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音乐的“中国味”想到的

由音乐的“中国味”想到的

作者: 刘良昊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18:49 被阅读0次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正文:

    音乐在人类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代六书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占其一。四艺为琴棋书画,琴占其一。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消愁解闷、催人奋进或者治愈心灵。孔子听到一段优美的音乐,只觉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俞伯牙和钟子期因为音乐接下了深厚的友谊,以至于在子期死后摔碎瑶琴,说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中国的音乐多是丝竹之声,主要是古筝、琵琶、二胡和笛子,少数民族有葫芦丝、埙等。阅览前人所述,会发现音乐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如陶渊明“歇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王羲之的兰亭集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怀”;白居易听到琵琶声后感慨“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等等,不胜枚举。

    外国的乐器很多都是金属材质,如吉他、钢琴、萨克斯等等。中国乐器的质地更加自然,此与东方人质地淳朴、热爱山水的性格有关;外国的乐器虽然冰冷,但依旧奏出了炙热的乐章,此与西方人激情澎湃、热爱冒险的性格有关。

    不同的音乐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文化应该是活泼的、开放的、融合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百花齐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只有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音乐中的“中国味”。

    人不能忘本,不能忘了我们自身的“中国味”。音乐如此,其他事亦然。凌云之干不断往上生长,但根却深深扎入泥土;我们走遍世界,而心应永系故国。聆听异域音调,并不是让我们忘了丝竹之声;学习各国语言,并不是让我们忘了汉语;走遍七洋五洲,并不是让我们忘了故土。我们不仅不能忘了我们自身的各种“中国味”,还要传承各种“中国味”,将它们传之三世而递万世,源远流长。

    少年时总想出去走走,多一些人生经历。随着年龄增长,乡愁会越来越浓,寄托着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感慨系于斯。回忆故土,一山一水、一份当地美食、一段特色音乐都让我们念念不忘。我们喜欢加拿大的红叶,但我们更想念井梧摇落故园秋的静美;我们喜欢交响乐的雄浑激昂,但我们更想念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幽然。

    “中国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乡愁,蕴含着美和力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暗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音乐的“中国味”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ef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