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夜行者》中的道德问题

《夜行者》中的道德问题

作者: 发疯的然然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23:37 被阅读17次

《夜行者》是由丹·吉尔罗伊指导,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一部电影。

我最早是从B站UP主猪队友小Y的《书影相对论:实现小目标先搞个大新闻》那里知道的这部电影,然而之后就再没再想起来过。直到前两天在知乎上又看到有人评论这部电影,才猛然想起猪队友小Y,于是就找来学习了一下。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小流氓通过在半夜去拍视频素材卖给电视台,最后发家致富的故事。与以往的“美国梦”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中男主的成功完全靠的是“没良心”这三个字。由于男主的设定就是一个没什么节操的人,所以他可以为了获得电视台的订单做一切没有下限的事情。从改变现场的小物件位置开始,慢慢地进化到移动尸体,然后不择手段地搞死竞争对手,最后甚至隐瞒案件真相,操控警局制造新闻,为了封口不惜害死自己的同伴。讽刺的是,虽然影片最后男主被警察教育了,但最后男主还是成功做大了。

故事是这个故事,不过导演好像更想要给观众传达的是一种反思,这种没下限的奋斗真的好么?其中有一个细节,在故事最开始,男主抢了一块表,后来每次男主秀道德底线的时候这块表都会上镜。一个人怎么才能做到如此违背人性?是不是男主想要通过这块表让自己铭记什么。当一个人追求 something bigger than himself 的时候,信念的力量总是令人惊叹。

说起来男主扮演的角色算是一个记者,是传媒工作中除了事件发生之外的第一个经手人。如果媒体目标是将发生的事件传播给想要看到这个事件人,那么保持事件本身的原样才应该是最理想的符合职业道德的情况。可问题出现在,这里牵扯了利益和竞争。

在逐利的过程中,只有那些更能满足买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跟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好比对于一个买电脑打LOL的玩家来说,如果他不是硬件发烧友,需求的只是打这一款游戏,那他真的会去买的电脑,更有可能不是那种10W+的顶配电脑,而是大概5000左右的、差不多能够完美跑动LOL的电脑。就算配置稍微高一点,也是为了以防这类游戏之后的升级补丁,或者以防突然出现一款差不多同样好玩的游戏。于是,我们看到市面上卖得多卖得好的电脑正好是这一类,而不是顶配电脑。

同样的道理,根据喜欢=熟悉+意外的规律,媒体中那些卖得比较好的内容,永远不会是诸如介绍斯宾塞、克鲁泡特金的思想,而是鹿晗和关晓彤在一起了,薛戏精是欺骗小姑娘感情的渣男,王宝强竟然被他弟弟绿了这类的新闻,这也是为什么标题党大多都是一个熟悉的名词接上竟然怎么怎么样的组合,而像《新闻联播》这样的严肃媒体,不乐意随波逐流,于是就变成了一个没什么人看的、只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存在。

那么作为记者,当我知道了这些规律的时候,并且同时我还拥“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我是不是就存在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赚昧心钱的逻辑了?于是我们站在稍微远一点的角度再看《夜行者》,这部电影实际上表演的就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赚昧心钱。

然而,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赚昧心钱,这种事情可不仅仅只有媒体再干,被贴上“无良商人”标签的,基本上都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做坏事的。

关于这一点,那些遇事喜欢用应激反应应对这个世界的人比较常用的逻辑是,既然我们知道了是对方的道德出了问题,那么加强对方的道德教育就好了。

实际上老百姓不傻,人人都在运用“惩罚力度=造成的损失/抓住的概率”这样的公式处理问题,然而由于术业有专攻,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甚至抓住一个小偷的概率都基本上趋近于零,所以大家遇到这种事的反应都是,敢让我知道你这人道德没下限,抓住了就是枪毙。可问题是咱不能总以个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稍微抬高一点,从社会的角度看问题,过于严酷的刑罚会产生其他问题。

好比我们都知道,医生这个职业是很容易利用“信息不对称”赚昧心钱的,人们看病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担心,就是医生有没有故意给我开特别贵的药?医生有没有夸大我的病情,从而让我接受特别昂贵的治疗?好,如果按照前面的逻辑,只要抓住了这样医生就枪毙,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医生实在太难做了,然后就没有医生了。结果呢?倒霉的会是所有人。

那么管理社会的高手们是怎么做的呢?

商人唯利是图,像《夜行者》主角这样没下限的人很可能就会不管产品的质量好坏就拼命地卖给消费者。新闻倒还罢了,大不了骂两句,但如果是食品或者药物呢?不就要人命了!于是,在1906年的美国,就成立了一个叫做FDA的机构,专门去检查食品和药物有没有问题。20世纪60年代,他们就成功组织了一款安静剂的上市。这种安静剂会对孕妇造成严重影响,生下来的孩子会四肢不健全。欧洲就没有发现这款药物的副作用,最后导致欧洲在那段时间出生了许多四肢不健全的婴儿,甚至导致市面上都出现了为儿童定制的假肢。最后,美国总统给FDA颁发了勋章,表彰他们的贡献。

FDA的是一个非营利机构,所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监管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夜行者》,关于媒体的新闻的质量和道德问题,或许我们要做得更好,那就是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敢犯错,吊销你的资格,还相当记者?你这辈子就算了吧。

然而,这种做法虽然很好的抬高了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但也确确实实增加了很多成本。好比进口药虽然好,但是为啥特别贵?这一点FDA不是没有责任。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监管机构就很有专业素养。好比之前三鹿毒奶粉事件出现之后,我们的应对方法除了加强监管力度之外,同时还降低了奶的蛋白含量的指标。为什么是降低?就是因为如果一味地抬高质量标准,一方面奶一定会变得特别贵,另一方面因为有需求就有供给,那些看重低端市场厂家,很可能就会为了检测合格而加入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相比较而言,虽然降低几毫克的蛋白含量,但确实满足了那些不那么富裕的人们的喝奶需求。

虽然并不是质量高的才是真的好,但如果一味的唯利是图,确实会让那些唯利是图的人没有下限。从这个角度看,为啥国内的一些非营利组织特别想要插手像我这种自媒体的内容发布的管理?这么想其实也不是他们管得太宽,而是真的在杜绝一些比较可怕的事情发生。

所以,还是应该以《夜行者》为反例,做事情不应该总看着那块抢来的表,而是应该摸着良心。

相关文章

  • 《夜行者》中的道德问题

    《夜行者》是由丹·吉尔罗伊指导,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一部电影。 我最早是从B站UP主猪队友小Y的《书影相对论:实现...

  • 东莞事件中的道德问题

    [这篇文章是很久之前写的,可能在结构和论证过程上有欠缺,望批评指教] 年初,关于东莞扫黄的事件轰动了全国。在铺天盖...

  • 《暗夜行者》:李易峰一人分饰两角,蛰伏五年,改换身份重头再来

    李易峰、宋轶、冯德伦等合作主演的《暗夜行者》热播中,这部剧的口碑还很不错。 李易峰在《暗夜行者》这部剧中的角色是非...

  • 我们在黑暗里窥视时代的繁荣与峥嵘

    认识“夜行者”是因为徐浪,一个真实的“夜行者”概念的践行者,在他的“夜行生涯”里,魔宙夜行者系列让我们在这个繁华的...

  • 夜行者

    夜行者 在深深的黑夜奔跑 那路边 灯亮得很深 夜行者 看到黑斑点的大白猫 躲在无尽的草丛里 和泥土穷聊 夜行者 仰...

  • 四月十三日说是阴天的晴天

    看魔宙的我问:“真的有夜行者吗?” 某润:“夜行者是啥?是电视剧?” 我处于无语凝噎状态 :“夜行者是…” 某悦见...

  • 城市夜行者

    文/冄末兮 夜行者的别称:夜里通宵上网一族被称为夜行者,较为时髦的说法。在夜晚忙碌赶着回家的人也叫夜行者,还有在夜...

  • 夜行者

    《夜行者》 你就像夜行者, 每晚穿梭于各种场合, 从黑茫茫的夜 到黑茫茫的夜, 拖着...

  • 道德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 都是混事。 不解决自己的问题, 一切都会成为问题。 而解决自己的问题, 就是道德的问题。 做...

  • 万恶之源

    所有的社会问题,梳理归结到最后都是道德问题。所有的道德问题归结到最后都来源于道德沦丧,而道德沦丧的根源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行者》中的道德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uh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