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有这样一段引语:“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当时,我对“紧要处只有几步”感到不解,“紧要处几步”这个“步”,可以理解成“路”还是“选择”,“几步”到底是一步,两步,三步…… 现在,“紧要处几步”,我理解成三步,暂说两步:一步是高考,一步是大学毕业的去向。站在人生路途的十字路口上,学生的最终去向,看似是一个个体的选择,更是看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漂浮与命运。
此书是一本非虚构书籍,看着好似是对“二本院校学生”进行跟踪分析,呈现出的“田野调查报告”。这亦是一本教学札记。讲述了黄灯老师在广东F学院任教,由一个契机引发的对学生处境的关注与思考。
从教15年, 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等方式,见证者学生的命运。
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最后,提出我的一点疑问:
此书名《我的二本学生》难道仅仅指的是“二本学生”吗?还是,它其实是一个宽泛的说法,指被忽略或不被重视隐秘角落里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