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提及魔术,很多就会提起西方的大卫·科波菲尔,认为魔术是西方最初开始的表演,其实,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有了魔术,古称幻术、戏法,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据记载,周代成王时,就有人能吞云喷火,变龙虎狮象之形,这就是魔术。汉代武帝元封三年,表演百戏,有人表演吞刀、吐火等魔术。方士少翁在牛肚中藏锦囊,栾大利用磁石让棋子自相撞击,都是魔术。三国时候的左慈戏弄曹操,在宴会上要来铜盆、渔竿垂钓,从铜盆中钓出两条大鲈鱼。宋代杜七圣凭戏法“杀人复活”名载史册。明、清两代,魔术表演已经深入街头巷尾。清朝末年,西方魔术传入中国,天津的“戏法罗”、北京的“快手卢”名噪一时,闻名中外。
《魔术江湖》这本书,原名《戏法罗》。作者唐四方,从小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钻研戏法、相声、京剧、评书等传统艺术十余年,以诙谐笔法创作的《魔术江湖》系列,堪称其集大成之作。本书在波澜起伏的历史背景中,以民间艺人的故事铺陈叙述,将魔术的百年世家的传承、魔术技法的流派、江湖恩怨与纷争,娓娓道来。
1940年,广聚江湖艺人的京城单义堂惨遭灭门,融合古今智慧的传奇魔术“偷天换日”就此失传。五十多年后,13岁的戏法世家传人罗四两,在一个古怪老头儿的忽悠下踏入江湖,学技艺、闯湘西、战群雄、历生死,揭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秘密……
01.魔术的江湖文化和传承。
魔术是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巧妙综合视觉传达、心理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刑侦学、表演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的高智慧的表演艺术。抓住人们好奇、求知心理的特点,制造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魔术早在2000多年前甚至更早就已出现在中国汉代的"百戏"中,至唐宋年间,魔术作为一种表演技艺尤为发达。同时也开始流传并影响了世界各地的魔术发展。
《史记》记载,公元前108年,安息王"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来中国表演魔术。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也记载了来自西域的魔术师"吞刀吐火"、"划地成川"等魔术节目。
隋唐时期,和日本、印度等国的魔术交流就更多了,南宋、明、清时代,以"藏挟"见长的古彩戏法,以及《神仙幻术》、《鹅幻汇编》等魔术专著,对日本及西方的魔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外魔术的大交流出现在清末民国初年,一方面是英国的瓦纳、日本的松旭斋天一、意大利的却菲洛、美国的邓脱等许多外国著名魔术师是的来华表演,一方面中国的先辈戏法艺人朱连奎、韩秉谦、郎德山等远涉重洋去国外献艺,带回许多外国魔术节目。在此基础上,穆文庆、韩敬文、莫悟奇、张慧冲等前辈大胆继承并借鉴了中外魔术的精华,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的魔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都有自己的江湖。
《魔术江湖》中的开场,和很多热血江湖类的小说一般,主人公罗四两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父母身故的刺激,患上了超忆症,拥有者过目不忘的本事。身为戏法罗的传人,却对戏法十分的反感。而后他在渐渐见识了戏法中的江湖,进而认识到戏法罗的地位和责任,开始走上振兴戏法罗的成长道路,接收了振兴戏法罗的重任。
那些古老中国的魔术术语、技法、暗语等等,随着罗四两的进阶,在我们面前铺陈展开,我们也好似踏入那个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魔术江湖之中,不断见识到魔术背后的文化传承。
02. 戏法比技艺,江湖见人心。
在魔术行当中,最讲究 “识人识面”。识人就是考察人品,包括善良、孝顺、忠诚以及谦虚等因素;品格方面过关,还会考察天赋,就是识面,这包括学习能力,现场应变能力、表演力以及钻研程度。因为魔术的遗传基因就是需要极其重视保密性,传授技艺是私密的,所以传承人的品格更加重要。
《魔术江湖》以魔术作为外衣,但依旧在向我们讲述的是人性的变化。
因为暴利和人的贪欲,毒蛇标就是一个老渣,他为人甚是狠毒,长年做没本的老渣,他不仅贩卖小孩,还拐卖妇女。看到此处,不免让人义愤填膺。
方铁口道骨仙风为人正经,靠算命为生,他靠的都是丰富的江湖阅历和洞察人心的本领。
快手卢光耀不惜得罪各门各派的人,只为让自己的技艺得到升华,只为了让戏法尽善尽美。在他发现了罗四两这样天才,为了传承,能够把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
他对罗四两说:“所谓责任,不是要你做,而是你要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总有些事情值得我们奋不顾身,甚至牺牲性命,这就是责任和使命。”读到此处,不免让人热血沸腾。
而后罗四两,明知道想要从阴狠老渣手里救出被绑走的孩子危险重重,他和卢光耀依旧毫不犹豫的去做了。他们如此奋不顾身,不是因为社会责任,只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要做这件事。能够坚定的做内心认定的正确的事情,也是一件人生快事。
《魔术江湖》不仅仅讲述了传统魔术的技法、暗语、江湖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人性,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为人处事之道。书中的人物个个鲜活生动,身怀绝技,交织出一幅精彩的江湖图景,令人不忍释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