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魏冯太后》对大女主人设和历史背景的缝合(下) 文 和运超 本文上篇提到,《北魏冯太后》故事主线总体还是能...[作者空间]
景泰年间,一支日本使团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国。离船登岸后,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紫禁城,朝觐明代宗,述说来意。让岛国如此兴...[作者空间]
看《北魏冯太后》对大女主人设和历史背景的缝合(上 ) 文 和运超 《北魏冯太后》其实是一部近二十年前的冷门剧,由吴倩莲、李光洁、王庆祥、薛中锐、臧金生、刘冠翔、沈傲君...[作者空间]
权力,是令人上瘾的毒药,当你品尝过它甜美的滋味后,就永远不想失去。 为了这毒药的甜美,你可以抛弃人性中的正直、善良...[作者空间]
北望沙漠垂,漫天雪皑皑;临边无策略,览古空裴回。 乐毅吾所怜,拔齐翻见猜;荆卿吾所悲,适秦不复回。 然诺多死地,公...[作者空间]
致人于死,莫逾构其反也; 诱人以服,非刑之无得焉; 刑有术,罚尚变,无所不施。 人不认罪,加罪一等于其身; 证不可得,伪证为真于其行; 如此,人皆授首,无不蛰伏。 绍兴十一年...[作者空间]
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谋之。 以力取之,不如以计图之。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四月。距离完颜宗弼率金军北撤,大宋淮西诸军回到各自防线已然过了十几日。 朝堂里,文武大臣们对此...[作者空间]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 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故,势变则物似人非,时迁而忠奸互换。 忠奸之别,不过如此。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六月...[作者空间]
我看中国历史之七四:契丹辽朝篇五天祚帝西辽 耶律延禧成为天祚帝真是完全出于辽道宗的愧疚吗? 文 和运超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契丹名叫阿果,其父是昭怀太子...[作者空间]
半壶枯酒,一柄狼毫,遥祭汴京当年雪; 弦如霹雳,箭似流光,追忆太祖杯酒约。 烽烟起,天下乱,碎了河山; 狠心肠,害忠良,力促偏安。 呕心沥血三十载,千古骂名一...[作者空间]
北国漫天铁血,已然不在; 南宋水乡温柔,兀自依旧;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初六,出使金国的王伦从金国返回大宋。 十二月初十...[作者空间]
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皆因造化弄人。 国存一脉,有些成了老子,有些成了孙子,都是时势使然。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八月,刘光世麾下统制官郦琼、王世忠发动叛...[作者空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故借力,乃君子所为。 皇帝疑惑地看着我,道:“秦爱卿,岳鹏举十万大军粮草问题既已解...[作者空间]
天若得时,日月发光; 地若得时,草木盎然; 水若得时,惊涛骇浪; 人若得时,利运亨通。 国若得时,扶摇直上九万里。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六月,皇帝命我入宫奏对,商议国事...[作者空间]
当一切事情都过于顺利时,往往就是危机的开始。 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六月,我与参知政事翟汝文同堂议事,谈到修政局用人问题时,我与他观点不同,发生...[作者空间]
为官之道,若不能和光同尘,便只得沽名钓誉。 朝堂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权力。 日光之下,了无新事,古今无不同。 建炎元年十月,我替徽宗写完乞怜奏折不久,鉴于我在金国...[作者空间]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同样凝视着你 我自幼博学多才,书法独步天下,融百家之长,潜心专研,取徽宗“瘦金体”独创“宋体”,为后世往来公文所用。 当年,为替高宗排忧,我替他杀了两个...[作者空间]
历史的每一页,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或惊心动魄,或引人深思,像被岁月尘封的珍宝,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今天,咱们就...[作者空间]
气焰嚣张的耶律乙辛怎么会忽然“降智”被辽道宗处置? 文 和运超 耶律浚生于辽道宗清宁四年(1058),四岁时受封梁王,深得其父耶律洪基喜爱。重元一事平息后的清宁十年(10...[作者空间]
大家好,我是吕小汪,本篇文章约3000字,阅读需耗时5分钟左右。 站在松赞干布的视角,李世民到底有多恐怖? 一个从...[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