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文·心·声
一张期末成绩单所想起的

一张期末成绩单所想起的

作者: 漂若浮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3:11 被阅读14次
    一张期末成绩单所想起的

    今天是小女本学期散学典礼之日,也是领取期末成绩单的一天。网上对孩子的学习、考试、成绩有各种吐槽,家长们即抱怨应试教育,又关注孩子成绩和排名。

    对成绩两个字,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小读书开始就和成绩挂上钩了,也想说说我的成绩历程。

    那时在农村里还没有幼儿园,小时就是和泥巴虫子作伴,学前教育就谈不上成绩了。读小学那个年代,上中学还是要通过初考的,成绩达不到只能继续复读然后再考试,这是成绩除了之前期末考试能获得父母表扬和批评之外经历的第一次重要作用了。由此我们一起长大的儿时伙伴止步在小学阶段,从此与读书无缘了,而有些小伙伴在小学阶段就复读了两三年,上初中时都十五六岁了。读书也是与玩乐一起,没有各类班,只有语文数学两本书,能考九十分那是被称为有天分的。

    上了初中后,对于农村的孩子,读书成绩的好坏没有现在那么受关注了。谁读书好,会被评判为懂事的乖孩子,成绩不好呢,最多说成不是读书的料,也没有人会认为,是教育资源或老师、家庭教育的问题。读书更多是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小屁孩自己的事,没有太多的强制、补课和课外兴趣班。中考就是成长路上的第一次大考了,决定着后面人生的方向和前途命运。那时读书成绩好的都会选师范类和专科学校,前者出来可以教师为职业,有一份公家饭吃,不用通过读高中再考大学,算是离正式工作最近的路,现在就还有当小学老师的同学。后者也叫中专,以职业技能学习为主,早先也是可以安排工作的,到我们那时国家已经不包分配了,毕业后可以推荐到去相关联的单位企业上班。第三种就是读高中参加高考,这类就是要三年苦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那时候考大学还是很难的事,一个村子里没几个大学生,还要吃住在县城,三年是不小的开支,很多农村家庭经济上承受不了。我在中考中成绩中上,但父母考虑读高中再读大学费用高,还不确定能否考上大学,最终选择了读中专。后面也就没机会经历高考和走进大学校园了。

    这一次中考成绩当然很重要,但是与时代教育现状和大背景有关,那几代人如果在教育资源允许,可以不用过多考虑经济状况,能单纯用成绩来做平等竞争,那是莫大的荣幸,可多少青春少年止步在了中学,读书成才之路从止中断。多少人进入了后面被改成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范中专,国家也不再分配工作,命运又抓弄了一批芳华正茂的年青人。

    后面选择了一份职业,又经历了若干次考试,成绩总是发挥着决定人生方向和前途作用。即使在工作中,也需要应对各类的考试,包括参加各类执业资格和升职考试等。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成绩都是起着启动钥匙一样的关键作用,左右着人生前进的方向,改变着自己。这些对于参加过高考在进入大学,每门课程都要考试通过,还有考研、考博、考公务员、考证,而只要是考试最终无不是以成绩论成败的,成绩如一道道栏杆,拦住一拨又一拨向前冲的人。可以说成绩总是伴随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不知道人生的大考该用什么成绩恒量。

    对于现在的应试教育,网上的评论很多,各种观点矛盾交织,谁也谈不上高明,因为都没解决问题。应试教育在当前是没办法的办法,在没有更合理的方式来解决人口众多的人才筛选问题,只能用简单管用而非科学的方式。素质教育对整个教育机制体制和大环境有更高要求,目前的管理能力效率远远达不到建立素质教育所需的复杂系统基础,能做的就是用成绩来决定大部分人命运也不费心劳神还可以解决相对公平问题的初级办法。而投入上更多的依赖每个家庭,义务教育成为知识考试教育,如国企大工厂生产标准化产品。其它挖掘不同人才天分的由被社会教育机构充当,如现在的私企生产多样化产品。但这种素质教育的现状又良莠不齐,攀比从众心理和经济利益第一影响着教育质量,让大部分普通家庭承受着高投入低产出比的巨大压力。孩子也被绑架上了考试和以成绩论成败的马车,疲惫不堪。如果从机制上解决应试和素质教育相分离的现状,学校承担起综合教育的功能,由其它组织机构起到体现公平和科学筛分人才的作用,那么从根源上是不是可以解决教育的问题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张期末成绩单所想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r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