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世间ꎬ只有西方的辩证法、中国«易经»学说的思维方式与佛学略具可比性ꎬ太虚就以对这两派的批评为例ꎬ展现佛学的意义世界ꎮ 在太虚看来ꎬ尽管两派也强调万象之转化ꎬ值得肯定ꎬ但辩证法强调的对立与易学强调的稳定在佛学“中道”看来都各执一偏ꎮ 就连这两派学说强调的变化中的世界ꎬ也都只是“粗显”的ꎬ不如佛学所见“微细”(微细相当于能内观至自身的意识流ꎬ从认识层面看ꎬ佛学概括的精神心理因素更强)ꎬ不够“如实”ꎮ 且佛学所称的现象与幻象的“相对”ꎬ与辩证法所谓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并非一回事ꎮ 因此太虚开首就阐明现变事之真实即为现实ꎬ道家所谓“自然”ꎬ在佛学看来也只是业果之一部分(与自然相对的社会构成另一部分ꎬ即人类共业)ꎬ属假相非现实ꎮ 从另一面看ꎬ认识对象(色)与认知主体(心)都处于刹那生灭中ꎬ刹那生灭当然是间断的ꎻ而现变实事的连续性ꎬ即前因后果ꎬ须借助“缘”(在此指父母与家庭影响、老师教导等后天因素)才能被五识(眼·耳、鼻、舌、身)感觉到ꎬ并与意识(第六识)综合显现成“识”ꎮ “缘”与“因”相对ꎬ然而何为个体认识之“因”? 有的学说称是实践ꎮ唯识学不否认实践ꎬ但指出实践只是“色、受、想、行识”五个认识层面中的一层ꎬ故更为根本的是“种子”ꎬ在生物界相当于遗传基因ꎮ 从认识过程
看ꎬ人的遗传基因与“胎生”之缘结合后ꎬ其眼、耳、鼻、舌、身五识即受现行诸法(色)影响(熏)ꎬ而第六识对熏知的综合ꎬ特别是经自我意识(第七识、末那识) 的加强ꎬ更具有模仿与主动学习的选择性、能动性(习)ꎻ长期熏习也会加强学习与适应能力ꎬ并通过遗传基因摄持ꎬ其各种能力的变优或变劣都存在可能ꎬ并反过来影响基因的改变ꎮ 第八识即阿耶赖识又称藏识ꎬ⑨认识的基因组即保存其中ꎮ 藏识的运作变化如“瀑流”ꎬ既非“凡常”所认为的性质固定如一ꎬ亦非“断灭” “虚无”ꎬ健全的认知也在刹那中寂灭ꎬ又在刹那中重新开始(生、
更新)ꎮ 同样ꎬ阿耶赖识能在事相的刹那间“因”灭“果”生中ꎬ洞见其“缘起”ꎬ即因果联系ꎬ亦即在认识的诸对象中找出线索与条理ꎬ即内部联系、理性认识ꎮ 实际上ꎬ所谓八识是个体认识的统一体ꎬ刹那刹那生天而连续的统一体ꎬ汉语称之为“心”ꎮ因此ꎬ太虚说:“色、心汇流业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相当于康德哲学中的知性ꎬ知性既是认知能力ꎬ也是所了解的知识被运用的工具性的能力ꎬ但不具备能动的超越性ꎬ此即比量ꎬ亦即太虚所谓“理智”ꎻ而具有超越性故同时可指导实践的理性能力即圆成实性ꎮ 然而“三性”皆由识转化成智ꎬ本属
一体ꎬ分开说只是为理解的方便ꎮ 染、净相对而言ꎬ世俗知识皆染净相杂ꎬ染中含净ꎮ 太虚将其分为三大类:一为各各不同的人类个体认知与众生中同类的群体感知ꎮ 同类群体因“根识”的相同ꎬ其认知也相似ꎮ 二为人类习俗常识ꎬ各民族、各群体皆有不同ꎬ且习俗也在改变中ꎮ 三为学者的理智认知ꎬ包括科学的、哲学的、神学的ꎮ 太虚还另列了第四类ꎬ即与情感认同有关的儒道的修养、基督教灵修的个体宗教体验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