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开播的电视剧《深夜食堂》,甫一出街便有“扑街”的架势,豆瓣评分从3.0到2.7,再到第二天播出时的2.3新低。虽然一部40集的电视剧,前面几集剧情刚刚开始铺垫,还没来得及展开,演员的表演、剧情的细节,还包括主题、翻拍的完成度等等,都尚且无法真实而全面地表现,但对于一部备受期待的翻拍大IP来说,没有任何理由自己先预设一个“低开高走”的期待值,这样的开始,已经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开始了。
通常来说,对于翻拍的IP来说,一直存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即亦步亦趋地翻拍不行,容易让人觉得新的剧组和创作团队缺乏创造力,只能去照猫画虎扒皮式的去“复制”一部作品;在原著的基础上创新和颠覆,以及为水土不服改变一些思路和情节也不行,这样容易导致原著粉丝的不满——为什么要改动经典?你自以为是改动的那些就真的比经典好吗?如果你那么有自信,自己去创作一部新的不好吗,何必来“翻拍”呢?
成也翻拍,败也翻拍。但这件事反过来说可能也成立,一次有效的翻拍,可能你的功力没有使出几成,也会获得相当的成功。即,站在了伟人的肩膀上自然看得更远、得到更多了。
从最近具体的翻拍影视剧来说,很少能见到获得市场和口碑一致好评的作品。不管是前不久电影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还是电视剧《求婚大作战》,票房(收视率)、美誉度都不及预期。大概在“翻拍”领域能称得上是没失手的,一下子能想起来的也就是徐昂执导的《十二公民》,既对原著精髓部分有所沿袭,又在本土转化上相当具有自己特色。翻拍看似取巧,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好活儿,“砸锅”的概率要远远大于诞生爆款的概率,毕竟珠玉在前。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我们的影视创作者,眼高手低的太多,事实也告诉我们,不是我们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一天自己就可以成为对方。
具体来说黄磊版的《深夜食堂》,首先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在黄磊身上,这一点有些不公平。这里除了黄磊负责绝对主演之外,还跟他一直营造的“黄小厨”人设有关,好像这样一部剧,就是应该为他量身打造甚至由他全权负责的一样。其实不然,一部电视剧即便再有固定的人物形象,也是由编导等主创来负责的,大家也不应该忽视这部剧的导演蔡岳勋,他也是当年创作收视奇迹和口碑神话的《流星花园》的导演。
按理说,这不应该是一部扑街级电视剧的搭配,黄磊虽然算不上老戏骨,但也是有成功经验和资历的老演员了,只是此次他的演出只能用尴尬来形容。一边刻板地模仿着原著的神情,一边又让人不知道他这样复刻出来的深夜食堂老板的意义何在。至于蔡岳勋,除了拿得出手的《流星花园》,还有几部电影版的《痞子英雄》,虽然顶着“港台导演不懂内地”的帽子,但也不至于拍出如《深夜食堂》前两集表现出来的凌空蹈虚和不接地气啊。
黄磊以及其他配角女博士、舞蹈前辈、白领、小混混等等,既没有原著中人物的神采,也没有改编翻拍过程中的再度创作,只是将原著中的台词和布景,不加修饰地拿来照用,造成了剧情不接地气、台词荒诞可笑、细节造作扭捏的观感。即便不深究脆皮肠是不是红肠或者红肠的价格,就说那一脸朴素的告诉你“老坛酸菜有酵素”,这也太扯了。中华美食被坛酸菜泡成了模糊的发酵味儿也就算了,还把这广告打成相反的效果——即便是为了应急,让人看了再也不想那坛酸菜味儿的方便面了!这种为了广告“硬插”的行为,不能说多低级吧,但至少在艺术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怠慢。
不管后面的剧集是否能够翻盘,但至少从前几集的《深夜食堂》来看,这是一部充满了槽点的剧,也透露着创作人员的敷衍和力所不逮。不管翻拍也好原创也罢,任何故事都要有根,发生地和人物在剧情里要合理是起码的,你让一群中国人在中国吃着蹩脚的不日不中的菜,还要看着老板一脸朴实的日本人打扮,还有泡饭变泡面,虽然一字之差,但大家都是吃过这一口的,其中意境和口感差太远了……这到底是偷懒,还是压根就没有服装道具改编的“用心”成本呢?
中国版的《深夜食堂》不能算是烂剧,相比原剧9.2高分的2.3评分,估计也有原剧粉丝“气愤”的原因,但这样一部翻拍剧确实没有了原剧的灵魂,也不见任何创作者的闪光灵感。如果艺术仅仅是复制,意义就不大,不管是编导还是其他主创,你得将自己的某种气味注入其中,“跟你发生关系”,这才是各个行当的基本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