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㈡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15分)
大学更要有大爱
新京报(以下简称“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大固然不等于一流,但既然是一流大学,当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特别是那些名列前茅的国际名牌大学。
杨福家(以下简称“杨”):恰恰相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曾多次排在世界大学前三名,但普林斯顿不过6000多学生,加州理工更少,才2100多名学生,它不把自己叫大学,叫学院。但它的航空航天和遗传科学、物理学都是世界领先。香港科技大学也不是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不长,但它用了10年左右就进入世界300强之内。反过来看我国的大学,许多大学管理学院的历史已不止10年,大楼也不少,却没做到小学院能够做到的地步,又怎么能说一流的一定是大的呢?
新:解放前清华的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不是指的有大楼,而是有大师。您在这句名言上又加了一个词“大爱”,具体指什么呢?
杨:“大爱”这个词的提出,我想了很久,没想到特别合适的字眼,姑且这样表达吧。其实是说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有了大爱,也能请得来、留得住大师。
新:我们的大学也经常在讲以人为本,在讲爱心。
杨:以人为本不光是空话,首先体现在投入上。比如中欧管理学院,创立之初就投入4500万欧元用于聘请教师。再如香港的大学,80%的投入是用在人的方面;而国内大部分钱是用来修房子,似乎我们又回到了“大楼”的阶段。其实,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离一流也就不远了。
新:一流大学除了对他的教师有宽容的爱心,对于学生是否也是这样?
杨:确实如此。就拿我所在的英国大学教育来说,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从15世纪开始就实行导师制,每个人从进大学那天起,就有人关爱他。剑桥有一句导师名言:“我的烟熏将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人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储存火种的地方,而找到火种并且点燃,不光需要训练的技术,更需要爱。从教师来说,需要负责的精神。比如诺丁汉大学,我们规定,教师在外兼职的时间不得超过1/5,而国内教师兼职的情况很难考察。
新:师生关系疏远,除了教师责任心,是否也和扩招太快,一个教师需要教育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有关。
杨:其实这里倒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要看教师是不是全心全意。
哈佛大学医学院有一个导师,他一个人加上一个助手,管160多个学生。我听说他管这么多学生,觉得难以相信,就随便点了几个人,请他讲讲这些同学的学习、家庭情况,他都非常熟悉。国内的老师上完课就不管学生了。这些人一般水平很高,在外事务多,很忙。他们跟学生的关系就是课堂上授课的关系。
新:师生的亲密关系,除了教师自身的责任心,是否也需要学校的努力?
杨:学校需要为师生的交流、为学生受教育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还是拿英国来说,牛津和剑桥都有不少学院,所谓学院是一个个社区,是学生和导师一起居住的地方,学生并不按专业居住,是综合的,导师在这里全面管理学生的生活。许多导师经过几年相处,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根本不需要考试就能知道学生的水平。
再比如哈佛大学,它的校长办公室在一幢历史古老的大楼里,大楼的最高层却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的宿舍,能住在那幢大楼里是一种荣誉。再如耶鲁大学,它要求新生入学第一年必须住在校园里。这些做法都是培养一种社区氛围。学校应是学习做人的地方。第一任务不是训练,而是教育,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最优秀的学生。
(节选自《在北大听讲座》,有删改)
【注】杨福家,复旦大学前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并连任三届,成为出任英国知名大学校长的第一位中国人。
⒚请简要概括杨福家关于一流大学有哪些观点。(4分)
⒛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我的烟熏将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5分)
21.请结合杨福家对我国大学现状的批评,概括我国大学存在的问题。(6分)
试题答案:
㈡实用类文本阅读
⒚⑴一流大学不一定要规模大,小学院也可以是一流大学。⑵要有以人为本的爱心,并落到实处。⑶对老师要有宽容之心。⑷要全心全意关爱每一个学生。⑸要为师生交流创设一个社区环境。(答对1点1分,答对4点给满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⒛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意思有两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专长等;(2分)这些兴趣爱好和专长需要导师用关爱的方式去启迪,才能被挖掘出来。(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21⑴我国的大学“以人为本”成为空话,钱更多地投入到建楼,而非用人上。⑵教师责任心不够,在外兼职太多,师生交流少,对学生缺少真正的关爱。⑶学校过分关注训练,而忽略做人教育,很难培养最优秀的人才。(每答对1点得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分别为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