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记得当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汇时就在想,“这有多大的概念啊”?问了很多人,也听了很多理论,但终究也没有系统性的能把“设计思维”说清了。也许目前可以用一段话来对“设计思维”进行非全面的阐述一下:
设计思维,是以人为本的,由设计名词转变为设计动词的,有约束性规则的,不强调对错而追求有意义的,随时可以换位思考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这段话听上去有些绕口、烧脑,下面针对这段定义进行普适性的说明。
1、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基本需求是推动设计思维摆脱现状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而非以技术或其他为根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产品的一开始就要加入进去,收集需求,分析痛点,完善功能,增强体验等等,设置在交互方面愉悦情感的需求都是从用户出发的。把用户的需要转变成普遍的需求,把这种抽象性的概念描述用模型具象化,由此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再到分析人与产品的关系,进入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设计思维的核心。产品设计中要时刻记住:用户,用户,还是用户。
2、设计名词转变为设计动词
设计,设计,一定是动起来的,它不是一个名词,它是动词。拿到需求,分析需求,接下来就不应该有停止,接下来的一切都应该是动起来的。好多产品经理或者设计师在看到需求后就开启“思考”模式,静静的杵在那里,也许他内心豪情万丈,也许他内心火热,但是这都没有动起手来把抽象的需求概念具象化,动手做,画个模型,哪怕是简单的线框图,概念一旦具象,就能从其中找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制作模型的目的,不是马上说制造一个可以工作的模型,而是赋予想法具体的外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了解这个想法的长处和弱点,并找到新方向来搭建更详细、更精密的新的模型。成功模型的定义不是那种完美无缺的,而是那个能教会我们某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关于我们的目标、进程以及我们自身的模型,并能从中看到在“抽象概念”中无法看到的东西。
快速、简易、可用就是一个成功的模型。
3、有约束性规则
“设计师”的标记之一,就是愿意接受约束。“设计师”不是科幻小说家,“设计师”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这个”设计师“的概念是”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概念,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一个产品的出现,毕竟是需要解决一些问题的,来源于生活。所以没有约束,就不可能有设计,不可能天马行空,制作出一个目前技术上实现不了,生活中又不需要的产品。而且最佳的设计作品都是在极其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设计出来的,比如精密的仪器等。乐意接受甚至热烈拥抱相互矛盾的约束条件,正是设计思维的基础。
4、对错与有意义
对设计思考着来说,行为从来都没有对错之分,行为总是有意义的。需求、原型、开发、测试、上线、运营等等一个产品所经历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中哪怕最微小的动作都是具有意义的,否则,敏捷法则不会这么”猖獗“的盛行。严格把握可行、有效、可用性原则,在探索产品的过程中对错的是非观念会严重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把这种纠缠不休的对错观念,转换成适不适合现状,对目前的产品或者需求有没有意义,这会贯穿整个产品过程。
5、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现在已然成为产品经理一项重要考量指标,能随时把自己当做小白用户进行自我测试的能力羡煞好多产品经理。如果仅仅根据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设计产品,会错失很多机会,也容易陷入坐井观天的狭隘境界。30岁的男人与50岁的妇人他们之间的生活阅历不同,有钱人与没钱人生活层次不同,商人与农民思维方式不同等等这些的不同就可能造就产品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都有故事,而故事本身就是重点,在”内容经济“的时代,有故事的人和向别人讲故事的人都是有价值的。另外一点,采用换位思考和对人的理解来设计的用户体验,能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用户参与价值。我们的注意力不能局限在多数人身上,这有可能造成的一种结果是对某件事的验证,而不是发现。关注人们没做的和倾听没有说出来的故事,机会也许就藏在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