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输出

作者: 慧环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3:37 被阅读0次

    上周,我刚刚看完了《深度工作》这本书,被书中描述的深度工作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所打动,便写了一篇读后感。这周四,按计划和写作小组的朋友们进行写作点评。当回忆起文章时,我呆住了,竟想不起来自己总结的4条深度工作建议!迅速打开文章浏览一遍,终于又找回了记忆,但一个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明明是自己输出的文字,怎么就忘记了呢?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和别人聊天时,有时对方突然问“上一句说了什么”,我转下眼珠,没想起来,只好尴尬地说忘记了。课堂上记录工整的笔记,当合上的时候,已记不清写了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我们写下来的东西,为什么只供后续回想使用,却不能被记住呢?经过深思熟虑产出的内容,理应经过了大脑的思考和记忆的排序,为什么还是会被遗忘?

    翻阅《心理学与生活》一书,我给自己的疑问找到了一些合理的解释。


    书目封面

    人的记忆是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记忆,都需要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编码是指信息的最初加工;存储则是把信息保存在大脑里;提取是在需要的时候把这部分信息取出。


    记忆模式图

    当时我在写读书笔记时,书放在了身边。遇到需要阐述的地方,便会回书中寻找要点。看了以后,就用自己的话重新阐述,写在了文章里。在这个过程中,我进行了编码,把这部分信息作为短时知识存储,又立即进行了提取,完成了写作输出。

    在整个过程中,“思考”更多扮演了编码的角色。虽然我将书中内容在脑子里进行了加工和输出,但这部分的内容只是一个短时记忆。如果把知识存储的地方比作一个不断更新的书架,这部分的知识因为缺乏和过去的联结,无法归类,便被大脑随便放在某个角落。后续没有场景强化或者提取它,它就成了被遗忘的短时记忆。同理,在课堂上做笔记更多的是机械地抄写,连有效编码的环节都没有尽力完成。

    虽然大家都认可输入-思考-输出模型,但这个模型的问题在于,它无法保证知识在大脑里的长期存储。我们即使思考了,知识在大脑里也只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是需要持续重复的思考,让短时记忆不断被强化,从而让大脑把每次遭遇新知识的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存放起来。

    这也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方向。在思考和输出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新知识与过往知识的联结,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并用实际事例将新知识归类,在编码阶段就给知识找到一个合适的存储位置。此外,定期的复习、重新思考可以保证知识在被遗忘前多次强化,促进向长时记忆的转化。与人交流讨论、或者给人讲授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线索,促进提取的效率。

    未来的学习模型,我们可以尝试【输入-思考-输出-再思考-交流-内化】这样链条虽长但记忆更持久的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遗忘的输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t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