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一首诗的上半句:“薄酒懒邀客”。今天,就要探讨它的下半句:“好书愁借人”。
“好书愁借人”,要掰开来分析:先说什么是“好书”。这首诗成形于北宋,距今一千多年了!那时候的好书是什么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猜那时候市面上也一定流行着不同风格和类型的书籍吧?
就像以前,每到周日,我去图书馆对面的旧书一条街。那真是开了眼:成千上万种花花绿绿的薄厚书籍平躺在马路牙子上的塑料布上,你任意选,多买,可以论斤卖的!
人还真是怪,给你两三本书,你会比较一下,哪个更有阅读的冲动。给你一个万里挑一的机会,还就真的乱花渐入迷人眼而不得选择了!
所以,所谓“好书”,也是相对的!相对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读者,不同的认知,甚至同一读者的不同心境下……
“好书”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可能留下数以万计的书籍。可是,你不能说哪个哪个是好书。这要看外环境也要看内环境!
我们都知道洛阳纸贵的故事,可是今天还有几个人去读《三都赋》呢?
我上学的时候,最推崇的作家就是鲁迅了,可是,今天,他的文章据说也慢慢撤出课本了。
好多年前,我翻出来我妈上高中时候的语文书。哈哈!那上面的文章就更有时代的烙印。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偷看《聊斋志异》而被骂过,更不要说看《金瓶梅》了。后来,我听高晓松说,《金瓶梅》是要非读不可且不止要读一遍的好书。可惜,到现在,我也没真的找来读过,想想可能还是心里有来自小时候别人给灌输的坏印象吧!
我想说,现在可能是最好的阅读时代了吧!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踏踏实实的多读一些书!
好书,就像是你遇到的好朋友,很珍贵也很有缘分的,要珍惜!
那好书为什么要借呢?
你以前听过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说: 书,都是借来看,才觉得好的!
现在,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纸质书,好像受冷落了!更不用说“借书”了!
我今天不谈年轻人看的电子书。
我还是说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诗里的情境吧——“好书愁借人”。
按照作者惠崇禅师的意思看,他诗里提到的“林逸人”是拥有一些“好书”的!
可是,他就怕有人向他借书,我想,尤其怕好朋友来借书吧?
为啥呢?你想啊: 他都懒得去应邀或者约别人喝酒了,那剩下的大把时间干嘛呢?——当然是看书啊!
他的困惑,有一段时间我也有过,就是手边必须有没看完的书,那样,心里才踏实!
如果你不喜欢读书,我打个比方你就懂了:若你喜欢钱,是不是兜里瘪的时候会心慌? 喜欢读书的人,手边没书,就是这样的感觉!
所以,你能想象了吧?有好书的人,是怕别人借的!就像你怕别人借钱一样一样的!
我们从怕借书这件事儿上能解读出什么呢?除了他喜爱读书之外,还能看出他的一种生活状态——趋于安静平和的内心和淡泊名利的超脱!
一个有书相伴,就快乐安宁的人,该是怎样的隐士和大侠呢?
其中,一个“愁”字,又多么深刻的反应了“林逸人”的品味和生活态度呢!
他是不怕别人借别的什么,只怕借“书”的!从诗末,我们读出,他可以提个药箱子去医人苦痛,甚至在还冷的初春忘了戴头巾。说明,他的心是暖的,是悲天悯人的,是爱众生,爱这个世界的!
只是,他最后还是要归隐的,在山中,在水畔,在竹林,在雾里……
或许,他有自己的选择。而我们尊重他的选择,就是对他最大的理解吧!
世界很大,人若海海,在不同的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无论读书还是写字,甚至借书以及愁借,有时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该去的方向……
好书愁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