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工具,它有时候是情绪的发泄,有时候是情感的表达,有时候是见闻的转述,有时候是和世界的一问一答。写作是一个大多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很多人都应用得很好,也有人在滥用。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网上更是语言大师的集结之地,它们创造出的那些热词、金句,虽然不成篇但是很好品,传播性极强,常常被大家借来用在文章中,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常常让人嫉妒他们的才华,一个词、一句话的剂量就能妙手回春。
另外,网上能获取的资源真的很多,都用不上自己去找,每天都能收到一大堆推送,随便打开几个都多多少少有收获。很多营销号就专门发布一些也不知道由谁原创但饶有哲理的语句,尤其是在爱情、人生、成功等主题上颇有造诣,都像雕塑家一样对着石膏精雕细琢,呈现出一件件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些语句很适合P在图上作为个人资料的背景,或者发个朋友圈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的心情。我常常在想,究竟是哪样的人能写出这些柔软又坚韧的句子,不知其是否有更加精彩的长篇文章,还蛮期待的。
当然,近些年营销号被骂得很惨,不报道真实情况,拿着笔尽写些招仇恨的话,为了抹黑而抹黑,一有事情就第一个带节奏。尚不能辨别是非的朋友就常常被领着跑,而头脑清醒的人免不了眼睛受累。遇到这样的人,真的要内功深厚,才能运气自如。君子动口不动手,想骂上两句,就中了他的招,而且他会双倍奉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有一句,希望这个行业善良。
有人写文使坏,就有人往好的方面写。看看新媒体招聘信息就知道,知乎、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都是标配。这些平台有很多会写文章的人,虽然很多是带着营销任务的,写作已经变成他们的职业。知乎上有的文章戾气确实很强,冲得很,让人想躲开,但也不乏有价值的文章。你能看到很多把一个话题写得很详尽的文章,有百度百科的既视感,但语言上更有文学性。这样的作者搜集资料的能力很强,写的东西有凭有据,你能学到很多知识,又很佩服他们对一个领域的钻研态度。知乎采用的问答互动模式,有那样全面的回答在前面霸榜,我等小辈顶多先做个补充和学习,可能划水划多了,就会划船了。
我这些天找文案方面的工作,发现简书的名气没有想象中大。每次我都要解释一下,这是一个面向创作者的平台,创作的内容多具有文学性。“写的都是散文、诗歌、小说啊?”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写文案首先要求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强,大大方方拿出简书账号给负责人看,一般还是会认同的。写作这东西一定是相通的,即便你写的是广告或者新闻稿,都只不过是文字的另外一种排列组合,各有特色和技巧罢了。
前几天一家新闻社的老总给我看他写的诗,真的让我自愧不如。从办公室里的毕业照来看,应该是北大的传媒专业毕业的,干了很多年的新闻记者,写的多是新闻稿,没想到诗歌也写得很灵动,写作的视角相当广,观察力确实不一般。而且,我注意到他的书架上摆的多是地方地理志,比大板砖还厚的那种,看起来特别无趣。桌子上也都是报刊杂志,很难找到一本文学性的著作,这打消了我对新闻记者无法做文学创作的顾虑。尽管从业这么多年,思维已经形成新闻定式,却还保留着对文学的敏感,还是很难得的。这让我有想在他公司学习的冲动。
最近两年,脱口秀特别火,我们也一下子认识了很多脱口秀达人。他们都特别会玩梗、自黑、讲故事,演讲时长一般分为15分钟或一个小时,力求让观众每分钟笑到四次,可以说让观众赚足了快乐。他们的成功自然离不开语言的创造性和艺术性,虽然玩笑话居多,但表述起来倒也不是完全无厘头,感觉还是在的。还有《奇葩说》那样的辩论性质的节目,总是迸发出很多精彩的观点,哪怕是抨击性的言论也不乏道理。这两种类型的节目早就该火了,戏剧性语言加上对生活的探索,本来就妙不可言。为那些嘴比脑子还快的达人点赞!
写作这个工具除了有以上这些使用者,还有一群追求被文字记录下来的人。市面上有很多名人的自传,成功学,当然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那些在世的,甚至很年轻的名人自传、成功学。其实,我喜欢写作以来,最梦寐以求的就是以后若是成名了写一本自传,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啊,但我预想的是至少六十岁以后。现在看来,成功的人越来越年轻化了,把自己的经历、故事和感受整理出来,就可以成传。对于他们喜欢借用文字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这种方式,我特别理解。
很多人确实是成功了,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他们可能是被支持他们的人逼着写,也可能就和我一样觉得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太过遗憾,希望留下自传让世界记得。不过既然写书成传,就要接受大众的审视,在以后的日子里千万别胡来,让那本传记变成一件很尴尬的东西留下来。它不是护身符,是你再也揭不开的标签。
写作这个系统就像一棵参天大树的庞大根系,我这样的小白就处于最末端,越往上越集中。可能永远深藏在地下,也可能壮大起来爬出地面成为强壮的树根,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存在。更厉害的是,哪一天被点化送到树干、树冠的位置,虽然目标“高高在上”,但至少有个盼头。希望有一天能够结识到树冠之上的作家,那对于我该是多么荣耀的会面,比坐在家里做白日梦真实得多。一句话,向他们致敬!
写作,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被不同的人使用有不同的效果。工具的好坏在于用工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方向,愿它一直被善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