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班后投入晚高峰的拥堵车流人潮,赶着带儿子参加初一新生家长见面会。为了能按时到达学校给新老师一个好印象,临时决定和儿子一起骑公交自行车前往。作为杭州的城市新名片"小红车"哪里都好,就是随借随还有点受约束不太方便。由于是第一次去新学校,不太了解附近的停车场地具体情况,生怕学校周边没有停车点或者停不进车,所以和儿子提早了两个街口就还了小红车步行前往。虽然在看到学校门口停车点的招牌时,自己心里也有点儿小懊恼,但我还是振振有词地教育儿子说干什么事情要计划得稳妥才行。
你的车停好了吗?还没得意两天,刚被我教育过的儿子拿着一本书来问我:"妈妈,我到底应该先还车好还是后还车好?" 因为书中介绍的一个"理论″和我的做法截然相反,人们称之为"停车位理论"。该理论提出,不要因为觉得你的目的地可能没有地方停车而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要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就算车位已满,再折回停车也不迟。那是哈佛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长福斯特在2008年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们择业观的建议。
你的车停好了吗?她说:"我听过你们谈论未来,知道你们的烦恼,也知道你们担心职业选择,担心人生的意义不能实现,我要对你们说的是,一切只有试过才知道,如果你不去尝试,做你喜欢的,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会后悔。人生的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她把这种心理比喻成为"停车位理论"。
心理学中介绍过一种了解自己的方式"冰山模型"。这个模型有三大内在要素,第一个要素是知识和技能,是展示在表面,后天可以习得的,也就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第二个要素是能力,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交往能力,相对知识和技能,能力培养周期长也不是一眼能看出的,它是冰山中间部分;第三个要素是天赋,包括潜在能力,性格特质,动机和价值观。
你的车停好了吗?书中介绍的内容和儿子的提问为我打开了一个看问题的全新角度,也使我重新反思当天行为的适当性,从新审视了自己思维上的缺陷。就我一贯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角度而言,我发现我的隐型性格特质属于"谨慎有余而努力(思考)不足″。当天是周末下班拥堵异常,参加家长会时间很紧,利用公交自行车出行可以掌控时间,按时到达学校,这是我的出发点。但现在细细想来,在前提不变的条件之下,其实还有两种更好的选择: 其一,改骑停放没有后顾之忧的其他种类共享单车;其二,提前利用公交系统APP查寻学校周围的停放点情况,再做合理安排。
做事情之前总是先想好退路,虽然看上去考虑周全,但当一切都有备选项时就不会用尽12分力气去努力。《易经》上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可能就是我埋藏在冰山下不易瞥见的那一部分。
你的车停好了吗?其实对于教育儿子这个年纪的青少年,更应该让他们逼自己一把,奋勇向前,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青少年而言,很多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选择的背后,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敢去试。记得有人曾说过,不要轻言放弃,但凡有了第一次,你的人生就会习惯性地知难而退;但如果你克服了,你的人生则会习惯于迎风破浪。对于当时的你这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它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活着,最大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来不敢奔跑!
网友评论