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里的“杂质”
文/赵元波
曾经到一非遗传承项目处观看老师傅做砂锅。
在我看来,做砂锅跟玩泥巴差不多,不足为奇,只要把和好的陶泥放在转盘上,随着转盘的转动,人用手捏出锅的形状再加以修饰就行了。
小时候玩泥巴,用泥巴做玩具,玩具干了后就会开裂,我感兴趣的是老师傅用什么方式和出来的陶泥才会使烧出来的砂锅不会开裂,砂锅开裂就意味着不能再用了。
只见老师傅拿出一坨陶泥和了起来,就像和面一样揉了一会儿,老师傅这才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往陶泥里加入了一些“杂质”,接着再揉。
我问老师傅:“你往陶泥里放的是什么东西呀?”
老师傅笑了笑说:“就是些‘杂质’而已!也就是少量的砂砾、陶渣、草木灰。”
我有些不解:“为什么要放入这些‘杂质’呢?加入这些‘杂质’会让砂锅开裂的!”
老师傅说:“加入了这些‘杂质’,不仅不会碍事,还会使忽然出现的小裂缝停步或者拐弯,砂锅就不会开裂了。陶泥越是纯净细腻,做出来的砂锅就越可能经不起大火猛催的熬炼,一遇到冰凉的食材,或滚烫的热油,就会崩裂。”
不看不知道,一看,这才有了收获,小时候玩泥巴,做的泥巴玩具容易开裂,也许就是泥巴里缺了“杂质”做筋骨的缘故。
水至清则无鱼,砂锅里加点“杂质”才不会开裂,做人就要像砂锅一样不必处处追求完美,需要适时加点“杂质”,过分的精致也许不是件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