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讲一个孝字。
作为中国人,当然也包括外国人包括任何一个人,都要孝敬父母。《孝经》说得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个人自残或自杀,这是不孝父母。
大学里压力很大的一件事情是大学生的安全问题。部分大学生选择自杀或自残,在此之前他们或许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或者受到了伤害,加之没有人及时给与正确引导,心中的恐惧和压力没有得到释放,经过日积月累,演变成了抑郁、痛苦,于是选择自杀或自残。
请大家一定要想一下自己的父母,一定要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
我们能出生,能长大成人,将来工作,成家立业。这些都是父母生养我们,照顾我们,供养我们读书。我们一定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把好的消息告诉父母,让父母脸上有光,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为我们担心。
但是,少部分人包括大学生,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一时间想不开,感到很痛苦,于是选择自杀。大家想一下,你自杀了,你的父母怎么办?你让他们怎么继续活下去。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希望我们将来成才。我们应当刻苦读书,锻炼身体,誓戒邪淫,一身正气,努力工作,为家庭、社会、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想的。
但是,在现实中,部分人感到很痛苦,压力特别大,时间长了变成了抑郁。
怎么办?在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孝敬父母。
以父母为中心,我们想的是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让父母脸上有光,如何让父母开心,不让父母担心、操心。把我们的压力和恐惧少考虑一点,把自己的痛苦少想一点。想一下,父母是怎么样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想一下父母是如何十几年、几十年辛苦付出,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父母没有压力吗?父母没有痛苦吗?父母没有发愁的事情吗?实际上是有的,不仅有而且很多。只是父母在承担着,在忍着,在负重前行。他们很少向孩子抱怨生活的辛苦,很少,真的很少。他们一直在忍辱负重,一直在负重前行。我们呢?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最起码不要自杀、自残。
二是读诵经典。
经典指《论语》《孟子》《大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几千年、几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经典是指路明灯,谁读,谁坚持读,谁按照经典中说的道理做,谁最终受益而且是终身受益。坚持读经典,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能让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从根本上化解内心的抑郁、压力和恐惧,让我们的心田得到滋润,摆脱各种烦恼和压力。从根本上通过增长智慧,滋润读诵者的心田,树立正确的三观,遇到事情有正确的见解,有智慧的处理方法。读诵经典,能从根本上化解抑郁、压力、恐惧。
三是身体力行多做好事。
多做好事前加了身体力行四个字。古人讲知行合一。我们知道做好事,但是也要知道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好事。可以在学习或工作之余,到路上捡垃圾,这就是做好事。作为大学生,课后帮助老师檫黑板,这就是做好事。同学有不会的题目,我们耐心予以讲解,这是做好事。为班级、宿舍多做好事,这是做好事。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利用工作机会,多做利他的事情,多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事情,这也是做好事。有人可能会感到很困惑,我天天做利他的事情,天天累得和牛一样,我不是傻瓜吗?我不是那个好欺负的人吗?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你帮助他人,利益他人,服务社会的每一件事情,最终都会返回到你自己身上。《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凡是感到很痛苦的人,凡是感到有抑郁的人,请不要考虑自己的得失、处境、名利。别为自己考虑,为父母考虑,为他人考虑,为单位考虑,为社会和国家考虑。在此基础上,全心全意孝敬父母,努力拼命读诵经典,身体力行广行善事,脚踏实地尽到本分。到那时,你还会自杀、自伤、自残吗?
肯定不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