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可谓热火朝天,"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军对垒可谓箭拔弩张。《课堂内外》99年12期"指点江山"栏目就曾大声疾呼:"身在其中(应试教育)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请拿起你们的笔,控诉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摇旗呐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文教授也认为:"这两种教育形态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2)难道它们之间真的不可调和了吗? 可是我们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全国高考啊! 为了素质是不是非要取消应试呢?这不由令我想起了"文革"那一场空前浩劫,考试取消了,人才的素质提高了吗?所以我认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即"应试素质"。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点、出发点,脱离了现在社会不可能取消考试这一现实而空谈"素质教育"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十几年来语文教改的呐喊声此呼彼应,摇山振岳。 虽说教改给语文教学大动脉增添了新鲜血液,但并未激活语文教学的'中枢神经', 也没有消除'大动脉'里积淀的'栓塞',因而使语文教学依然在低谷中徘徊。"(包勃《审时度势 改弦更张》《中语参》 99.11)这也许是每一个教改有心人的共鸣吧。 每个老师恐怕都要面对这样一个环境:教育机构要指标,家长要分数,学生要前途。如果没有这三方面的压力,素质教育的步伐不会如此缓慢,但在人口众多,处处充满竞争,高考、招工等不同形式的考试比比皆是的社会,要想离开考试来谈人才恐怕是行不通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某厂招工5人,经面试符合条件的却有50人,厂长冥思苦想偶得良策--加试外语。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的人才录用特色。尽管现在大学招生计划年年增加,但人人上大学仍然不现实,加之社会下岗工人的冲击,要想不通过考试就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谈何容易。那么,学校、家长、学生的指标叮嘱、分数期盼、前途担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在高考制度还是一种唯一可行的人才选拔方式的情况下,脱离"应试"而只谈"素质"的教学思想显然是形而上学、自欺欺人、徒劳而无功的。离开了"应试"而空谈"素质"的结果只能是背学校、家长、学生而行,而离开这三个方面(特别是学生)来谈"教改"其可笑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难怪有人说如今的素质教育是"万事不备,只有东风"了。这种满足于"水中月,镜中花"的教学目标改革,恐怕也是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实话实说,没有哪一个有上进心的教师不拥护素质教育,但脱离应试而谈的素质教育肯定是唯心的,说给别人听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是针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呢,这些一谈语文教学实验就被遗忘的初三、高三学子难道不应是素质教育的对象?(恕笔者寡陋,我至今没有看到哪一个素质教育改革是针对初三、高三而脱离应试的。自然,能常见到些因不堪应试体制之负而猛烈谴责应试制度阻碍了其素质教改之路的杂文,骂归骂,让你来寻找一个选拔人才之法恐怕……当然,言外之意是不是还有我进行应试教育情非得已,希望素质教育理论家们高抬贵嘴,放我一马云云,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形态,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 单看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改革就不难发现学生素质是可以用"考试"来衡量的, 一句话新闻、实用文改错、科技文阅读、语言表达运用、《圆的联想》、《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战胜脆弱》、《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些高考探索无疑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一条可走之路:既不能做口喊"减负""素质"的空洞理论家,也不能做考试的奴隶,而要利用考试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要求让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在应试教育的目标下实现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自然的……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2.1)这里总书记所谈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显然不是摈弃了"应试"的"素质",当然也不是不要"素质"的"应试",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要寻找一条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现实出路不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在"在应试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即实施"应试素质教学",因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成果也是可以用考试来检验的。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手段之一,它既是教学目标的实现及实现程度的量化尺度,又是教学效果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唯一检测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工具在社会各个领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社会对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考试作为获得语文能力信息的一种手段,在社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用作语文教育评价的依据,还常用于能力发展预测、职业能力鉴定、智力诊断等,是招生、招干、招工等考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众所周知,有选拔,有评价就一定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考试。有人认为,为考试而教学,为考试而读书,这必然会导致对人才的扼杀,这话有道理。但就因此而认定考试就是扼杀人才的手段这又未免捉襟见肘,试想没有挑灯夜战、十年寒窗的磨炼,莘莘学子能知道劳动成果的艰辛?也许有人看到了一些因高考失利而轻生的个别事件就对高考大加指责,但试想对这样的"人才"减负后其面对挫折的心理程受能力又有多大,我们还能从这样的一代接班人身上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大将风范?因此,高考要求考生具备的灵活应变、镇定自若、自信果断、处惊不变、进取争先的综合能力(素质)同样也是国家、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就这一点上讲,考试不仅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标尺。由此看来,考试作为一种特殊的鉴别人才的方法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然教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为高校输送人才,考察人才的方法也不只有考试,但在现今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测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情况下,考试的地位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而把这个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明显分开来的时间差产生的社会责任完全推诿给教师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改,教改的关键在教师"如此严密的逻辑,教师看来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但也并不等于教师通过"检讨认错"就万事大吉了,"尚不发达的国情,太不宽裕的教育经费,巨大的求学与求业人口……这些掩盖在应试教育及其着眼于文凭、饭碗、晋职之类种种短期目标的教育机制背后的问题,也似乎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