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于“忧患”,荒于“安乐”

作者: 赶潮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18:05 被阅读73次

    学于“忧患”,荒于“安乐”

    读第55条《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个老生常谈的命题,智者见智,每位教师可能会说出自己的做法或见解。今天阅读了苏霍的第55条建议,题目叫做《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我又有了新认识。原文是针对小学刚入学的儿童而言的,从题目中我读出了“逐步养成习惯”“紧张刻苦的脑力劳动”“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等关键修饰成分,苏霍是在保持儿童“欢乐慷慨”“天真无邪”的天性情况下,来逐步培养儿童学习习惯的。

    苏霍对脑力劳动的认识是,“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为啥把脑力劳动上升到“人生最主要的事业”?马克思说过,“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或者说人是会劳动的,既会体力劳动,还会脑力劳动。我以为,正是人的脑力劳动才让人的意识得以发展,精神得以充颖,成为自然万物之灵。苏霍接着提出来了教育的任务是,“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这点与叶圣陶的“教育习惯论”也是吻合的,但苏霍更看重这种学习习惯技术上的“紧张性”和“创造性”。

    他对小学教学的认识是,“ 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 。我再次想到了苏霍曾多次提到的“思考之点”,即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因果关系和意义联系,此为思考之实质。在我看来,要学习知识,必然要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也是用心思考的过程,也是形成系统认识和方法论的体验过程。只有经过“紧张思维”的心智体验,才会形成“创造性”认识的灵活应用。所以,对于苏霍这个学习本质的论述,我是赞同的。

    客观地讲,近几年,关于学习的“创造性”是提的比较多的,什么“创新教育”“成功教育”“快乐学习”等等,提供了教育教学的很多经验,但经验多是围绕着学习的成果而谈的。相对来说,学习的“紧张性”倒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提及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混淆了与“学业压力”概念。老师们把“思维的紧张”与“学业的压力”混为一谈了:学业压力来自于升学竞争、作业数量多、学习时间长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要调控的;思维紧张则是来自于解决学习任务和问题的思考过程、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规律、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这都是学习思考要经过的过程,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二是忽略了“紧张思维”的本义。学习的过程是用心思考的,甚至是“劳累性”思考的,这就是学习过程的本义和常态,这是学习成功之前、学习快乐之前的一个必然过程。“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无限风光在险峰”“付出之后才会有收获”,这都是老俗话。不信你再看,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韩愈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说的也是关于学习的“紧张性”或者是“天道酬勤”的道理。

    统观全文,我发现,苏霍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基于“紧张性”“创造性”和“拓展性”的。

    苏霍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始于培养学习注意力的。

    苏霍说,“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在这个方面,苏霍在之前多篇文章中是多次提到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以此为依据,本文中他强调合理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教学方法,“拴住”儿童的思想,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鼓励他们的参与思考问题的对话和展示。苏霍甚至还提到了意志力的问题,他说“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他还提到了有能力学生容易懒于思考的不良现象,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也是教师的一项特殊教学任务。这个论述正好暗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士人严谨治学的最高境界“慎独”。曾国藩总结一生所悟四条箴言告诫其后代说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在“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中,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这就是培养学习习惯的“紧张性”。

    苏霍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发于多样化学习的。

    苏霍说,“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针对刚入小学的儿童,苏霍是在调控他们进入教室逐渐增加学习时间的基础上,设置了“编写小作文”“看图说话”“图画小作文”“画数学题”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思考的纪律性。苏霍在第37条《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和第30条《谈谈直观性问题》中,特别论述图画把感性思维和逻辑表达的相互结合问题,都提到了图画的重要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图画小作文”的方法,让我想到了小时写作文的“看图说话”,再到成人观察的“漫画”感悟,个人体验这种图画小作文还是很有意思的。要说做的有意义,是在2016年4月25日,我在曲阜参加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新常态”的研讨会,台湾教师展示了从经典中借鉴智慧并应用于现代社会的一个例子:教师通过微信给学生布置一个对某事物、某事件、某言论的“二行诗”的练笔作业。我记录了她们提供的学生作业范例以飨读者如下:

    垃圾桶:世界文明的未来/正在宁静的滋长。

    烟囱:向天空逗引白云的/食蚁兽。

    手机:千山万水缩成一枚/芯片。

    墓地:一站,切开/ 生死。

    辞海:辞别宽阔的海洋之后/文字的陆地嶙峋升起。

    阅读课:即使你关闭通往图书馆的道路/我也可以找到大自然的荒野小径。

    孟母断机:学校,我以为我脱离了你/却也渐远妈妈的期许。

    孟子出走:走在漫着奢靡的街头,“砰”的一声/法拉利撞飞了仁义,碾过理智。

    如果说,“编写小作文”是训练句子句式,“图画问题”是训练问题形象化,那么“事物+二行诗”则是训练因果律的二元辩证关系了,凡事、凡物、凡景都是由感而发,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微妙联系,发现事物的不同体验,这大概是脑力劳动之后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才是成功的前提和学习快乐的源泉。

    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师敢不敢课堂上做做“二行诗”的尝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想不到的一些“人才”。曲阜的城市大巴车上写下这样一行字:一卷书、一杯茶、一段悠然时光,一座儒雅慢城。“儒雅慢城”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她和“铜臭繁华”正是相反的,我们的认识是表象的,人家的文化是内敛的。返程路上,我冒出一个念头,仿照这个城市宣传的定位口号,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为莱州市设计一句口号,并附有每个关键词的解说词,既是一篇作文,又是一个关注社会的好素材。这样的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呈现了学习和思考的“创造性。”

    苏霍的学习习惯培养是拓于观察自然世界的。

    苏霍说,“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他坚决反对的是,“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 。他描述的结果和我们当前很多学校的现状及其相似: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苏霍说,“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举行参观旅行等。在这里,苏霍所提到的方法就是到自然界中去读“大书”,通过观察大自然,了解人文风情,学习文化典故,增加人生阅历感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春秋的孔子,到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再到宋朝的欧阳修、苏轼等大家,莫不是游历了河山大川,才有了名篇佳作。实际上,拓展于课外的感悟经历,能从文化上、道德上、审美上去浸润智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学校生活提供宽裕的智力背景。

    孟子有篇名作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做事如此,学习亦如此。“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不就是学习的常态吗!然后知学于“忧患”而荒于“安乐”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于“忧患”,荒于“安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s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