫廷侍卫出身,李卫和田文镜都是纳捐买的官职。
其次,这三个人在康熙朝全部处于低谷,鄂尔泰是从五品的内务府郎官、李卫是从五品的兵部郎官,田文镜稍好一点,但也只是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都是一眼望不到天的小位置。
后来这三个人都因为在各自领域所展现出的勤奋正直与刻苦,在短短几年之间,就被雍正拔擢为封疆大吏,开府建牙。
而这三个人,也成了雍正后来改革时,最锋利的三把利剑。
皇帝用人,仅靠恩情还不行,在制度上,同样要紧紧控制住官员们,才能掌控全局。
雍正在制度上的一大创举,就是扩大了密折专奏的范围。
清朝以前,官员的奏本,是要经过政府内部的层层递交,才能到皇帝面前。
这样一来,下级官员有些话就不敢说。
所谓“密折专奏”则是指,皇帝允许部分大臣,绕过政府层级,以个人身份,直接把奏折送呈皇帝御览。
“密折专奏”这事,其实是康熙发明的,只不过康熙因为精力有限,从康熙二十年开创该制度,一直到康熙驾崩,41年时间,康熙一共只授予了200名官员,有密折专奏权。
雍正为了加强对官员的控制,他不但完善了奏折制度,而且还极大地扩张了密折专奏的范围,执政13年,雍正一共授予了超过1300名官员的密折专奏权。
雍正的这个做法,虽然极大地扩充了自己批阅奏折的工作量,但他在这一过程中,构建了一整套关于奏折传递的新系统,实现了自己对官场的高度控制,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雍正用恩情拔擢出了亲信,用奏折控制住了官场,。
一场改革大戏就要拉开帷幕了。
而雍正动手的第一项改革,就是针对“火耗摊派”的问题,提出了“火耗归公”。
就是由朝廷统一标准,向百姓收火耗钱,以免地方官员,漫天要价,胡乱盘剥。
当初康熙活着时,陕西巡抚噶什图,就曾经提出过“火耗归公”,但被康熙拒绝了。
核心原因,就在于康熙爱惜自己的名声。
因为火耗本来是底下官员的个人行为,一旦由朝廷统一标准,便会成为国家行为,那国家向老百姓多要一笔钱,不就成了国家在盘剥百姓了吗?
康熙当时的原话就是,“朕若批发,竟视为奏准之事。加派之名朕岂受乎?”就加派百姓这样的恶名,朕是不能接受的。
既然这个“火耗钱”是地方官员的个人行为,不是国家规定,那直接取消不就好了嘛?
干吗非要火耗归公呢?
答案在于,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一个七品知县的一年收入是45两,在理论上这也许够知县自己生活,但考虑到衙门的办公支出,官场的迎来送往,包括逢年过节时的上司勒索,这点钱就远远不够了。
因此,受现实因素影响,在朝廷的中央财政没钱给官员额外涨工资的前提下,皇帝就只能任由官员自行摊派“火耗”,剥削百姓。
而且几乎是所有官员,都要去收这笔火耗钱,无非是贪官收得多,清官收得少而已。
所以,雍正改革第一步指向“火耗归公”,也是看出来了,有许多清官他是不想去拿“火耗摊派”去盘剥百姓的,他只是因为工资太低没办法。
只要工资到位,“火耗”方面的改革,恰恰是阻力最小的。
于是,雍正直接以国家的名义统一火耗标准,实行“火耗归公”。
用低税率的国家火耗,取代了此前横征暴敛的官员火耗,减轻了百姓的实际负担。
同时,又转而将收上来的火耗,重新核算,拿出来给官员们涨工资,实行“养廉银制度”。
并且,雍正还同步下令,禁止官员之间逢年过节的送礼行为,并利用密折和巡察御史进行严查,整顿官场陋习。
一时间,贪官不敢贪,清官不用贪。
既解决了“火耗摊派”的问题,也扭转了官场的风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