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雍也篇》第22章

《论语·雍也篇》第22章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00:20 被阅读0次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雍也篇》第22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是《论语》中最具诗情画意的篇章之一,此情此景,意境深远,我们不妨来作个观想和穿越:两千多年前的一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夫子带着弟子行走于山水之间,看着眼前潺潺的流水,望着远方的崇山峻岭,想着古圣先贤的教诲行谊,夫子不禁感慨万千。当然,学不厌、教不倦的夫子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教学时机,他就顺势问身边的弟子说:“看这好山好水,你们会想到什么?”弟子正在游山玩水的兴头上,突然被夫子这么一问有点卡壳,一时答不出来。夫子便说:“你们再想一想,我来说说我眼中的山水吧:智慧的人喜好水,仁德的人喜好山;智慧的人如水一样变动不居,仁德的人如山一般沉静庄严;智慧的人喜乐,仁德的人长寿。”听夫子这么一说,弟子们反应不一,有的沉吟在夫子深邃美妙的言教中,细细思量;有的赶紧找个木片刻下来,有的干脆“书诸绅”,以免遗忘;有的紧紧追着夫子一直问:“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为什么知者动,仁者静?又为什么知者乐,仁者寿呢?”那种喜欢举一反三的弟子紧接着问:“仁知这么好,那怎么才能成为知者、仁者呢?”更有一种弟子,他从心底里仰望夫子,想要成为夫子那样的人,就一心恭敬地问:“夫子,您为什么能从山水中看到仁知,我们却不能?”这些问题,两千多年来各色人等有着各类解读,今天我们也尝试着走近夫子,寻一寻夫子的心境,听一听夫子的心声。

    先从“夫子为什么能从山水中看到仁知,我们却不能?”这个问题说起。夫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登高临渊,随时随处作情景教学,这在《孔子家语》中多有记载。比如,《孔子家语·致思》中说夫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弟子登上鲁国北部的农山山顶,夫子极目远眺,感叹道:“在这个视野开阔、一览众山小的地方静心深入思考,什么都可以想得到。你们先谈谈自己的志向,我再说说我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农山言志”。

    《孔子家语·三恕》中说: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答道:“因为水流动不息,它的恩惠普遍施于天下苍生,却又显得无所作为。这是水之‘德’;水流动时,奔向低洼之处,即使弯弯曲曲,也会这样流淌,这就像‘义’;水浩浩荡荡,没有穷竭之时,这就像‘道’;水可以流行各处,即使奔赴百仞溪谷也无所畏惧,这就像‘’;水注入到一定的量,自身本性就能达至平均,这就像‘’;水盈满之后不用人去刮,自身就不会再盛入,这就像‘正’;水本性柔弱,但再细微的地方都能达到,这就像‘察’;水发源之后必然一路向东奔流,这就像‘’;水既有流入又有流出,万物都靠它洁白净化,这就像‘善教化’。水具有如此的德行,因此君子见到一定要认真观察啊!”这就是著名的“夫子观水”

    【所依】《孔子家语·困誓》还有一段记载:孔子曰:“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失之者其不在此乎?士慎此三者,则无累于身矣。”孔子说:“不看悬崖峭壁,怎么能够感知从高处掉下来的忧患?不接近深渊,又怎么感知淹没沉溺的忧患?不看大海,怎么能感知风浪的灾患?造成过失的原因不就是这些吗?君子一定要慎重对待这三点,才不会祸及于身啊!”

    在夫子眼中,山水不但有引人向上的德行,还有警人堕落的功用。 夫子行走于名山大川之间,出入于王侯将相、寻常百姓之中,念念心系天下太平、礼运大同之境,时时不忘修齐治平、日进其德之志,因此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口之所言,无不是道,无不是教。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奇逢著的《四书近指》上说:“山水无情之物也,而仁知登临则欣然向之。盖活泼宁谧之体,触目会心,故其受享无穷,此深造自得之学。”山水无情,人却有情,因此不同的人见山见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唯有仁者智者方能目击道存,可以任运地将自然外物与心性之学直接关联,契入活泼静谧的仁智体性,达之于心,发悟于外,令自他皆可心领神会,受享无穷。

    夫子这种比德言物、托物言志的表达,也常常出现在《论语》中,比如“子罕篇”中就接连出现三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见,“比德”在夫子这里就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更不是一种外在的比拟,而是仁智之性的自然发露,是与天地万物的交融感通,是“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深度觉受,因此,程子也说:“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皇疏》将本章分为三段:“自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为第一,明知仁之性。又知者动、仁者静为第二,明知仁之用。先既有性,性必有用也。又知者乐、仁者寿为第三。明知仁之功。已有用,用宜有功也。”三段分别代表智与仁的体、用、功,依体起用,由用显功,前后因果相连,次第井然

    从体上看,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从用上看,智者日进故动,仁者无欲故静。从功上看,智者自役,不动则已,动则通而无碍,故乐。仁者不忧,终日心理安然,六脉和平,故寿。蕅益大师还特别指出:“智者、仁者,不是指两人说。……山水同依于地,动静同一心机,乐寿同一身受,智仁同一性真。”智与仁都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好德性,由于个人秉性气质不同,有的人智慧突出,有的人仁德突出,但在不断明明德的过程中,仁与智一定是齐头并进的,而止于至善时,仁智勇三达德也必定是圆融兼具的。

    仁知这么好,那怎么才能成为知者、仁者?”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老师曾说:“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心中有一件很烦恼的事情,结果出去之后发现一个很苦恼的人,你就特别想要帮助他。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你一直想帮他,结果这件事结束了之后,你突然发现自己那个很可怕的情绪,或者很可怕的低落的阶段就过去了。”

    是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仁者呢就是从心中生出一个想要帮人的善念开始的吧,而在助人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就是在这层出不穷的困难中,长养的都是突破困难、解决问题的善巧智慧,久久行之,怎能不成为一个智者?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助人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在转变,心灵也随之提升了。

    习得仁智的过程虽并不轻松,但也不无窍诀,这窍诀就来自于本章的“子曰”。尚未通晓本章内涵时,我们眼中的山水可能还只是自然的山水,而非德性的山水,仁智的山水,所以我们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过一番思维探寻之后,方知山水譬喻中蕴含着心性之学的大道理,所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经历人生不断的历练,仁智不断的涵养之后,见山时忆起的是“农山言志”,见水时浮现的是“夫子观水”,山水仁智,动静乐寿,一时现起,于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档稍有出入。)

    思考题:

    1. 夫子为什么能从山水中看到仁智,我们却不能?

    在夫子眼中,山水不但有引人向上的德行,还有警人堕落的功用。 夫子行走于名山大川之间,出入于王侯将相、寻常百姓之中,念念心系天下太平、礼运大同之境,时时不忘修齐治平、日进其德之志,因此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口之所言,无不是道,无不是教。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奇逢著的《四书近指》上说:“山水无情之物也,而仁知登临则欣然向之。盖活泼宁谧之体,触目会心,故其受享无穷,此深造自得之学。”山水无情,人却有情,因此不同的人见山见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唯有仁者智者方能目击道存,可以任运地将自然外物与心性之学直接关联,契入活泼静谧的仁智体性,达之于心,发悟于外,令自他皆可心领神会,受享无穷。

    夫子这种比德言物、托物言志的表达,也常常出现在《论语》中,比如“子罕篇”中就接连出现三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见,“比德”在夫子这里就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更不是一种外在的比拟,而是仁智之性的自然发露,是与天地万物的交融感通,是“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深度觉受,因此,程子也说:“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2.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仁者、智者?

    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老师曾说:“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心中有一件很烦恼的事情,结果出去之后发现一个很苦恼的人,你就特别想要帮助他。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你一直想帮他,结果这件事结束了之后,你突然发现自己那个很可怕的情绪,或者很可怕的低落的阶段就过去了。”

    是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仁者呢?就是从心中生出一个想要帮人的善念开始的吧,而在助人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就是在这层出不穷的困难中,长养的都是突破困难、解决问题的善巧智慧,久久行之,怎能不成为一个智者?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助人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在转变,心灵也随之提升了。

    习得仁智的过程虽并不轻松,但也不无窍诀,这窍诀就来自于本章的“子曰”。尚未通晓本章内涵时,我们眼中的山水可能还只是自然的山水,而非德性的山水,仁智的山水,所以我们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过一番思维探寻之后,方知山水譬喻中蕴含着心性之学的大道理,所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经历人生不断的历练,仁智不断的涵养之后,见山时忆起的是“农山言志”,见水时浮现的是“夫子观水”,山水仁智,动静乐寿,一时现起,于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第22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nq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