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门当户对是选择一段婚姻的标准,他主要是以两个家庭的家庭条件和背景作为考虑。
迄今为止,这种门当户对的观念依然影响着一些老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中国式婚姻仍然存在于老人们的意识之中。
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中,年轻人早已提倡自由式的恋爱,人们偏重于选择精神世界、志趣相投、三观一致的精神伴侶,而不是靠家庭背景决定的。
如果两人家世相当,但是没有共同话题,这样的婚姻是不会长久的,精神上的不当户对才是支撑两人感情走向长远的防腐剂。
01.
相信大家都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毫无疑问,这对情侣的下场让人十分惋惜。
一个是贵族之女,一个是普通家庭,虽然相互的思想意识能够达成契合,可是因为家庭背景的悬殊,而致使两人不能终成眷属。
无外乎,这段感情还是逃不出门当户对的束缚,祝英台的爸爸为闺女选择了一名太守之子作为夫君,给了闺女一个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却忽视了闺女对于完美的爱情的追求,最后酿出无法弥补的不幸。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下场不谋而合都是以不幸结束的。
完美的爱情不是家世的相配,而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两人一起有共同话题,有一致的思想意识,即便家庭情况有差异,也可以通过努力减少差别。
反过来,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人走一起,即便门当户对,最后也极有可能各奔东西。
完美的爱情是情投意合,是两情相悦,是相互生命上的情投意合,家世的门当户对只是感情基础上的物质条件,在感情中起根本性作用的是精神上的契合。
02.
说真话,我很抵触相亲约会这种谈对象的方式,现代的年轻人有别于老人嘴中的以前,我尊崇自由恋爱,或许我们这一代向往自由,因此都比较“骄纵”,但我的好朋友小咪是个例外。
小咪是大人们嘴中的乖乖女,大学生活没有谈过恋爱,到了二十多岁的年龄,家里老人都会为儿女以后的幸福的生活开始忙碌。
今年春节回家,小咪就理所当然的有了相亲的对象,并且慢慢地发展成为了情侣,一切看上去名正言顺。
为了爱,小咪选择了毕业之后去男友所属的城市工作,在一天一天的交往过程中,两人的分歧也隔三差五地出现,小咪向我埋怨对方不明白什么是浪漫,经常因为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发生激烈的争执。
她和我抱怨,自己与对方的三观不合,我反问她:“难道说,你们当时不是因为彼此有共同的思想意识才在一起的吗?”
她烦闷地答道:“不是,只是因为我们两家门当户对。”我忽然无言以对。
我一直认为,两人一起最重要的是交往开心,有相同的人生观,这样才算作完美的爱情。
我的另一个朋友文君做到了,家境殷实的她嫁个了一个贫困的小伙儿,刚开始我并不看好这段感情。
但事实上,感情与家境门第并不相干,因为有共同的长远目标,感情的长跑才变得有意义。
现在的她拥有一个爱他的老公和健康的小宝宝,还有通过他们一起努力所获得的一套温暖的房屋,要我很是羡慕嫉妒。
因此,完美的爱情几乎都不是老人嘴中家境的门当户对,这种以利益作为基础的感情是不会长久的,只有精神上志趣相投的灵魂伴侣,才拥有完美的爱情,才能在感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3.
《简爱》里有一段话:“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
在感情里,能力相当的双方会相濡以沫地存活下来,这里的能力指的是灵魂意识的相契合。
日常生活中因为意识合不来而提出分手的情侣不计其数,每个人都应该以用心的心态看待感情,不能因为利益凑合感情,以家境门第为前提条件的婚姻是悲哀的,是对自己和别人逃避责任的表现,这样的感情很可悲。
所以,为了爱的地久天长,我们不应该去追求门第上的门当户对,不该向往以利益为目的的婚姻,而是追求精神上相互契合的伴侶,因为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才是完美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