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累吗?

你累吗?

作者: 细雪飘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3:11 被阅读24次

        你常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吗?这并不是指我们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突然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下子滑落到了事业的低谷,而是一种慢慢的侵蚀,它由持续不断地微小琐事引发,给人一种无望、无力感。

        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精疲力竭”?一种情况是在我们做事情尤其是一件重要的事之前,我们会担心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好,这种焦虑感会直接导致潜在的“精疲力竭”。比如你要做一个大型项目,这个项目成功与否将决定公司对你今年工作的整体评价,这个过程你会要求自己必须全心投入到这件事中,哪怕是在工作之余,你都没有心思做其他甚至你喜欢的事情,这就是焦虑;第二种情况是,我很开心把这件事情做完了,我终于实现了我的一个小小愿望,这种情况下也会体会到“精疲力竭”。比如年末公司要举办一场年会,你既做流程、又要做会务,还要做培训,前后忙了一个月的时间,结果会议举办的非常成功,但当天晚上,你什么都不想干,感觉很疲惫,身体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一种巨大的空洞感袭来,你觉得自己要生病了。

        以上两张导致“精疲力竭”的症状,短期看似乎没什么,挺一挺就过去了,但长期看,一次次的疲惫感会让你:1、丧失斗志。认为工作就这么回事,反正自己再努力领导也看不到,还不如得过且过;2、自我设限。你担心万一失败怎么办,于是不敢轻易做尝试,不敢创新,只在按部就班,在原有的圈子中打转;3、自我毁灭。个别人身上,尤其是以往获得重大成就的人,在和别人的交往中会表现出非常强的攻击性,甚至因此自毁前程。

        这些我们职场中都是会经常遇到的挑战,那么为什么我们总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产生?因为自小到大,我们习惯也经常被要求用具体数字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比如考试考多少分,评职称投票率多少,挣多钱才不算是个穷人……像我们公司,在制定目标时,就有三个对标,对标自己,就是和同期比;对标系统,就是和优秀机构比;对标同业,就是和竞争对手比。在公司这部机器的运转下,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对标,用外面的东西衡量和匹配价值,可是我们每到达一个顶点,就不可能再倒回去,这就需要我们做更高有价值的事情,以匹配更高的要求,我们好比“快乐水车”,转到一定位置,停不下来了,得赶紧再往前跑。当我们的时间价值成本随之越来越高时,会导致我们内心的担心一点点增多:如果我停下来了,变得没有原来那么好了,该怎么办?

        这么看来是不是对标就不好?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因为清晰可衡量的标准就如一把尺子,很容易量出好与不好,所以我们设定的目标永远都是外在的,别人可以看见的,比如销售额达到多少,出错率降低多少?利润达到多少?另一方面,当我们一旦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是否开心和愉悦其实是取决于内心的状态而非对标的数字,可是我们制定标准时,却并没有照顾到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衡量内心的标准如果是提高自我效能和自尊,那么这个动力就是健康的。

          我记得电影《心灵捕手》中,威尔的心灵导师西恩对威尔说:“关于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他与教皇相交莫逆,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吗?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会吟风弄月,但你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吗?”

          为了减少疲惫感的产生,我们在做计划和项目时,除了照顾外界衡量的标准外,还应该照顾一下自己内心的状态,以便从这件事中去获得内心的一种充实感和愉悦感。这就好比爬山,到达山顶欣赏风景可能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但如果你享受的是爬山的过程,可能是三小时,这个过程你看到了情侣的相互搀扶、看到大家主动维持环境卫生,这就是个愉悦的过程。比如我去年主做的一个项目,今年由我的同事负责,当我看到他能独当一面时,即使没有达到最好的结果,但他的进步和成长就会让我内心产生成就感,这种愉悦是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的。

        尊重内心、照顾内心,肯定我们在工作中的疲惫感,抛开数字衡量得失,找到内心的认同和愉悦点,从而使我们的人生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状态,这样你就会获得更高的自我认同,到那时幸福感便会超越疲惫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累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k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