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最近多天的观察我得到一个结论——原来很多人是不会看书的!
拿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书上没有任何痕迹那不叫看书。
看完一本书,内心有些许激动,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后,忘的一干二净,那也不叫看书。
书上有标签,有心得就叫看书了吗?
看书如同听人讲话,听了这么久难道你就没有思考和感悟吗?看书的目的,计划你有吗?还是随性翻一翻当做打发空余时间呢?
我喜欢阅读也经常性广泛阅读,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拿着笔阅读,也从来不做批注,甚至很多不认识的字也懒得去查,像很多人一样我从未思考,我真的会读书吗?
只听别人讲话而没有看法说明我缺乏思考,看书的目的很多,增长学识,扩大视野,明白更多的社会现象,其中最厉害的莫过于学以致用。可是书看完,还是干干净净的,就不太可行了,对作者没有足够的了解,只是驻足在表面,对内容没有细致的看,品味不出情感。纵使看了众多读物也表达不出深刻独到的见解,更别说学以致用了。
现在的人都鼓动大家多读书,可是不说究竟要怎么去读,怎么读出效果,也不知道如何选择。你说我就想打发时间不行吗?那我只能说你读的书还是太少太少了,以至于不是抓紧时间而是打发时间。
读书要有阅读计划,每日读多少要有度,哪些地方精度哪些地方跳读心中要有大概了解。
即是精度则要按耐性子,不认识的字便要一一查阅,不理解的地方要反复读,有感悟要及时随笔记录,毕竟一瞬间的灵感是难得的,如果你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则更为重要,需随身夹带着笔,每使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便要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可从语言、方法、情感多角度赏析,从风格、独特体会抒发个人见解。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和时代背景,也可以略加比较。独到惊叹之处还需自我反思,如果说阅读是学习,那不光有文化的学习还要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人的学习。这样方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光一个人的见解还会受到局限何不与同行人探讨探讨,听听别人的感悟。
作品是作者的思维而凝结,直接挖开这宝藏,探究一二岂不美哉?
同是看书,若能这般如此,距离也就和别人一点点拉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